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時人稱之為“冷麵寒鐵”,死後被奉為城隍神

周新,廣東南海人。最初,名叫志新,字曰新。後來因為朱棣常常只叫他“新”,於是“新”便成為了他的名,而把“志新”作為字。

周新,從小就喜歡學習,善長寫文章。小時候就有一種凜然氣質,好打抱不平。在府學見到同學有過失竟當面指出,有人以為這樣做有點過分,周新嚴肅地說:“督促從善是朋友之道,如果阿諛奉迎,要朋友幹什麼?”於是同學有過即改,生怕周新知道了不客氣地批評。洪武年間,周新以諸生入太學,明惠帝建文元年成為鄉貢進士,初授大理寺評事。他以剛直著稱,斷獄公允,沒有一個叫屈的,同事都自愧不如。每逢有疑獄必定由周新來做出決斷,而他往往一語中的,使案件真相大白。

周新,時人稱之為“冷麵寒鐵”,死後被奉為城隍神

明成祖即位後,周新改任監察御史。在任期間,他嫉惡如仇、鐵面無私,敢於直言,多次彈劾違法和失職的官員,使皇親權貴都懼怕幾分,見到周新就悄悄稱他為“冷麵寒鐵”。此外,在京師中甚至還有人用周新的名字來嚇唬小孩子,孩子們一旦聽到周新的名字就嚇得到處亂跑。

周新在巡按福建時,曾奏請都司衛所的武官不得侵凌府州縣的文官,地方上的府衛文武官員相見時,禮節應平等。因此,使得武官們都比先前有所收斂。

周新在考核吏治,辦理案件的過程中,精明能幹,從不徇私枉法。有一次,周新微服出訪,但在途中不小心觸怒了當地的知縣。知縣正想拷打審問,聽說清廉的按察使就要到來,便把他關進監獄。在獄中,他從囚犯口裡瞭解到這個知縣貪贓枉法的情況,掌握了證據。於是告訴獄吏說:“我就是按察使。”知縣聽了,趕忙道歉。周新向朝廷上奏彈劾,立即罷免了這個知縣。周新為民除掉一害,使當地人心大快。

成祖永樂十年,浙西發洪水。當時擔任通政之職的趙居任隱瞞不報。周新向皇上奏明此事,皇上派人複查核實,結果瞭解到實情,減輕了百姓的負擔。這個時候,周新的廉吏名聲使天下聞名。

周新是廉潔奉公的清官。有人為了拉關係送他一隻燒鵝,他卻差衙役將燒鵝懸掛在公堂前,以後再有人送禮講情,他便指著這隻燒鵝以示告誡。從此,再也沒人敢賄賂他。

錦衣衛的指揮紀綱派了一個千戶到浙江公幹。這個千戶趁機索取賄賂,作威作福。周新不怕他有後臺,正要查證懲治,不料讓他逃脫了。不久,周新送文冊進京,在涿州(今河北保定)遇到這個千戶,便抓起來關押在州監獄裡,不料又讓他脫身逃走了。跑到主子紀綱那裡誣告周新,紀綱是個權傾一時的佞臣,便多方羅列罪名,上奏摺誣陷周新。成祖看後大怒,便下令逮捕周新。

周新,時人稱之為“冷麵寒鐵”,死後被奉為城隍神

當時的旗、校官都是錦衣衛同黨,在押送周新到京城的路上,任意拷打折磨,但他始終沒有向惡勢力屈服。到了朝廷上,他伏在臺階前大聲說:“陛下讓我辦事,職責和都察院是一樣的,我奉陛下您的命令,去擒奸除惡,怎麼就成了罪臣?!”成祖聽了更加憤怒,下令處死他。臨刑前,周新大聲說:“活著是直臣,死了應當作直鬼!”表現出一股寧死不屈的正氣。

過了幾天,成祖有所悔悟,問侍臣:“周新是哪裡人?”侍臣說是:“南海人”成祖感嘆道:“嶺外竟有這樣的人,錯殺他了。”後來,紀綱的罪行被揭發,周新的冤案才得以平反。

周新,時人稱之為“冷麵寒鐵”,死後被奉為城隍神

在周新死後,浙江百姓為了感念他的功德,在寫浙江地方誌的時候還將他歸入到了名臣的行列中,羊城的百姓由於仰慕周新的剛正忠直,而且還把周新曾經住過的地方改名為仰忠街,並供奉周新為城隍神,而且一供數百年,善男信女如雲,香火不絕。

周新在未發達時,夫人以縫織出售坐墊維持家用。他當了官,妻子隨任到了浙江,同事家眷過訪,見周新的夫人穿著樸素,與村婦無異,令同官家屬相形慚愧,也都紛紛易其衣飾。周新死了以後,夫人獨自攜其遺下衣服及數卷書回到廣東,過著一貧如洗的生活。都御史楊信民巡撫廣東時,到過周新家中慰問遺孀,每月提取自已的俸祿予以賙濟。楊信民對人說:“周志新,當代第一人,我們這些人比不上他。”周新無子,夫人卒於景泰初年,還是靠浙江人在廣東任官者會同為她辦了喪事。

縱觀周新這一生,為官清正廉潔,為人剛正忠貞,是一位有名的大清官,因此後人也把他稱作明朝的包青天。但可惜的是,這樣一位清官竟然因為得罪錦衣衛而遭受誣陷,最終含冤而死,實在是讓人感到心痛。所幸的是他那清廉公正的作風卻一直留在了浙江百姓的心中,並且留傳了下來,永遠讓人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