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教授理解并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20岁儿子坚持志愿服务守门岗

大洋网讯 昨日下午,20岁的大学生吴曦如常来到广州越秀区淘金农贸市场外的门岗参加志愿服务,为过往人员测量体温、检查穗康码。吴曦是中非混血儿,爸爸扎克(Dr.Alzaki Ahmed)是阿拉伯语教授,一家五口已经在华侨新村社区住了十年。扎克说:“广州是一座国际大都市,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与本地人相处很融洽,我们一家都爱广州。”

春节前夕,在北京上大学的吴曦返回广州后,看到社区疫情防控任务重,工作人员连轴转很辛苦。在父母的支持下,吴曦成为一名社区防疫志愿者,连续两个月、每周两天坚守社区门岗,他说返校之前都会继续坚持,尽力做好志愿服务,为社区出力。

扎克拥有苏丹-埃及双国籍,他的爸爸是苏丹人、妈妈是埃及人。除了北非,他还在巴基斯坦以及中国的西安、厦门等地居住过。2010年,一家五口人定居到华侨新村。谈到之所以定居广州的原因,扎克表示:“广州是一座国际大都市,我很喜欢这里的多元、包容,来自世界各国的人士与本地人相处融洽,我们一家都爱广州。我们遵纪守法,而政府对我们也很好,各种政策非常开明。最近几个月面对疫情,政府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这些都是基于全局考虑的,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都应该积极配合。我认为对政府和工作人员应给予更多的理解。”

扎克告诉记者,他和家人都非常感谢社区居委会,疫情暴发以来,社区工作人员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耐心解释和指引,守卫门岗,非常辛苦。“我的儿子吴曦想去帮忙,我和妻子都很赞成,也感谢社区给他这样的机会。”

昨日下午,吴曦如常到淘金农贸市场外的门岗参加志愿服务。这个门岗是淘金与华侨新村两个片区之间的主要通道,人流量很大。他的任务是为过往人员测量体温,以及检查穗康码。“最重要的是仔细,对于不太配合的市民,要耐心解释。”吴曦说。

扎克一家热心社区事务,吴曦在华侨外国语学校以及省实越秀学校上学时就加入了志愿者行列,定期与同学们到社区星光老年之家服务,为长者搞卫生、编排文娱活动。目前分别上高三和初三的妹妹弟弟也是志愿者,因为备考学业负担重,就没有一起加入。妈妈吴娟说:“吴曦能够为社区出一份力,全家人都很高兴。疫情当前,大家要齐心协力。”

“我的儿子吴曦想去帮忙,我和妻子都很赞成,也感谢社区给他这样的机会。”吴曦的爸爸扎克说。

“最重要的是仔细,对于不太配合的市民,要耐心解释。”吴曦说。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靖文、张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