牛得了布病再打疫苗还有用吗?

手机用户6136585804


预防措施

一、引进牛时须先调查疫情,不从流行布氏杆菌病的单位引进牛只;还必须经过布氏杆菌病检疫,证明无病才能引进。新引进的牛进入肉牛养殖场时隔离检疫一个月,经结核菌素和布氏杆菌病血清凝集试验,都呈阴性反应,才能转入健康牛群。

二、认真管好牲畜、粪便和水源。发现流产母牛要立即隔离,对流产胎儿、胎衣及羊水等污物都要严密消毒。

三、对种公牛。牛每年进行两次定期检疫,检出的阳性牛要隔离饲养或交商业部门收购处理;阳性种公牛要淘汰,以便控制传染源,逐步净化。

牛多妊后6-8月流产,有分娩兆,阴道流灰白或棕红恶臭液

四、认真落实以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逐步控制和消灭布氏杆菌病。免疫可用布氏杆菌19号菌苗或布氏杆菌猪型二号菌苗。19号菌苗用皮下注射法免疫,5-8个月龄时注射一次,必要时在18-20个月龄时,即第一次配种前再注射一次,以后根据牛群布氏杆菌病流行情况,决定是否注射。对牛的免疫力六年内没有显著变化。但是怀孕的牛不能注射。猪型二号菌苗适于口服接种,口服不受怀孕限制,可以在配种前1-2个月进行,也可以在孕期使用。每年服用猪型二号菌苗一次。对山羊和猪可以用注射法免疫,但对牛不能用这种疫苗注射。

五、患病的牛产犊后,立即将犊牛和其他的犊牛分开,单独喂养,在5-9个月内进行两次血清凝集试验,阴性者可以注射19号菌苗或口服猪型二号菌苗,以培养健康牛。

预防护理

应采取以家畜预防接种为中心的综合措施。

1.控制传染源

对家畜可采取“定期检疫”、“屠宰病畜”、“病健畜分群放牧”、“菌苗免疫”等方法。菌苗免疫的效果很好。

产出发育较完全的死胎或弱胎,弱胎常在生后不仅死亡

2.切断传播途径也是重要措施之一

(1)牲畜流产物的处理:流产物应深埋,污染场地严格消毒。

(2)畜产品的处理:乳类及乳制品消毒(巴斯德消毒或煮沸)。毛皮消毒(自然存放1~5个月、日晒、化学消毒、60Coγ照射等)。肉类要熟食。

流产胎儿的各种病变

(3)家畜粪便要经无害化处理后用做肥料及燃料。要保护水源,防止被患者及病畜的排泄物所污染。

(4)做好个人防护,特别是职业人群的防护:接触病畜时,应着防护装备:工作服、口罩、帽子、围裙、乳胶或线手套和胶鞋等。工作后要用消毒水或肥皂水洗手,工作期间不吃东西,饭前洗手等。

发育不全的胎儿,全身肿胀有出血斑,较早的为木乃伊

胎衣滞留和子宫内膜炎,流出胎盘水肿,子叶出血坏死

睾丸炎、附睾炎,实质化脓坏死灶(1),鞘膜囊积液(2)

牛布氏杆菌病病理变化

人感染布氏杆菌病的过程

病原

布氏杆菌共分为牛、羊、猪、沙林鼠、绵羊和犬布氏杆菌六种。在我国发现的主要为前三种。布氏杆菌为细小的短杆状或球杆状,不产生芽胞,兰氏染色阴性的杆菌。布氏杆菌对热敏感,70℃10分钟即可死亡;阳光直射1小时死亡;在腐败病料中迅速失去活力;一般常用消毒药都能很快将其杀死。

2流行特点

自然病例主要见于牛、山羊、绵羊和猪。母畜较公畜易感,成年家畜较幼畜易感。病畜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该菌存在于流产胎儿、胎衣、羊水、流产母畜的阴道分泌物及公畜的精液内,多经接触流产时的排出物及乳汁或交配而传播。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新疫区常使大批妊娠母牛流产;老疫区流产减少,但关节炎、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屡配不孕、睾丸炎等逐渐增多。

3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为 l 个月至 1 年,多数病牛呈现隐性感染,临床症状不明显,部分患牛发生关节炎、黏液囊炎、淋巴结炎、关节肿痛、跛行或卧地不起,膝关节和腕关节最常受侵害。母牛怀孕 5 ~ 8 个月后发生流产,胎儿多为死胎或弱胎,流产后常发生胎衣滞留,并伴发子宫内膜炎甚至子宫积脓而成为不孕症,有的发生乳房炎。公牛因睾丸肿大,触摸时有疼痛。

4诊断方法

除布式杆菌病外,引起流产的还有沙门氏杆菌、滴虫和弧菌感染,一般情况下,畜群中有多数发生流产并有与本章节所述相同的临床症状时,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时,必须进行一系列实验室综合诊断。

布氏杆菌病实验室通常采用血清学检验进行确诊。初筛试验一般采用动物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正式试验用动物布病试管凝集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主要是利用被检奶牛的血清与虎红平板抗原混和,欢迎关注:高效养牛,微信公众号。反应后根据凝集程度判定结果。若出现凝集现象,就可以判断是布病阳性。如果是阳性,就要通过试管凝集试验进一步确认。

1、流产后伴发子宫内膜炎或胎衣不下的病畜,经剥离后,用 0.1% 高锰酸钾液冲洗子宫。每天 1 次,连续 3 天,以后隔天洗 1 次,直到阴道无分泌物流出为止。

2、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菌素或磺胺嘧啶钠、硫磺 -5- 甲氧嘧啶等药物,进行肌肉注射治疗。

6预防措施

1、建立健康群。每年用凝集反应和变态反应进行 2 次检疫后,结果阴性者归入健康群。

2、 产后犊牛要立即与病母牛分开,但在隔离站可喂母牛初乳 5 天左右,在 5 ~ 9 月龄时各检疫 1 次, 2 次检查都为阴性时,注射布氏杆菌 19 号苗后,归入健康群。

3、病牛群经加强饲养管理,畜舍定期消毒后,经 2 ~ 3 年,约 50% 的病牛可痊愈,康复标准为经 2 次检疫均为阴性。经隔离、消毒后并入健康群。

4、此病为人畜共患,搞好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必须用消毒水洗手臂,做好防护工作。

5、 在布氏杆菌病发生地区,每年要用布氏杆菌 19 号苗定期进行预防注射。


北漂果果生活日记


牛得布病再打疫苗没有用。一是疫苗的抗体机制对患病牛作用甚少,更多地是靠药物对症治疗。二是我国牛布病防控分区域,一二类地区牛不得私自打布病疫苗,得布病的牛要进行扑杀处理。三是打疫苗是防疫作用,提倡早免疫,以便产生抗体对抗高感染期。


兽医真灼看法


您好

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布病。布病全称布鲁氏杆菌病。可人畜共患。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正常来说,牛六个月的时候开始接种布氏杆菌疫苗,到18月的时候再接种一次。免疫效果能持续几年。而您的牛已经得了布氏杆菌病了,再接种就不会有任何效果。应该立刻采取治疗措施,彻底清理牛舍,加强消毒工作。以防止传染给其它的牛或是人。

对于布氏杆菌病的治疗,一般是采用抗生素治疗,四环素类抗生素,并用链霉素治疗,利福平,并用强力霉素治疗。磺胺治疗。最好是对症下药。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的到您。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