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紅木凳子是如何演繹的

遠古時代不要說紅木凳子,普通木凳子都沒有,只有石頭,累了石頭上坐坐,後來為了取暖,有了木屋,才有了木墩,最早的木凳子由此誕生。

中國傳統紅木凳子是如何演繹的

由於木凳子用料簡單,結構穩健,一經出現便風靡民間,有被當做上馬上轎的輔助踏凳,凳子坐面從實木發展到條型又發展滕編等等,可坐又方便攜帶,用途廣泛,到了明清時期已經發展出成熟的體系,有著各種器型的凳子,下面幾款流傳至今仍受大家喜愛。

中國傳統紅木凳子是如何演繹的

馬紮,又叫“胡床”,多是織物座面,現在傢俱中坐具的藤編軟屜多參照此款延生。

中國傳統紅木凳子是如何演繹的

交杌,座面為硬屜,以木框作椅面,折迭時須向上提折,設計頗為精巧,別具一格。上折式交杌的結構複雜,交杌面以直欞組成木框,木框中縫下有支架,並用銅環與木框連接。木框放平可就坐,支架恰好落在椅腿相交處,使椅面得以保持平正並承荷重量。

中國傳統紅木凳子是如何演繹的

富貴凳,王世襄先生對此凳的評價為:“在淳樸的格調之外又增添了幾分頑稚的氣息,秘訣可愛。它原非廳堂中的器物,乃居室中的日常用具”。

中國傳統紅木凳子是如何演繹的

鼓凳,又稱繡墩,是中國傳統傢俱之一。是傢俱史中萬花叢中一點紅,因其外形與鼓相似因此得名。

中國傳統紅木凳子是如何演繹的

好了,凳子演繹就為大家分享到此,更多內容稍後再繼,有喜歡的朋友請點擊加關注,謝謝大家!

中國傳統紅木凳子是如何演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