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貞觀之治給我們什麼啟示?

徐老二218703984


貞觀之治:

“貞觀”為唐太宗李世民年號,出自《易·繫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意即以正道示人。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治績一直為後世所傳頌。唐朝初年在位期間出現的清明政治,經濟復甦,文化繁榮的治世局面。

唐太宗繼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國策,並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剋制,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並大力平定外患,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最終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貞觀之治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以上歷資料顯示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國方針,唐朝的經濟;文化;繁榮景象,當時李世民隨父親李淵;兄長李建民共同打天下建沒唐朝,當時李世民看到隋煬帝的缺點,自己堅信要好好建設自己的國,讓民眾有飯吃,有好住處,有法制安定的國家,而且開豐富經濟方面;文化方面;生活方面的治理,安定民族大團結李世民被稱"天可漢",鞏固外邦的安定防止外邦侵犯,與外邦合作友好,創立了絲綢之路,而且也有外邦人來唐代做官,也讓自己的民眾出國經商沒有限制,當時收入了日本的留學生到唐代學習。

當時的唐代發展為鼎盛時期,政府任人唯賢廣用知識分子,還有選撥科舉制度,唐政府官沒有貪汙之說,李世民治理的國家犯人少之又少,李世民政府集團眼界開闊使得唐朝有二百多年的鼎盛時期,唐代民眾們是很幸福的,因為當時的經濟發達,詩人墨客重多,廣招知識分子,所以當時的唐代相當於現代的發達國家,李世民治理國家上是為中心是為民服務,知道群眾的力量是重要基礎所以得到鞏固發展,在這可以引用:(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出自《荀子.哀公》,是說統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讓船安穩地航行,也能將船推翻吞沒,沉於水中,表示事物用之得當則有利,反之必有弊害。)可見民眾的力量是廣大的,當時李世民懂得自己的皇帝尊位來自民眾。

在法律治裁上也是沒有重刑,經濟文化交流上互通有無,政治治理以穩定國家安邦治國為重重之重,三權分立制國方針李世民運用早於西方,西方十七世紀開始認為三權分立的制度,李世民皇帝的開元盛世給我們的啟示以民眾為基礎,文化經濟互通有無的與外多交流,民眾生活富足國家安定,這是最重要的。(圖片cr瀏覽器)


Eleazarchen


貞觀之治給我們的啟示很多,只說三條。

第一,君主給力。

李世民格局大,能力強。李世民的心胸寬廣,氣度非凡,他能容天下難容之事。像魏徵這種人,喜歡直諫,是挑毛病專業戶,經常把李世民氣的翻白眼,很多次下不來臺,但李世民把魏徵當做一面鏡子,只要老魏說的對就虛心接受,這樣就減少了決策失誤,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至於能力,更不用說了,文韜武略,馭臣之術,無所不精。

第二,重視軍事。國無防不立,民無防不安,穩定壓倒一切。李世民重視軍隊發展,軍力強大,邊疆安定,他多次派兵揮師北上,把那些不安分的少數民族揍得夠嗆。外邦紛紛來唐結好朝貢,萬萬不敢有非分之想。

第三,得民心。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貞觀時期的核心工作。首先政治清明,讓老百姓順心順氣;其次輕徭薄賦,大力發展農業,解決老百姓的溫飽問題;再是重視商業發展,開拓絲綢之路,讓百姓手裡有錢。

當然開放包容也是貞觀時期的一大特色,對大唐的興盛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微山秋水


貞觀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期出現的,它代表了初唐時的清明政治,經濟復甦與文化繁榮的治世局面!北宋·歐陽修曾評價:“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亂,比跡湯、武;致治之美,庶幾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漢以來未之有也。”以此讚頌太宗之能!

所得啟示:人民的力量是偉大的,只有正確使用民力,才能發揮它的效力; 知識教育與人才培養也很重要,只有任人唯賢,社會才能更好的發展與進步;為管理者,要多聽不同意見,接納各種異議,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時下政策!

萬事以民為本,管理員要廣開言路,有虛懷納諫的胸襟;懂得重用人才,以唯才是任為準則;辦事要有,鐵面無私,依法辦事的氣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