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報》頭版:西青區鄧店村的文化興村之路

《今晚報》頭版:西青區鄧店村的文化興村之路

《今晚報》頭版:西青區鄧店村的文化興村之路

老少村民在“十月書畫院”內研習書法。 西青區委宣傳部供圖


  新農村到底啥模樣?走進天津市西青區李七莊街鄧店村調研,記者受到觸動很大。

  鄧店村北鄰津淶公路,南倚豐產河,自古便是連接天津市區與河北省東南部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如今的鄧店村,不僅是遠近聞名的“國畫村”,還有“全國生態文化村”“天津美麗宜居村莊”“全國百個優秀社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示範點”等諸多榮譽加身。

  鄧店村是如何通過文化興村,為鄉村振興發展塑形鑄魂的?日前,記者來到鄧店村一探這裡的鄉村文化振興之路。

  “一文一武”打出文化名片

  鄧店村自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農業大棚種植,90年代建起了村辦工業企業。步入新世紀之後,鄧店村迎來又一次產業轉型,依靠房地產開發和物業租賃,步入經濟發展的快車道。

  讓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就算完成了鄉村振興嗎?在“鄉村振興”戰略中,不僅要大力發展物質文明,更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設,繁榮興盛農村文化,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幫助農民煥發全新的精神面貌。鄧店村在“鄉村文化振興”上,再次走在了前列。

  走進鄧店村,給人感覺這裡更像一個規模較大、設施完備的綜合性小區,村中間佔地3萬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寬敞大氣,廣場兩側的文化長廊上400餘幅書畫全部由本村“十月書畫院”的學員親手創作。秋風拂過,樹影婆娑,民樂演奏和舞曲伴奏聲此起彼伏,在廣場一隅的兒童遊樂區不時傳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我們村崇文尚武,文有‘十月書畫院’,武有‘鄧店八極拳’、摔跤隊,都是傳承久遠、頗具影響的文化品牌。”帶著記者穿行於廣場中,李七莊街鄧店村黨總支委員陳子有的自豪之情溢於言表,“白天大家忙工作,到了晚上鄰村人也愛來我們的文化廣場,打拳、練舞、切磋字畫,如今村民的業餘生活可豐富著呢!”

  說起鄧店村遠近聞名的“十月書畫院”,歷史就更久遠了。上世紀70年代,知名山水畫家鄭壬和暫居鄧店村,他的畫風吸引了愛好繪畫的鄧店村民。1979年,鄭壬和在村黨支部的支持下,在這裡辦起了傳統山水畫培訓班,也撒下了藝術的種子。

  步入新世紀,村集體經濟實力穩步增長,鄧店村的發展思路愈加清晰——以產業發展為基礎,夯實村集體經濟實力;以文化為支撐,建設有文化內涵的新家園。

  2011年,“十月書畫院”成為西青區登記在冊的群文社團,2015年被天津市群眾文化學會評為天津市“百佳群文社團”。村“兩委”提供了近700平方米房屋作為書畫院的培訓基地。隨著畫院規模的不斷壯大,鄧店村多次組織農民畫展,並帶隊參加北京和天津的各類書畫展覽,成為名噪一時的國畫之村、國畫之鄉。

  現在的“十月書畫院”定期聘請專業老師,針對不同人群開設了各類免費課程。有工筆牡丹班、中老年書畫班,還有少兒書畫培訓班。目前已有來自本村和鄰近村的150多個小學員常年參加兒童書畫班的培訓學習。

  也正是因為多年沉澱下的藝術氛圍,在鄧店村,一家幾代人人善丹青的例子並不鮮見。退休在家的張俊雲,在公公的薰陶下學習國畫五年有餘,現在自己的孫子、孫女也加入學畫的隊伍,她對記者說:“剛開始還擔心自己零基礎學不會,現在好了,幾年下來畫上癮了,還畫出了成就感。不說我們工筆班上的人,我自己也參加了好幾次北京和天津國展中心舉辦的畫展。前陣子一個港澳代表團來我們村參觀,其中一個澳門代表看中了我的斗方作品,回到澳門還跟我聯繫買走了那幅畫。”

  一文一武張弛有道。張俊雲還是西青太極隊的副隊長,用她的話說,如今我們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就要想著怎麼讓自己的生活更有意義。鄧店村除了重視村民書畫興趣的培養,還組建了八極拳研究會、摔跤隊、拳擊隊、散打隊、管樂隊、舞蹈隊、合唱團,其中摔跤隊為天津市專業隊輸送了很多優秀的學員。

  陳子有告訴記者:“如今,我們村的文化氛圍更濃了,打麻將的人少了,家庭和睦的多了,鬧糾紛的少了,鄰里團結的多了。對於村子的文化建設,人人都有著深切的自豪感。”

  “村史記憶館”留住精神家園

  鄧店村人的幸福生活不僅體現在豐富的文化生活上,實實在在的福利也讓人聽得心生羨慕。據陳子有介紹,鄧店村依託地緣優勢,挖掘土地資源,近兩年的年集體收入超過了3000萬元。

  “我們村裡學生高考,考上一本獎勵1萬元,二本獎勵8000元,三本獎勵5000元。18歲以上的村民,不論在哪裡工作,每人每月都有850元的補助,退休的村民每月發放1700元的退休金。村民除了享受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外,村裡還在醫保單位報銷的基礎上再報銷60%。基本避免了村民中出現因病返貧的情況。”主抓村內財務工作的鄧店村黨總支委員王兆剛介紹道。

  不僅如此,緊鄰“十月書畫院”的黨群服務中心內,還設有22個服務功能室。這裡不僅能夠為村民提供用工、創業、勞動保障等內容的諮詢,還能夠代收水煤電費、辦理車輛年檢等等,特設的律師講堂可以提供法律諮詢和援助。“我們想村民所想,盡力做到讓村民就近能解決眼前的問題。”陳子有表示。

  經歷了歲月的變遷,鄧店村的風貌不再是老一輩鄧店人記憶中的模樣,曾經的農家村落、老村高臺變成了如今佔地面積200畝,人均住宅面積60餘平方米的鄧店欣苑小區。然而,如何將那份珍貴的記憶留存下來,讓鄧店的年輕人們不忘先輩艱苦奮鬥的精神呢?“兩委”班子商議決定修建起一座“村史記憶館”。館內不僅展放著數十幅新中國成立前後各個時期鄧店村群眾勞動生產、生活的老照片,還有一個鄧店老村復原沙盤,生動地再現了鄧店的舊風貌。“復原老村村貌,留存的不僅是記憶和影像,還有鄧店人吃苦耐勞、拼搏進取的精神。”陳子有對記者說。

  行進中的鄧店村一直沒有停下腳步。依託津淶公路、秀川路和藍湖規劃的面積達70萬平方米的“鄧店村北高端綜合體”,目前正在規劃之中,預計明年就可以動工。不久的將來,這片利用藍湖水面及周邊環境打造的集餐飲、娛樂於一體的休閒場所,將成為一道靚麗的村景。“當然,我們仍將繼續堅持文化興村的戰略,不僅為村民們建起綠樹成蔭、生態宜居的家園,更要搭建起傳承美德、愛我家鄉、建設家鄉的‘精神家園’。”陳子有表示。

  本報記者 柳治 田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