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大火的電視劇《安家》中,因為反映了很多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引起了無數網友熱議。而劇中高學歷醫生宮蓓蓓的家庭,頻頻上熱搜,更讓人印象深刻,不光是夫妻倆在大城市打拼生活的艱難,兩個寶寶接連降生後,“甩手掌櫃”式的丈夫,也被網友貼上了媽寶男的標籤。更因為公公婆婆來帶娃之後,宮蓓蓓與其發生的一系列摩擦,更讓網友直呼:很心酸,彷彿看到了我自己!
生活不易,帶娃要靠老一輩
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調查結果顯示,由於工作生活壓力、產後抑鬱等各種原因的影響。寶寶2歲半以前,交由隔代長輩撫養的比例,全國平均值接近70%。寶寶在某種程度上更像是多了一對“爹媽”,而由此引發的各種問題,也越來越為大家所關注和重視。
爺爺奶奶來帶娃,想說愛你不容易
爸媽上班賺錢,爺奶宅家帶娃,本來是很多新晉寶媽理想的生活狀態,以為可以讓自己擺脫繁瑣的育兒日常。誰知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很多寶媽越來越感覺到公公婆婆來帶娃,帶來的煩惱一點也不少。
最主要的矛盾就體現在,兩代人的育兒觀念不同上:新一代的父母普遍接受了更多的教育,能夠接觸到更新的育兒觀點和資訊。而老一輩人則更固執於既有經驗和一代代傳下來的“老傳統”。這就導致了,很多時候寶媽和公公婆婆摩擦不斷,關係越來越緊張。
三個建議,幫你破解難題
想要正確解決問題,首先還要找準矛盾產生的關鍵,這裡給大家三個建議:
1、換位思考,多體諒老人的辛苦
老人本來體力、精力就不如年輕人,我們可以想象,有寶寶之前,很多年輕夫妻連家務都覺得是很大的負擔。而父母不僅要承擔家務,還要照看好寶寶的方方面面。很多寶媽對平時長輩的辛苦付出視而不見,而一旦發現問題了就一味指責。
試想一下,如果易地而處,即使再合理的要求和建議、我們也不可能聽的進去吧?結果發生各種矛盾就成為了必然。
2、打鐵還需自身硬
在指責別人之前,先想想看自己有沒有認真學習各種科學育兒知識?有沒有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儘可能多的幫長輩們分擔帶娃的壓力?
我有一位同事,每天下班後夫妻全面接手家務,給公公婆婆準備好水果和各種娛樂活動。親自帶娃,主動出擊拿回工作時間以外寶寶撫育的“主動權”,不僅公公婆婆很滿意,還能更自由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培養教育孩子。
3、向“喪偶式”育兒說不
與其被寶寶出生後,面對接踵而來的問題,打的措手不及,寶爸寶媽不如在生產前就達成共識:孩子的養育、成長都是夫妻雙方的責任與義務,任何以工作忙等,各種原因逃避家庭責任的行為都是“耍流氓”。
要求寶爸參與孩子的撫育,既有利於寶寶的成長,也能讓他們體會到帶娃的不容易。更能在家庭發生摩擦時,充當潤滑劑的作用,能讓家庭氛圍更加和諧,還能促進夫妻感情,一舉多得。
其實無論是孩子的父母,還是隔代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初衷都是為了寶寶能健康平安的順利長大。雖然每個家庭在寶寶的成長問題上,都必然會產生一些小的摩擦,但只要多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有任何問題採取溝通,而不是指責的態度,就能真正解決問題。#母嬰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