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工作不认真,是否该直接找老板沟通?

这城市那么空氵


如果公司不是你家开的,建议最好不要直接去找老板。第一,要明白能当上领导的,都不是简单人物。有的有一技之长、业务能力强,有的关系够硬、人缘关系好,有的资历很老、是老板亲信,等等。第二,你怎么知道领导工作不认真,有可能这是领导一贯的工作方式,被误解了而已。直接去找老板不一定会得到老板的重视,会被认为是越级上报,在职场上十分忌讳。第三,要想清楚这样做可能面临的后果。一是被穿小鞋,各种苦逼差事可能会落在你的身上,甚至被逼走或换部门。二是被同事疏远,很多人都讨厌打小报告的人,从此在公司成为另类。三是被老板重用,这个机会无线接近于零。


秘书小蒋


金金认为,领导工作不认真,不建议直接找老板沟通。因为一般的公司层级是金字塔结构,除非是公司有相关的特殊规定,跨过领导直接向老板沟通属于越级行为,老板不见得喜欢;另外工作不认真可能有个人层面的原因,跟老板反馈不好的情况下都很难做,所以不建议直接找老板沟通。

领导工作不认真的原因分析

  • 原因一:领导即将离职,导致工作不认真

对比我们自己在职场上的情况,如果是自己有了离职的想法,那么自然而然的关注的重心就会转移在寻找新公司上面,对于原先公司安排的工作不认真是正常的情况,所以领导也不例外。

领导的离职除非是他主动跟你说了,那么下属是不会知道的,作为员工仅仅因为领导不认真就让自己有了越级的行为,老板不见得喜欢。

  • 原因二:领导有除工作之外的个人原因导致不认真对待工作

我在第一家公司上班的时候,有段时间,店长忙着家里人生病住院的事情,根本顾不上我们,很多工作都安排分派给部门的小伙伴分摊,一开始,我们觉得她可能是想偷懒,后来她家人痊愈出院后,她松了一口气才跟我们说起了这件事情,其实是想跟我们说的,但当时觉得作为领导因为个人原因而让大家伙跟着担心实在没必要。

这种情况虽然是个人原因,但也确实是有可能存在的,万一老板知道这件事情,作为下属,直接越过领导去跟老板汇报,这不是更容易被留下把柄吗?

  • 原因三:领导有更重要的事情在忙,作为员工只看到了他不认真的一面

在职场上,很难做到信息完全对称,尤其是领导和下属之间。员工做的工作,作为领导一定会全部知道,但是,下属不可能全部知道自己的领导在做些什么,如果你只是看到他工作不认真的一面,有可能会因此而导致自己的判断失误。此时贸然去找老板沟通,会给老板留下不好的印象。

在管理学上有一个定律——波特定律,是指很多领导在用人时,总是盯着下属的错误。

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认为:管理者过于关注员工的错误,就不会有人勇于尝试。而没有人勇于尝试比犯错还可怕,它使员工固步自封,拘泥于现有的一切,不敢有丝毫的突破和逾越。

但是,管理者们在用人的时候,非常容易总盯着下属的错误,因为发现别人的错误,是证明自己聪明最有效的方法。

作为员工也容易犯这个错误,所以,在面对领导工作不认真时,一定要先分析清楚他有这个行为背后的原因。

领导不认真工作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1、适当提醒直属领导,他现在的不认真状态,了解真实情况

虽然说不能做到完全的信息共享,但是员工和领导之间也是需要沟通的,可以适当关心一下领导。如果是个人原因,导致了领导现在没办法兼顾,作为下属此时帮助他分担一些,那么等他正式恢复,也一定会记住这个帮助他的下属。而不是觉得领导有问题,就直接去找老板,有时候反而会弄巧成拙。

2、关注自己的本职工作,展现个人绩效和能力

作为员工其实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展现个人的绩效和能力,如果真的是领导要离职,那么老板最关心的应该是挑选合适的人顶上,不建议贸然去沟通,原因是如果自己的绩效成绩没有做出来,那么即便表现活跃,老板选择的也是那个能够让人信服的人才。

3、遵守公司的职级设置,先冷静观察再汇报

我原先的公司有个同事,我们俩在不同的项目组,她当时因为要跟领导汇报客户的意见方案,结果等了2天没见回复,后来见到老板视察就直接跟老板汇报了,后来老板告知她,她的领导目前在负责其他的突发事件,现在你说的项目先等等。后来,她告诉我,当时的状况无比尴尬,还好自己是趁着领导没在的情况下找老板沟通的,不然领导肯定不知道该怎么想自己了。

公司的层级设置就是逐级汇报沟通的话,就按照正常的流程来操作,客观描述自己遇到的问题,这样无论何时都能展现自己的沉着理智的工作状态。

总结:

如果遇到领导不认真工作,针对他出现这种情况,要多角度考虑可能的3种原因,即领导准备离职,心思没在公司;领导有工作之外的家庭原因;领导在忙其他事情,作为下属不了解内情。针对分析的3种原因,那么可以做的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展现自己的能力,适当提醒领导,关心他的状态,遵守公司的层级设置,冷静观察之后在做决定。

欢迎留言一起讨论,分享更多有趣内容。


金金职言


题主这个问题属于典型的“越级沟通”或“跳级沟通”。面对自己的主管领导,作为下属是否可以直接越过他找老板进行沟通,很多人谈“越级”色变,认为不可取。而我的答案是“可以”,但是有两条必备原则,即:非大事不越级,只可偶尔为之。

本文主要从越级沟通的影响、如何有效进行越级沟通两个方面来解析题目。


第一,非大事不越级沟通,越级只可偶尔为之,越级的弊端不容忽视。

A:越级沟通的主要原因是层级管理带来不同层级结构间的沟通不畅。

现代企业的管理大多采取层级管理模式,也就是金字塔管理结构,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层级鲜明、职责明确、各负其责。在这个管理框架下,企业的每名职工都有非常明确的岗位职责,谁对谁负责、谁向谁汇报都很明确,一名普通员工只接受一名管理者的指挥,而这名员工只向这名管理者汇报工作。一般情况下,下级不越级汇报,上级不越级指挥。

而层级管理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管理层次多,容易造成信息传递受限,最高层掌握不到最底层的信息,而是需要中间的几个管理层级进行信息传递,这很容易造成信息失真。

就像题主的问题一样,你的领导存在问题或者不作为,耽误了工作,这项工作具体推进到哪一步,老板在不越级的情况下是了解不到的。普通员工要想将问题反映上去,却又无法通过常规的管理渠道来实现,只能跳过中间层、越级反映,也就造成了事实上的越级沟通。

当然,越级管理并不全是弊端,它在解决一些疑难杂症上确实很有效果。

比如,曾经有这么个事情,某地一名贫困户因残致贫,就想去办个残疾等级认证。但是,他这种情况属于残疾与非残疾两可之间,比较难以界定,这件事情一直拖而不绝,直到有一天上上级领导来调研,才协调相关部门给予解决。

你看,这就是越级沟通的力量。

B:越级沟通违背常规管理的机制,弊端多。

越级沟通就好比我们饿了要吃饭,但是吃饭前最好先洗手,如果你不按照这个顺序来,跳过洗手环节直接去吃饭,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这会有后遗症的。同理,越级沟通也是这样,弊端主要如下:

一是破坏正常的管理链条,造成内部管理职责混乱。层级管理模式在明确组织内部每一名成员职责的同时,也规定了相互间的沟通层级,正常情况下,大家都要按层级进行沟通、汇报工作、接受任务,也就是按部就班的工作。而偶然间出现的越级沟通,势必会打破宁静,破坏管理层级的完整性和信息沟通的规范性,很容易形成多头指挥的情况。从公司整体管理来看,越级沟通的弊端太大,这也是公司大老板很不喜欢越级沟通的原因所在。

二是弱化被越级者的管理职责,打击工作积极性。越级沟通直接跳过了中间的管理人员,造成了事实上的权力架空和职责失位。被越级者的工作积极性必定受挫,威信扫地,久而久之这一管理层级就会失去作用,造成管理失控,对大老板来讲这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三是团队内的风气难以扭转,负面影响太大。我开篇就提到了,越级沟通被视为职场大忌,大家谈之色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如果多次纵容越级沟通就会让这样的员工尝到甜头,助长这种不良作风。如果团队内的人员有样学样,大家不再各负其责、对口汇报工作,那么这家企业就离彻底混乱不远了。

【个人真实案例】说个我自己的例子吧,我们部门有位姓刘的同事,曾多次调整工作部门。前年的时候刘同事还在我们部门工作,后来因为技术部有提拔的名额,通过关系,调到了技术部去。可是事与愿违,后来技术部的提拔名额被取消,放在了我们部门,这可真是莫大的讽刺。刘同事可能慌神了,又做了错事,没有提前向我们部门的领导汇报,直接越级通过关系,调回了我们部门。这件事情虽然我们都不在明面上说,但是大家都知道,单位的主要领导、我们部门的领导都很不高兴。

小结:越级沟通不是不可以,只是不能经常这样做,必须把握原则,即:非紧急的重大事项不越级。主要原因在于,越级沟通弊端太多,为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所不喜,它会破坏企业正常的管理层级和秩序,打击被越级者的工作积极性,在单位内形成不良风气和影响。

第二,如何规避越级沟通,实现信息的畅通传递、高效沟通。

如果企业内经常出现越级沟通、越级汇报的现象,则表明企业管理存在漏洞。亡羊补牢未为晚也,这时需要以问题为导向,从多方面进行解决。

A:完善管理制度,实现高效沟通。问题反映在下层,根子出现在上层。堵不如疏,消灭越级沟通的最大保障就是依靠制度,形成规范化、常态化的管理、沟通机制,这是企业实现科学长久管理的关键因素。这方面的制度主要有领导定期接访、信息公开、头脑风暴会议、定期座谈会等。让信息畅通无阻的流转,给予一定渠道是最好的方式,付出的成本也会最低。

B:压缩管理层次,实行扁平化管理。当前,扁平化管理越来越被推崇,它有效压减了管理层级,缩短了管理时长,管理幅度变宽。领导与员工间的物理距离以及化学距离被大大的拉近了,这样就确保了信息能够方便快捷的得到传递,工作中的问题也就能够迎刃而解。

C:深化定岗定责,强化监督考核。定岗定责就是非常明确的规定企业每个人员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对工作流程进行再造,同时规定好信息沟通的有效渠道。监督与考核是指挥棒,是制约中层管理者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有效方式。通过监督和考核,使越级沟通事项被纳入这一范畴,大大降低了越级沟通带来的不利影响。

小结:本节主要指出了如何规避越级沟通带来的不良影响,实现信息有效传递和高效沟通。主要是完善管理制度和沟通机制,压缩管理层次、实行扁平化管理,定岗定责、强化监督考核。


总结:题主提出,领导不作为,是否可以越级沟通。我的建议就是本文主论点,可以越级沟通,但是要以非重大事项不越级为根本原则。越级沟通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能成为常态,主要在于弊端太多,一旦形成,很难去破解。要规避越级沟通,就要从完善管理和沟通制度,压缩管理层次,强化监督考核等方面入手。


【既名聊职场】立足职场、愉快成长,多分析、多分享、多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