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濂:抓住机遇、合作共赢、内外兼顾,应对新冠重大疫情

目前,全人类共同面临着生死攸关的挑战。在本次抗击疫情中,中国在国内及时隔离、及时恢复经济;对国外及时通报、及时分享、及时援助,体现了大国担当。以下是莫干山研究院院长、丝路产业与金融国际联盟执行理事长郭濂撰写的《抓住机遇、合作共赢、内外兼顾,应对新冠重大疫情》一文:


郭濂:抓住机遇、合作共赢、内外兼顾,应对新冠重大疫情

郭濂,莫干山研究院院长、丝路产业与金融国际联盟执行理事长

目前,全人类共同面临着生死攸关的挑战。在本次抗击疫情中,中国在国内及时隔离、及时恢复经济;对国外及时通报、及时分享、及时援助,体现了大国担当,粗浅建议如下:

一、高度重视“一带一路”疫情防治工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化公共卫生规划和技术标准体系,当务之急是提升其监测防控能力和通关效率,今后要将公共卫生和线上生产、办公及消费项目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一带一路”相关企业提供危机求助和危机攻关指导,提供专项资金、优惠信贷、贷款担保、出口信用保险、特种保险、信用贷款,防护品专项补贴等支持,其中阶段性地减免“五险一金”和降低税基,是最可行最应急的支持;除了新增支持政策外,对于因非主观错误引致企业难以按期还款的,要予以展期或无还本续贷,做到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四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疫情防治信息交流、卫生检疫、应急对策的协调联动处置机制,分享中国的防治经验(眼前迫切需要指导印度和非洲相关国家防止疫情蔓延);在《国际卫生条例(2005)》实施框架下,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加强合作,抓住机会加快中国公共卫生及相关产业的产能对外转移;对《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七大项涉及卫生检疫的相关内容进行优化和完善。既要防范疫病输入风险,又要防范金融输入风险。

二、进一步提高中国透明疫情信息的宣传力度。主动邀请美欧日等国家公共卫生专家(甚至政客)到中国武汉等地进行考察,当他们深入了解到中国严格、细致和切实的防治举措后,关于中国瞒报信息或未能及时向国外通报等传言将不攻自破;主动向全球更多地公布中国抗击疫情和恢复生产的具体做法。要使全球知道,不仅中国抗击疫情的经验,而且中国积极恢复生产的做法,也是对维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极大支持。

三、由中国或者中国发起制定公共卫生相关标准。疫情蔓延到200多个国家,很多国家向中国求援抗疫医药物资,这是建立及推广中国公共卫生相关标准的最好时机。另外,中国还要制定既严格又切实可行的公共卫生产品进出口标准,及时遴选和动态优化进出口白名单。就像开辟互联网IPV6新域名一样,由于中国主动与包括美国在内的相关国家共同制定IPV6标准,相对IPV4,中国在其中的地位和所占比重有了极大的提高。

四、将美欧日等地在本次疫情中暴露出来的某些弱点,转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外交得分的机遇。

例如:本次美国安慰号和仁慈号医疗船,虽然各有1000张床位,但在如此十万火急的情景下,总共收治病人不到50名,导致纽约和洛杉矶部分居民的强烈不满。其实凭着中国强大的造船实力结合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等建设管理经验,中国完全有能力对美国的医疗船进行“可装可拆可组合积木式”快速改建。既救人以水火,得到美国民众的赞扬,又为中国公司承接了业务。美欧目前急缺呼吸机、高档消毒机和喷雾器等,我们可以通过产品交换技术和配件,发展中国门类齐全的传染病防治产业链。

五、尽可能与相关国家形成合力,联合应对人类共同的灾难。美国尼古拉斯•伯恩斯教授说:“根据二战以来所形成的惯例,在重大危机关头,美国总统会身先士卒发挥世界领袖作用,不幸的是,特朗普在过去三年的总统任期内一直在诋毁全球集体行动,并否认美国的领袖作用”。美国彼得.贝纳特教授也称:“从抗击目前疫情方面讲,美中关系的重要性怎么评价都不为过”。如果疫情在全球严重失控,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但令人不安的是,本轮疫情如此严重,却有部分国家选择彼此封闭和指责,而不是像往常一样携手应对,或者至少相互声援。目前,世界上总得应该有一股联合的力量,共同应对全球人民遭遇的这场大灾难。近期,中美民间专家已经召开了若干场合作抗疫座谈会,与者普遍认为:“中美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阻止世界陷入大萧条;联合制定原则和标准; 合作建立公共卫生风险管理制度;两国尤需在疫苗和特效药研发、生产和分销国际合作中起带头作用”。中国和美国的约百名学者也已经呼吁中美两国合作,中国学者的倡议得到了十几个国家的响应。中国学者还可以给欧洲、日韩等政要写信倡议加强合作。目前,中国可与美国相关州政府(例如友好城市之间)、以及专家学者等开展实质性合作。合作范围扩展到与疫情相关的经济金融和社会治理等领域,但要特别防止将疫情防治政治化。应对本次疫情爆发,是践行习主席所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好时机。

六、重视缓解中国部分大学生目前面临的两大困境。出台特殊政策,尽快抒解助学贷款困境。目前,中国不少助学贷款机构经营困难,特别是生源地助学贷款更加难以回收,逾期率居高不下,部分金融机构已经撤资,致使有的学生贷不到款;今年大学毕业生达到870多万,创历史新高。但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今年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不仅学生找工作时间有所推迟,而且由于疫情导致很多企业经营困难,其失业人员也将冲击今年的就业市场。就业困难又将加剧助学贷款困境。教育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最终源泉,如果这一问题解决得不好,将可能助长“读书无用论”。另外,如果全球疫情蔓延超出预料,建议国家试行恢复和扩大“以工代赈”。

七、将发展经济与防治疫病作为必须兼顾的两大考核指标。今后防疫将成为常态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处理好发展经济和防治疫病的关系,是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所面临的新挑战。中国地博人众,错综复杂,不可能凡事依赖中央亲自安排。在本次疫情中,凡是认真调研、积极想方设法的地方,就能做到防治疫病和恢复经济两不误。例如浙江省组织专车、专列、包机帮助农民工以“点对点”方式返岗,仅包机就达到58架。减免全省企业缴纳社保基金400多亿元,取得了良好的复工复产效果。

八、将疫病预治养产业列入我国新兴战略产业和新基建、民生基建范畴。理由之一是这一领域需求巨大而稳定。瘟疫是人类永恒的敌人,除了新冠病毒外,今后世界上还会不断爆发其他传染病,企业做好了,可以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理由之二是目前仅仅医治新冠肺炎就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医药品需求(例如,由于产业链配件不足,中国部分呼吸机生产企业已经停止接单);三是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离不开发达的疫病预治养产业的保驾护航;四是有利于振兴中医药产业,本次疫病防治的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世界上主要有两大类武器库,第一类是直接杀伤肉体武器库、第二类是致病性武器库,中国致力于世界和平,疫病预治养产业也是国防工业。

本文来源:莫干山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