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西贝涨价后纷纷道歉,疫情下的餐饮业到底该何去何从?

近日刚刚复工的海底捞,西贝莜面村等连锁餐饮都出现涨价的行为,有些地区的门店价格增幅较大,

一片土豆片1.5元,一份米饭7元,还有不少菜价以倍数增长,算下来人均消费超过200元,遭到网友们的吐槽,评论道,在疫情期间涨价,这大老板还不如当地小火锅店老板有度量。一时间这类餐饮企业评价大跌,没有在疫情期间倒下,反而栽倒在涨价上,此时涨价的决策真的是好的选择吗?

海底捞西贝涨价后纷纷道歉,疫情下的餐饮业到底该何去何从?

说餐饮业是疫情下最惨的行业一点都不为过,其他行业可能只是不赚钱,但是餐饮行业不开张就要亏钱,要知道店租就摆在那边,在商业中心或者景区的餐厅一个月不开张就是净亏几十万,员工薪酬也是刚性支出,各类额外费用也不容小觑,而且餐饮业停业时间长,即使外卖行业已经恢复,亏损的客流量依旧无法弥补。而类似与海底捞,西贝这样的连锁餐饮企业,有着巨大的经营成本,长时间无法营业会使企业出现了现金流紧张,甚至断裂的情况。

海底捞西贝涨价后纷纷道歉,疫情下的餐饮业到底该何去何从?

数据显示,海底捞现在每天都要亏损八千万,西贝则向浦发银行紧急贷款1.2亿元,整个餐饮行业要亏损5000亿。国内多家银行为餐饮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渠道对接和减免罚息等支持措施。

海底捞西贝涨价后纷纷道歉,疫情下的餐饮业到底该何去何从?

虽然大多数餐企已经恢复营业,但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各地区对于门店堂吃依旧存在诸多限制。为尽可能减小损失,涨价便成为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是通过消费者的反映和专家的分析,这一手段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海底捞西贝涨价后纷纷道歉,疫情下的餐饮业到底该何去何从?

一方面受疫情影响,消费者的收入缩水,即使之前预测会出现报复性消费,但消费者面对价格依旧敏感,菜品涨价必定会带来舆论压力,这样贸然的行为是欠妥的。另一方面,餐饮是市场定价,要根据供求关系,合理的确定价格,还要依法定价,如果所有餐厅都在此刻盲目涨价,不仅会破坏原有的市场秩序,还会适得其反,不利于行业长远发展。

海底捞西贝涨价后纷纷道歉,疫情下的餐饮业到底该何去何从?

当然,此次涨价幅度还算合理,海底捞涨价比较有针对性,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涨幅稍微有些高,而其他城市相对较低,西贝也只是在部分店铺稍加涨价,价格控制在1-10元内,饮品类如喜茶旗下五款测评涨价1-2元,奈雪的茶也因为原料和运输成本的上升涨价幅度控制在1-2元内。所以并没有像网友口中提到的那么夸张,小幅度涨价应当理解,市场重新活跃才能使企业的利益真正得到保证。

海底捞西贝涨价后纷纷道歉,疫情下的餐饮业到底该何去何从?

最后,因为顶不住激烈的舆论批评,海底捞4月10日出面道歉,回应此次涨价是公司管理层决策失误,伤害到顾客的利益,第二天便恢复所有菜价,西贝董事长随后也在微博道歉,恢复原价。结局看似是消费者的一场胜利,但其实是将餐饮企业再次拉入窘境,寻求更好的方法来面对危机是企业当下最该做的事情。当然,随心所欲地乱涨价我们还是要制止,经营决策还是要遵循市场规律,消费者的利益得到维护,餐饮企业才能长远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