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穷忙”毁了你!

你挤过上下班高峰期的地铁吗?那简直是一场灾难!

地铁一到换乘站,站台上乌央乌央全是人,只有站得靠前的人才能勉强挤上车,而那些排在后面的人可能要等好几趟车才有机会挤上去。

悲哀的是,几乎没有人想到并去实践:如果到对面反方向坐一站,再重新上车的话,既不耽误上车时间,还能在车上占个好一点的位置。

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实在是太常见了!

生活或工作上的琐事总让我们不自觉的就产生了或喜或悲的情绪和或好或坏的观点,它们又偷偷地影响着我们的心情状态、工作效率、人际关系甚至身体健康,而我们却束手无策。

那么,想要改变这种低效、坏情绪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怎样才能让工作事半功倍?

来自哈佛大学的张喜寒有绝对的话语权,从差点休学,到逆袭学霸,她深有感悟说:改变,必须从苦乐产生的根源——心智入手,让大脑开窍、打破固化思维,从而告别不专注、杂念和坏情绪!

03

大脑开窍能带来怎样的改变?

张喜寒本科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并非出类拔萃,为了实现去哈佛这个梦想,她重新设计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在零经验的情况下,带队参加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IGEM),并获得世界银奖,还指导下届竞赛队伍斩获世界金奖。

▲张喜寒带队参加国际遗传工厂设计大赛斩获银奖

站到了世界级舞台,留学考试和申请的压力却让她心塞到准备GAP(休学),因为自己和很多普通同学一样,她的时间和资源都很有限。

后来,她意识到自己必须要有超高的专注力,在不断摸索中找到触发心流等训练方法,在TOEFL(托福)考试和文书上投入100%的专注,获得了哈佛录取委员会的青睐,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

▲张喜寒在哈佛大学维德纳尔图书馆

1小时的冥想,能让一天的工作效率翻倍

只身来到哈佛的她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可是她发现,语言障碍、文化阻隔、全新的学科研究所带来的三重压力,远远超过自己能承受的负荷。

幸运地,张喜寒接触到了禅修和冥想,发现它们是自己保持创意、高效处理复杂工作的关键:用1小时的时间来做冥想,可以让7小时的效率远超过正常的8小时!她也因此帮自己摆脱了困境。

▲张喜寒在冥想中

不仅如此,她还把利用一些清除杂念、专注当下和转变心态的心智训练技巧,帮助了近百位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的同学走出心理漩涡。

▲担任哈佛大学东方传统文化科学研究会秘书长

▲组织哈佛大学基因组区块链峰会

邀请遗传学泰斗George M.Church现场分享

反观当下,很多人看似在认真学习、努力加班,实际上脑子里的想法已经在游离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努力了大半辈子,却还是一直原地踏步的原因。

其实,智商不是天生的,找到科学的训练方法,你也可以像张喜寒一样,在每个人生关健节点上都可以顺利开挂,快速超越你身边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