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人生艱難處,恰是修心時

王陽明坎坷的一生,給我們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很多成功人士,比如曾國藩,稻盛和夫,梁啟超等人,都是通過王陽明的心學思想不斷激勵自己,最後超越了客觀上的困難條件,實現了生命的自我超越,慢慢強大起來。歡迎關注頭條號:

@減法生活,瞭解學習更多王陽明心學智慧。


王陽明:人生艱難處,恰是修心時


愈是艱難處,愈是修心時。


龍場對於王陽明來說,人生已經到了谷底,但這也是王陽明的人生轉折點。


龍場這個蠻荒之地,瘴癘遍生,外地來的人九死一生,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王陽明不僅沒有倒下,而且還脫胎換骨,身心渙然一新,完成了生命的覺悟。


王陽明是怎麼做到的?他在《瘞旅文》中,一語道破天機:


自吾去父母鄉國而來此,二年矣,歷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嘗一日之慼慼也。



如果一個人陷於困境,從早到晚自怨自艾,內心充滿恐懼與憂傷,身心正氣不足,便容易被寒邪之氣趁虛而入。


反之一個人無論面對何種境地,能始終保持積極快樂的正向意念,內心強大,便一定會穿越人生的迷霧,進入光明之境。


人這一生,關鍵時刻,靠的往往是一身的正氣與強大的意念力。



王陽明:人生艱難處,恰是修心時


人生遇到困境與低谷時該怎樣渡過?


在龍場,36歲的王陽明堅持這3件事,強大自己的氣場,從人生低谷走向萬丈光芒:


01、當下正念


你所關注的,就是你的命運。


在龍場,王陽明親眼目睹一位同樣被貶的不知名的吏員,和他的兒子、僕人,全部死在了龍場的荒郊野嶺。


王陽明心裡清楚,可能這也是的結局。但此刻的他,反而更加坦然了。冒著被感染的可能,他和僕人一起埋葬了三個死者。


王陽明告誡自己心不能亂,不管遇到什麼樣的狀況,都要告訴自己保持淡定,學會控制自己的心,不慌不亂,不動心才能想出最好的方法應對。


道是平常心,吃飯的時候就好好吃飯,睡覺的時候就好好睡覺。關注當下,關注生機,把意念放逐于山海之間,才是最好的修行。


在灰暗的龍場,王陽明不僅自己沒倒下,還在僕人病倒時反過來照顧他們。王陽明給他們做飯,逗他們開心,給他們唱小曲,讓這一行人內心開始快樂起來。


越是艱難,這時候正是收攝心思、修行煉心的最好時機。


02、事上正氣


真正強大的氣場,都是在生活中煉成!


王陽明曾說:人須在事上磨鍊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斂,而實放溺也。


人必須在事上磨鍊,在事上用功才會有幫助。若只愛靜,遇事就會慌亂,始終不會有進步。那靜時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斂,實際上卻是放縱沉淪。


初入龍場,被當地人惡意攻擊,王陽明非但不惱怒,還主動接近他們,與他們打成一片,教他們耕種、建房。


王陽明還主動辦起了學,因為講課生動、語言幽默,附近的人們紛紛來聽王陽明的課,甚至有人從湖南趕到貴州來求學。融洽了關係的同時,王陽明的心學也得以進一步發揮。


通過在龍場一系列事上的磨鍊,王陽明掌握了主動,把命運牢牢把握在自己手裡,並逐漸接近他心目中的“靜亦定,動亦定”的聖人境地。


03、覺中正道


人的一生,會面臨各種繁雜的事務與各種挑戰,這常常會遮蔽一個人內心深處的聲音。


但人生的首要任務,就是完成生命的覺悟。


儘管面臨生死考驗,王陽明仍然不忘向內覺悟自己。他反覆提醒自己:如果古代聖人處於我這樣的境遇中,將會如何應對呢?帶著這樣的思考,他開始每晚在山洞之中靜坐修道,以期求得人生之正道。


為了體驗生死的感覺,王陽明甚至親自打造了一具石棺,空閒時便躺在裡面,苦苦思索。


一天夜裡,恍惚之中,靜坐中的王陽明突然感覺到一束光照進自己的身體,身心通明透亮,一時間醍醐灌頂,恍然大悟。立於地上,驚喜大喊: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從此陽明心學開始大放光芒。

王陽明:人生艱難處,恰是修心時



晚年,王陽明自感不久於人世時,平靜地對弟子說:我走了,並用他人生中最後的一點力氣留下了8字遺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生如夏花絢爛,死如秋葉靜美。用盡一生,修得一顆光明磊落強大的心,人生方可無怨無悔。


心光明,則一切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