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333個階層中生存下來,反烏托邦電影《飢餓站臺》

2020年的西班牙電影中,崛起了2部不錯的片子,而其中的一部,就是前些天在抖音上刷到一部反烏托邦式的驚悚類西班牙電影《飢餓站臺》,馬上去奈飛上看了全片,西語《el hoyo》的直譯為洞。

日本和韓國在講述人性的影片上做到極度細膩和感同身受,而西班牙在整體表達上,偏向大塊直接的放在觀眾眼前。

如何在333個階層中生存下來,反烏托邦電影《飢餓站臺》

西班牙這兩年的影片,明顯邏輯性和深刻性都在不斷提高,從《消失的客人》到《飢餓站臺》從用色上都是冷灰色調,並且剪輯的緊湊性也在不斷提高,使觀眾忘記自身,跟著影片的進度進入到電影情節中,符合西班牙人一貫的直白簡單的特點。


這部電影原本是為戲劇而寫的劇本,劇情開始後,第一分鐘就把我們和主角戈倫一起拉入一個無法擺脫的可怕的垂直地獄,講述由一系列樓層構成的洞中,每層都有2個人,一個提供食物的平臺從0層不斷下落,每向下就會愈發殘酷的故事。

如何在333個階層中生存下來,反烏托邦電影《飢餓站臺》

在影片中有一幕,一個女人問主角最喜歡吃什麼?和最後影片小女孩給她最喜歡的食物相呼應,如果每個人都只拿自己的那份食物,平均分配就是可以實現,並且大家都會開心的生活。


在經歷了由於沒有食物而被割肉的痛苦後,在看到無數次的人性的惡後,主角在心中慢慢萌生出一個美好烏托邦的平均分配的世界。


以一個找自己孩子的母親為串聯,他決心更改這個殘酷的生存模式,而實現自己心中所想的平均分配的模式。在他和另一個黑人戰友巴哈拉特,通過事實行動來迫使資源平均分配時,遇到了各層的人,各種類型不同膚色,甚至還是強盜土匪。直到在333層他的戰友死去,而他也身負重傷,以信念支撐自己完成理想。

如何在333個階層中生存下來,反烏托邦電影《飢餓站臺》

在333層時,所有的線索指向小女孩是能夠給0層人傳達的信息。


“偉大的人如果有惡習,那麼他的惡習也大;富有的人如果不慷慨,那麼他只是吝嗇的乞丐;富有的人只會擁有財富,那他不會得到快樂;要懂得花錢,而不能揮霍無度;要知道怎樣安排合理用度。”——《唐吉坷德》


他的信念支撐他帶領小女孩踏上平臺,從333層一路向下,直到底層,上不見光的地方。以犧牲自己為代價,希望能讓自己的理想實現。從他把那本書帶進來時,就預示著他就像唐吉坷德一樣,一個偉大的理想主義者。

如何在333個階層中生存下來,反烏托邦電影《飢餓站臺》

導演加爾德試圖讓觀眾反思一直以來的西班牙社會普遍問題,甚至世界的社會問題,財富分配不平等,“你永遠沒法知道你上面有多少階層,而你下面又有多少階層”。


我們能看到的世界,都是很小的一塊,而我們會猜測和誤解它。這部影片以一個沉重的方式來表達,上層擁有的財富和下層的差距是不可想象的。同時,讓人深思,那個烏托邦的世界存在與否。而我們能做的是對自己的慾望剋制對應該被幫助的人給予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