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介休令,張順

介休令

馬廣文先生說:某人授職介休縣令,赴任途中,到一家旅店投宿。店主人說客滿了。但附近沒有其他客店,某縣令再三請求。店主人沒辦法,就讓他到自己的房間住,自己回家了。縣令讓僕人們到後院休息,自己關上門躺下,有一個人忽然手持利刃進來,他還沒來得及詢問,就被砍掉了腦袋,那個人隨後把刀丟到床下,返身離去。

縣令只覺得刀刃冰涼,也不怎麼疼痛。腦袋掉在枕頭旁,還能看到東西,心裡也明白,就是不能說話。接著就看到一個老人,穿著唐代寬大的服飾,好像是土地神。老人走的床前,跺腳搓手,後悔萬分的樣子。

古代志怪故事——介休令,張順

不一會,聽到窗外有人喊:“城隍駕到!”老人跪著把城隍迎接進來,只見城隍神金冠玉帶,氣象不凡,他責備老人說:“你作為一方土地,一天都管些什麼?怎麼能這麼疏忽?”老頭只是磕頭,不敢爭辯。

城隍挽起袖子,把某縣令的頭放到肩膀上,讓老人按摩傷口。縣令開始覺得大脖子冰冷刺骨,一會就熱乎乎的,腦袋和身子居然又連到了一起。城隍離開前,囑咐老人好好看守,不要再讓兇徒傷害。老人連聲答應,又跪著送城隍神出去,然後關上房門,拿了把椅子靠著門坐著。

古代志怪故事——介休令,張順

某縣令想問問發生了什麼事,但還是說不出話來,昏沉沉的睡著了,也不知道後來怎麼樣了。

第二天快中午了,店主看縣令還沒起床,就讓人敲門,聽不到回應,而門又推不開,就破窗而入。大家看到縣令昏睡在床上,鮮血淋漓,床下放著一把刀,非常吃驚。縣令醒來,詳細說了昨晚發生的事情。主人詢問兇手的相貌,才知道是本地的地保,這地保是個愛賭博的無賴,向店主人勒索錢財沒得逞,持刀報復,卻誤殺了縣令。縣令親自到本地官府報案,捉到地保審問,果然沒有冤枉他。於是兇手伏法。

【原文】馬廣文蓮溪先生雲:介休令某將赴任,路經井陘,晚投旅邸。店主人以客滿辭。令思舍此無止宿處,固強之。不得已,息於主人之室,主人自歸家,遣從人休於後院。令掩扉獨臥,一人推扉入,手持霜刃,直逼臥榻。方欲駭問,其人力決其首,棄刀床下,返身遽去。令覺刃過其處涼如冰,殊不痛苦,頭劃然落枕畔,目瞠瞠,心了了,但口不能言耳。旋見一老人唐巾闊服,彷彿社公,至榻前,頓足撮手,不勝悔恨。俄聞窗外有人云:“城隍駕到!”老人伏地膝行,迓入,見城隍金冠玉蟒,氣象不凡,責老人曰:“汝為一方土地,所司何事,而疏忽至此?”老人頓首謝過,屏息不敢言。神乃雙挽袍袂,奉其顱置肩上,使老人按摩傷處。令初覺項冷沁骨,徐而暖氣蒸騰,身首居然相合。神乃起,囑老人曰:“謹為防守,勿令兇暴再來。”老人唯唯。神出,老人膝行送之。既去,老人嚴扃屋門,以木椅靠門坐。令欲問故,苦不能聲,半晌昏昏睡去,即不知老人作何狀矣。明日將午,店主怪其晏起,使從人喚之,莫應,門則牢不可開。因破窗而入,見令昏睡枕上,殷血淋淋,床下橫鍘刀一具,相與驚詫。而令亦醒,備言夜間之事。主人細詢兇人年貌,始悟前日有本處地保某,固賭博無賴,索錢不遂,懷恨主人而誤殺令也。令詣縣自陳,拘地保訊之,果不誣焉,遂置於法。


張順

張順,武定府人,賊寇四起的時候,他逃到了荒野,日暮途窮,無處躲藏,就趴到亂屍堆中。到了半夜,月黑雲低,悲風怒號,不由毛髮倒立。高處忽然出現了燈光,一個官員坐在中間,旁邊放著冊子。每呼喊一個冊子上的人名,就有殘屍站起來應答。不一會,點完名,屍體又都紛紛倒地。官員指著張順說:“他怎麼趴著不動?”手下人回答:“這個人應當死於揚州獄中,不在這次的案子裡。”接著一陣狂風,官員們不見了。張順非常驚恐,一直趴到天亮,路過的賊兵也好像沒看到他,就這樣,得以生還。從此後,心裡時常想著這件事,離揚州遠遠的。

這一年趕上饑荒,張順隨著眾乞丐到京城討飯。在一個府第門前,有個老保姆抱著一個孩子站在門口,小孩大聲啼哭,用果子哄,卻哭的更厲害。抬頭看到張順,小孩不哭了,還張開兩手讓張順抱。張順抱過來,小孩非常開心,等他要離開,又大哭起來。有好事的僕人告訴了主人,主人把張順叫進門裡,給他換了衣服,讓他伺候小公子。張順喜出望外,這下,不但吃住有了著落,還能得到一些賞錢。原來主人是工部的主政官員,小公子生下來就愛哭,晝夜不停,誰哄著都不高興,已經五年了。張順就盡心伺候,小公子吃飯睡覺,離開他就悶悶不樂。

古代志怪故事——介休令,張順

幾年後,主人被調到了揚州,馬上就任。張順請求辭工,公子知道了,哭著不肯吃飯。主人加了工錢,張順仍舊執意離開。主人大怒,痛打了張順,他只好把在山中看到的事情講了出來,跪著請主人放他走。主人笑著說:“你怎麼這麼愚蠢呢?不過是一個妖夢罷了。只要遵紀守法,怎麼能進監獄?再說了,就算進了監獄,我也能救你出來。”張順不得已,跟隨主人到了揚州。

三天後,領小公子出去玩 的時候,小孩失足落水而死。張順沒有辦法,回去向主人請罪。主人就這一個兒子,愛如掌上明珠,聽說此事,拍案大怒,把張順痛打一頓,關進了大獄。因為沒人替他打點獄卒,經常受到虐待。實在受不了,就自殺了。

醉茶子說:“見到了就高興,還以為是前緣,哪知道禍患藏於其中呢?所以說,天下的事情,深奧複雜,福禍相依。當遭受挫折的時候,以平常心對待,也可能像塞翁失馬一樣,轉禍為福。”

【原文】張順者,武定府人。值寇橫恣,竄身荒野。日暮途窮,恐為賊獲,四顧無赴藏匿,乃伏亂屍中。雲霾月黑,悲風四號,毛髮森森俱豎。忽高處仰見燈光,一官居中坐,旁列數鹵簿。展冊唱名,便見斷手缺臂者蹣跚而上。須臾點畢,紛紛並倒。官指順問曰:“渠何伏而不動?”左右曰:“此宜斃於揚州獄中,非此案事。”怪風一卷,萬象俱無。順大恐,伏至曉,賊過如未見者,遂得免。自此懍懍懷刑,恆以南遊為戒。會歲大飢,飲食不給,丐食入都。至一官第,有老嫗抱兒立門外,兒大啼,飼以果飴,啼愈甚。舉頭見順,啼即止,且求順抱。順喜抱之,兒悅甚。順辭欲行,兒又大號。好事僕白於主人,主人喚入,視之,丐也。易其衣履,留宅內,使侍公子。順喜出望外,得免飢寒,且獲賞齎。細詢問同人,始知主人官工部主政,公子生而善啼,每啼則晝夜不已,凡僕媼輩無一當意者,積今五載矣。順得其故,曲意逢迎,凡公子眠餐,離順則鬱鬱不樂也。越數載,主人官選揚州,指日就道。順固辭。公子知之,涕泣不食。主人益其工價,順仍不許。主人怒,痛鞭之。順不能隱,舉前事以對,跪求乞免。主人笑曰:“爾妖夢是踐,愚已甚矣。苟能守法,安能陷於囹圄?即使陷之,我力不難出也,何憂為?”順不獲已,隨之行。甫至揚州三日,公子曳與遨遊,至揚子江,公子失足落水。順大窘,計無所逃,負荊長跪,泣訴於主人。主人止此子,愛如拱壁,聞其死,拍案大怒,痛笞而繫於禁。獄隸以順無關說,遇之甚虐。不堪其苦,忿而墜鎖,導斃。乃知生死之數,卒難逃也。

  醉茶子曰:一見輒喜,不知者以為前緣也,又豈知禍患即伏於中乎?故天下事,厚我者未必不禍我,禍我者未必不福我。橫逆之來,平情處之,安知非如塞翁之失馬哉!

《醉茶志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