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街:人家煙樹裡,茅堂一徑深

城紀丨過眼繁華動心絃——古老街道通天街

泰安日報

□顧川泰山

通天街:人家煙樹裡,茅堂一徑深


通天街:人家煙樹裡,茅堂一徑深


通天街北起昇平街遙參亭,

南至舊城南門(泰安門),

與今財源大街相接,

長約400米。

此街與城同修,

是泰城古老街道之一。

通天街一名景巖街,取義《詩經·魯頌》贊泰山:“泰山岩巖,魯邦所瞻。”“巖巖”一語,足見泰山氣象。岱頂南側有瞻魯臺,為孔聖人眺望魯國的地方。又有巖巖石,據說舊時空曠通透,立於此街可遙見此景。從方位上來看,此街為老泰城縱軸線,由南城門沿街北上,過遙參亭、岱廟,正通岱宗坊、紅門,可直達南天門。約於清末年間,更名“通天”,其意即由此街可直上泰山,直達天庭,是串通天、地之際,神、人之間的通道,喻義貼切生動。又有一說,此處“天”為天貺殿,由此街經遙參亭坊門及亭前、後門,過岱廟坊門,進岱廟正陽門、配天門、仁安門,直達天貺殿,故曰“通天”,亦為一解。

通天街為舊泰城最重要街道之一。

民國《重修泰安縣誌·卷一·輿地志·城鎮鄉村》

雲其“四民輻輳,最稱浩穰,居所列街道首位。”

舊志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評價,

主要有以下原因。

其一,此處為交通中心。其連通南北,輻射東西,南至泰安門,隔城門與南關大街相通,為入城必經之道;北首與昇平街相接,為東西集散之地;中間又東通英武、財神二街;西連府前街,可謂四通八達。其二,此處為政治中心。街西即縣署,辦公機要、斷案訴訟、納糧完稅、視察巡查者,皆出入此街。其三,此處為文化中心。街北首即遙參亭及岱廟。廟前是大型文化廣場,祈福、還願、說書、唱戲、雜耍者攘攘不息。每至元宵燈會,更是繁花如海,通街如晝。其四,此處是商業中心。滿街店鋪林立,客棧櫛比,行人車馬,往來如流。作為舊時“八大香客店”之一的劉家香客店,即劉岱陽店,也在通天街上。今人柳方梧《通天街今昔》文中有述:街北口兩邊清末民初有“珍元居”“會芳園”,以後有“同合春”“義和春”“中華樓”,街中有“楊家扁食鋪”,街南段路東有“如意居”“一間樓”等飯館。街內有住肩挑貿易者的小客店,有登山拜神的香客店。街中路東的“泰萊客棧”是住紳士、大賈和過路官員的。泰安城有名的“汶源隆”“茂盛醬園”和“劉記洗澡塘”也在此街。(見1986年泰安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泰安文史資料》第一輯)

“車從八方至,塵坌百里內。”(北宋蘇轍《遊泰山四首·嶽下》)香客店作為旅遊產業,伴隨著四方民眾對泰山的朝拜而興起,是老泰城一大特色,也是泰山文化一個側面。據今人周郢考,其在宋代以後迅猛發展,並在明末達到極盛。北宋蘇轍《遊泰山四首·初入南山》詩中又云:“雲木散山阿,逆旅時百室。”逆旅即客店。據《水滸傳》第七十四回對泰城香客店的描寫:“(東嶽)廟上好生熱鬧,不算一百二十行經商買賣,只客店也一千四五百間,延接天下香客,到菩薩聖節之時,也沒安人處,許多客店都歇滿了。”可見當時熱鬧繁華。至明代,香客店已經發展到了山上,“至天門即蕩然平壤矣,為市而廬者可三十家,盡廬則碧霞元君宮焉。”(明王世懋《東遊記》)至於山下城內外則更是鱗次櫛比。時通天街、仰聖街等岱廟周圍,及老城四門處大街小巷,佈滿了各色香客店。清人邱嘉穗《岱下答逆旅主人》雲:

人家煙樹裡,茅堂一徑深。

野老能留客,殷勤見素心。

為我具雞黍,相對滌煩襟。

歸途寥落甚,愛爾獨知音。

陶然共一醉,庭梅月已侵。

此雖寫泰安香客店,然悠哉似農家美景。

明人張岱曾於崇禎二年(1629年)遊泰山,其在《陶庵夢憶·卷四》“泰安州客店”中,詳細記述了投店流程、服務接待、規模等級等,以寫實手法記錄了世俗風情,與邱嘉穗所見不同:“客店至泰安州,不復敢以客店目之。餘進香泰山,未至店裡許,見驢馬槽房二三十間;再近,有戲子寓二十餘處;再近,則密戶曲房,皆妓女妖冶其中。餘謂是一州之事,不知其為一店之事也。投店者,先至一廳事,上簿掛號,人納店例銀三錢八分,又人納稅山銀一錢八分。店房三等:下客夜素早亦素,午在山上,用素酒果核勞之,謂之‘接頂’。夜至店,設席賀,謂燒香後求官得官,求子得子,求利得利,故曰賀也。賀亦三等:上者專席,糖餅、五果、十餚、果核、演戲;次者二人一席,亦糖餅,亦餚核,亦演戲;下者三四人一席,亦糖餅、餚核,不演戲,亦彈唱。計其店中,演戲者二十餘處,彈唱者不勝計。庖廚炊㸑(cuàn)亦二十餘所,奔走服役者一二百人(此情景有些類似現在吃燒烤的大排檔)。下山後,葷酒狎妓惟所欲,此皆一日事也。若上山落山,客日日至,而新舊客房不相襲,葷素庖廚不相溷,迎送廝役不相兼,是則不可測識之矣。泰安一州與此店比者五六所,又更奇。”

在歷代的經營中,湧現出著名的泰城“八大香客店”。除通天街劉岱陽店外,還有北關東青龍街張大山店、大關街劉漢卿店、靈芝街宋海揚店、永福街夏金章店、財源西街徐默陽店、財源街王炎店、傅公街唐家店。這些香客店規模大、服務優,又各具特色。按清學者張體乾《東遊紀略》記其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見聞:“傍午抵泰安,寓城西劉氏客館,館可容千人。主人云:‘鄰宋氏且容三千人不止也!’顏黃門曰:‘河北不信萬斛之舟,江南不信千人氈帳’諒哉斯言!”千人客店,今日泰城亦少見。文中所言,或為“八大店中”的劉、宋二店。後尤以張大山店為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日寇入侵泰安,民生凋零,各店相繼停業。

通天街上最讓老居民津津樂道的古建築,莫過於老縣衙,即縣署。作為舊時權力的象徵和老城的監護人,是令人敬畏而又矚目的地方。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泰安升州為府,稱泰安府,附設泰安縣。清乾隆四年(1739年),知縣李松在原蕭大亨府第創建縣署,已具規模。至乾隆十八年(1953年),知縣馮光宿增修。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知縣黃鈐重修。之後七十餘年,未見續修之舉,以至“由門而堂半就傾圮,而公堂尤甚,堂簷穿天,不知幾歷年所,至旁舍之頹然更不勝指數。”(清咸豐元年《重修泰安邑廨記碑》)至清咸豐元年(1851年),知縣張延齡進行大規模重修拓建,基本定型最後規模設置。舊縣署南起東西牌坊(東坊曰:“奉高舊治”;西坊曰:“梁甫名區”)、照屏,進大門,有戲樓,土地祠(東)、獄神祠(北)。過儀門,設六曹科房、班房、親民堂(致中堂)。再北為內宅,建含春堂三間。再北為退思堂,西為內書房,東為庖廚等。民國間,曾為專署辦公之所。新中國成立後,曾為縣機關駐地。2007年起,對此進行旅遊開發,為仿明清古建設計。今存清咸豐元年(1851年)《重修泰安邑廨記碑》,知縣張延齡撰文,原在舊縣署內,今存於岱廟漢柏院東側。

民國前,在縣西南位置還有一片馬廠。馬廠原為清人趙弘文梅花館故址。趙弘文於清順治二年(1645年)任廣東道御史,後巡按蘇松等處治海綜核將領,廣為三吳父老稱頌。後被讒奏,獲“薦舉太濫”之咎降調,趙不辯,辭官歸裡,居於泰城梅花館,以梅香自娛,詩書為樂,著有《光碧書物》《蒙難紀略》等傳世。後此一帶改建為馬廠,廠內建馬神祠。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知縣程志隆對馬神祠進行拓建重修,並增築石臺一座。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知縣黃鈐改修馬廠門,並增修棚櫪房舍。馬廠供縣署調度使用外,還有一個重要作用便是供驛站使用。至清末,由於交通方式的改變,驛站裁撤,馬廠遂廢。民國四年(1915年),知縣馮汝驥將此處改建為公園,旋為保衛團駐在地,現早已為居民區所佔。

通天街是明邑人蕭大亨故居地。據《泰安三千年人物》(市史志辦主編)等,蕭大亨(1532年—1612年),字夏卿,號嶽峰,祖籍肥城安駕莊夏輝村,後隨父遷居泰安州城。十五歲時,其父棄世。及長,“長身偉貌,燁之有威。”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以第三甲一百六十名賜同進士出身,即授山西榆次知縣,由此出仕。後於萬曆間歷任兵、刑兩部尚書十三餘年,授太子少保。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大亨致仕返回故里,居於通天街府第。萬曆四十年(1612年),卒於泰安府第,享年81歲。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被朝廷追賜太傅。覽其一生,可謂“四卓”:一是卓有政績。其參與督師出邊,大敗南侵的韃靼敵軍。任寧夏巡撫期間,曾單騎出塞調停,威震邊塞諸部。面對日倭侵犯朝鮮,蕭大亨在刑部任上兼理兵部事務,堅決對日出擊,平息戰火,挽朝鮮于欲墜。二是卓有政聲。初任榆次知縣,其賑濟饑民,力除時弊,改革賦稅,民眾無不稱善。離任之時,“老幼攀轅泣下”。在朝廷內鬥中,面對政敵,大亨亦能秉公正義,而非落井下石,甚至不惜衝撞皇上。三是卓有孝名。隆慶六年(1572年),正在仕途的蕭大亨上疏朝廷,返籍奉養老母。萬曆元年(1573年),大亨在返鄉離家五百里途中,接到其母訃聞,散發跣足,兼程徒步,日行百餘里趕回家中,守喪三年,內外稱孝。四是卓有鄉情。大亨心繫鄉梓,多行義舉,曾捐資創建泰安文廟尊經閣,供學人就讀,親編《今古文鈔》《文章正宗》等,以授諸生。其在泰山文化方面也用心頗多。隆慶四年(1570年),泰山道士昝復明在凌漢峰下建三陽庵,蕭大亨為其撰碑記。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三陽庵擴建,大亨撰《三陽觀新建門閣記》。主持移建岱東四陽庵,重修清虛觀(今北新街南段),為岱陰碧峰寺撰寫《重修佛殿碑記》,為城西元君行宮篆額等。他還有志親纂泰安志書,但終因事未果,後欣聞泰安知州任弘烈修成《泰安州志》,親為作序。大亨卒後,明神宗敕令在泰城西南金牛山之陽(今岱嶽區滿莊鎮蕭家林村西),為其營建陵墓,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竣工,墓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1967年,墓毀。今神道石坊、華表及武士、石虎、石羊、石馬、文侍等雕刻仍存。

蕭大亨族林則在城東岱道庵村位置。聶鈫《泰山道里記》雲:“東為箭竿峪,水南流經虎山北,又東南繞明尚書蕭大亨先塋側,匯水為石馬灣。”

蕭大亨有二子一女,長子蕭和中為夫人劉氏所生,次子蕭協中為莊氏所生。蕭和中歷官後府都事、工部都水司郎中,累進太僕寺少卿。蕭協中是明末知名泰山學者,以父蔭入仕,歷任上林苑監丞、順天府治中等。後致仕還鄉,寓居泰安城醞檀園,專心於泰山地理風物研究,著有《醞檀集》《泰山小史》等。明末,泰安城被李自成起義軍攻破,協中投井殉明。

蕭大亨是老泰城的榮耀,也得到老泰城格外禮遇。除在街西首立有蕭大亨進士坊、蕭大亨恩褒坊外,在通天街蕭氏府第左右立有“三朝元老坊”“兩部尚書坊”,至新中國成立初尚存,1956年被拆除。另在通天街東、武寧街中段路北建有蕭大亨生祠。至民國間,祠廢為民房,然蕭公塑像尚存。當時居民於其側另築草房一間,安置其像。“文革”間,像毀。

由通天街縣署向北,在北段路中原有明邑人孝廉舉人安科科第坊,民國間已久廢。安科,民國《重修泰安縣誌·卷八·人物誌》有其傳略雲:“安科,嘉靖丙午舉人,授鎮江府通判,治行卓異。視篆(掌印視事)無錫,當道異其才,以丹徒、丹陽、武進、宜興四縣並屬之,一時父老鹹稱神明。江寇周至廉率眾數千作亂,水道梗塞。科逆戰獲之。升河南陝州守。渡江,見大炬百餘往來,江岸隱隱有哭聲。科禱曰:‘年來倭逆犯順,江北將士陣亡者多,爾欲仗我歸籍耶,果爾登我舟。’禱畢,群炬果附舟得渡。其精誠格鬼神如此,解組(辭官致仕)歸施棺千餘,以痊遺胔。年八十五卒。”

由此可見,安科不僅做官出色,還能通鬼神,當為一代傳奇人物。

通天街北首即為遙參亭。遙參亭有坊,俗呼亭子門首,創建於清乾隆庚寅年(1770年)。坊額正面楷書題刻“遙參亭”,題款為“乾隆歲次庚寅年冬月敬鐫”。坊兩側有鐵獅並蹲,旗杆高聳,古樸厚重,凸顯於街市,愈增城之古韻。

遙參亭又名遙參門、草參亭、草參門等,為古帝王及遣吏祭祀泰山之前舉行簡單參拜之所,“凡有事於岱嶽,必先於此瞻拜而後入,實岱廟中央之門戶也。”(清咸豐八年《重修遙參亭碑記》)創建年代不詳。唐代建遙參門;宋代建亭;至明代建成庭院式建築;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更今名;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增建遙參亭坊;咸豐年八年(1858年)重修。

遙參亭為二進院。前院設正殿五間,明清時期祀碧霞元君。另有東西配殿。今存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張奇逢《禁止捨身碑》。泰山之巔日觀峰南舊稱捨身崖。其崖三面陡峭,淵深不可探底。“不知作俑者何人,假南朝梁武帝捨身同泰寺之說,立名捨身崖,鬨動香客。為遊山計,世人不察,誤傳聖母登仙之處,謂一投崖,可以成仙,可以報親。”(清《禁止捨身碑》)舊時常有人為祛父母病災,以身誓代,於泰山許願,若親人病癒則在還願時跳崖赴死。明萬曆初年,巡撫何起鳴在崖側築牆禁止,碣曰“愛身”,並更崖名為愛身崖。明代直臣鍾宇淳曰:“捨本無舍,何況愛緣,非舍非愛,作如是觀。”然愚民仍不能止。清康熙五十九年,泰安知州張奇逢重修圍牆,加派更夫守護,並於遙參亭立《禁止捨身碑》。此碑後被埋於院內地下,1983年挖掘復得。除此碑外,還有咸豐九年(1859年)《泰邑合山會姓氏碑》(餐菊道人王子翔撰文,汶陽居士張錫唐敬書。碑計四石,有碑序及信眾姓名千餘。後被掩埋地下,1998年復得),咸豐八年(1858年)《重修遙參亭碑記》(嵌於大殿前廊東側壁間)等。後院有四角亭,1983年重建。今院東側有1990年《李白遊泰山詩碑》、西側有1993年《中日友好親善之碑》、1990年“史家絕唱”題刻及“龍”字題刻等。

遙參亭於民國間曾為警察署住所(後遷至舊府署)。1928年山東省政府駐泰安期間,曾於此設民眾劇場,後又用作圖書館使用,今恢復原設置。

遙參亭前為雙龍池。自古“泰山聳然而特立,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藏,有清泉滃然而仰出”。然泰城缺水,“民以城無蓄水為憾”“得於城西數百步之遙(泰城西打水衚衕一帶)”。(曹浚澄《雙龍池碑》)清光緒七年(1881年),泰安知府曹浚澄、知縣曹鍾彝以郡城乏水,捐俸倡修曹公渠。趙少瀛撰《曹公渠碑》有云:“時太守曹老公祖、邑侯曹老父臺來蒞茲土”“尤惓惓於水利之未興”。遂“導流溯源,因勢利導”“以清流濟萬民”。渠成,士民以曹浚澄、曹鍾彝二公名“曹公渠”。今環山路王母池下仍有其遺蹟及“曹公渠”“澤潤生民”等刻石。又為雙龍池,“導泰山之源,自王母池而下,環繞岱廟,貫注遙參亭前,結大池以停奔湍之勢。”(曹浚澄《雙龍池碑》)雙龍池水由曹公渠出王母池,自城北門而入,從岱廟西南隅至遙參亭,注入池中,商民便之,“歡樂之象,感召天和。”(所引同上)池由水池、欄板兩部分組成,東西長5.5米,南北寬3.56米,深2.4米,因“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又以東南、西北各有石雕龍首一個,故名“雙龍池”。池北面正中欄板內側有清光緒七年(1881年)“龍躍天池”石刻,池側有曹浚澄撰《雙龍池碑》和趙少瀛撰《曹公渠碑》,均為光緒七年竣工記事碑。

曹浚澄,江蘇如東曹埠人,光緒七年春到任泰安知府,光緒十四年(1888年)署理山東督糧道。其曾於光緒八年(1882年)至光緒十二年(1886)間,主持修繕泰山盤路,平易道路,盤曲處翼以石欄,凡二千五百二十丈。使登山者有恃無恐,履險如夷。今紅門北小碑林處仍有其記事碑。

曹鍾彝,字洪齋,清江蘇江陰人,為泰安良吏。民國《重修泰安縣誌·政教志·吏跡》有傳略雲其:“苦心愛民,勤於聽訟,雖酷暑嚴寒亦日坐堂皇,求實情而成信讞,不兩月頌聲大作。”

曹公渠、雙龍池之成,還有賴於前太守增公(增瑞)、梅公(梅啟熙)、羽士張傳彬、紳士李三策等,甚至還有泰城趙家公館主人、傲徠山民趙爾萃等。趙氏在其民國五年(1916年)鬥母宮《天然池記碑》中有述:“予自戊寅來遊斯邑,見夫山巔澗麓,流水潺湲,隨處湧現,酌之味甘如醴,乃一任其湯湯而去,而郡城內外,民間之飲苦食鹹弗恤也。時鐵嶺增君芝田守是郡,予姊婿也,因慫恿其開渠引水,以便民汲,工未興而去職。曹君晴軒繼之,即今所謂曹公渠者是也。”“戊寅”即光緒四年(1878年),彼時便有開渠引水動議。增瑞,字芝田,鐵嶺人,是趙爾萃的姐夫,在泰期間多有良政,曾重修山岱陰玉泉寺,有“六朝遺植”(普照寺六朝松下)、“水流雲在”(泰山雲步橋附近)、“濤聲雲影”(對松亭附近)、“倚石聽濤”(對松亭附近)等題刻,又延請畫師繪《泰山道里圖》五禎,補刊於清聶鈫《泰山道里記》前。

綜上可見,曹公渠和雙龍池的創建,發軔於清光緒四年(1878年),至光緒七年(1881年)功成於“二曹”,歷幾任府縣,是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共襄盛舉的民心工程。

1992年,池外圍加築漢白玉雕花護欄。池西側存古槐一株,傳為唐代所植。

原在雙龍池側還有“五三”慘案紀念碑,為民國十八年(1929年)泰安各界民眾為紀念濟南“五三慘案”一週年所立。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3日,日軍攻入濟南,屠殺中國軍民5000餘人,製造了駭人聽聞的血案。翌年刻立此碑。碑體呈下寬上窄四稜形,正反兩面隸書“濟南五三慘案紀念碑”;底座三層,中層正面刻“中華民國十八年五月立”。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日軍侵佔泰城後,被民眾埋藏,1983年出土於岱廟遙參亭院內,再立於原址雙龍池旁。此碑有二,另一碑為民國十七年(1928年)國民黨山東省政府遷址泰安,於同年秋立於天貺殿前扶桑石南約4米處,後移置天貺殿東側。

遙參亭北,罘罳分翼,巋然如御都紫極者,便是著名的岱廟了。

一條街見證著歷史,也記錄著現在。1928年,北伐成功。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此街曾更名中山街。1938年,日偽政府又更名其為新民街。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複名通天街。“文革”間,又更名躍進街。1981年,恢復今名。新中國成立以來,多次對街面進行整修拓建。1984年,進行大規模改建,重新鋪築花崗岩路面,兩側重建仿古建築,南首城南門處新建通天坊一座。作為一條直通岱廟與泰山的街道,其價值與意義正如坊上楹聯所云:“泰山通天拔地經萬世沉浮永安四海;岱廟擎日捧月曆千年滄桑光照九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