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三秒钟,你上一本读的书还记得多少?

读书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是我们知识的来源。


思考三秒钟,你上一本读的书还记得多少?

但是你真的会读书吗?当你读完一本书的时候,10秒钟之后你还记得这本书说了什么吗?

或者说当你看完一本书,一个星期以后,你还记得这本书说了什么吗?

其实很多人已经开始遗忘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何才能够让自己记住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呢?


这其实也并不是什么一个高深的问题,因为我们人类太聪明,智慧太高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有的人可能天赋高一点,一目十行,也有可能他只是今天读了书,但是他能够记忆一辈子,这确实是他有独到的地方。

思考三秒钟,你上一本读的书还记得多少?

而有的人即使看了100遍,还是会遗忘,所以这就是你和别人看书的差距。

天赋不可比,但是可努力!

我常常在思考这个差距是怎么形成的,我也试着自己看完一本书,描述着这本书写的内容,但是常常我只能记住一两个点,并不能够完全记住这本书说了什么。

很多人告诉我,你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分解这本书,也就是说从它的目录开始,然后按照他的目录摘要来进行你的一个思想体系的一个整理,毕竟他们作者写书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个大纲来进行的,所以说我们读书的时候也是用这种方法。

当然了,有的人可能并不知道思维导图,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有的人觉得有用,有的人觉得没用,相对于我而言,我就觉得思维导图他太发散了,不利于自己的思维,所以说反而是那种像手账似的记忆方式,我会觉得更加合适。

有图有文,记忆更深!

很多人读完书都会做读书笔记,就是怕遗忘,就是怕忘记自己看了这本书说了什么内容。

思考三秒钟,你上一本读的书还记得多少?

我以前读过一本书,叫《如何阅读一本书》,有的时候确实可以在上面学到一些方法和技巧,就好像你读书的时候,第1遍读的时候你不要匆匆的读过去,在一些地方需要记忆时候,我们要做个记号,这样的话自己读第2遍的时候,再把这些着重的知识点读起来,这个就是我们所需要的。

一本书的内容其实大概有80%的内容,都是在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我们常常能够记住的,大概就是20%的内容。

如果我们把这20%的内容记住并且运用在实际生活当中,那么就已经非常了不得了,有的人常常是把所学到的知识没有用起来,慢慢的就遗忘了。

很可惜!

思考三秒钟,你上一本读的书还记得多少?

就好像我们学习游泳,学骑自行车,虽然我们已经学会了这个技能,但是当我们再次去使用这个技能的时候,一开始是会有些生疏的,但是一旦使用完以后,我们就会又变得非常熟练了,毕竟我们曾经学过这样的知识,在脑海里面有这样的一个记忆,所以说我们学的就会非常的快。

我非常敬佩的一个人就是李敖,他读书的方法确实很厉害,他用的方法就是“剪法”,什么叫做剪法呢?他把一本书拿来用剪刀不断的剪剪剪,然后分门别类,他的人脑就相当于电脑,他把这个人物划分在这个类,他把这个事情划分到这个类。

而且我知道他的一个故事就是,他骂一个人是王八蛋,但是他能够证明他就是王八蛋,并且拿出证据来。这个才叫厉害。

骂人不是本事,能够证明才是本事。

所以说我们读完一本书,就要把学习的内容深深的印在脑海当中。如果记不住的话,我们也可以把它分门别类,一旦要使用的时候,我们知道在脑海的哪个位置能够找到他。那么这个时候才是我们读完一本书的一个真正目的。

读完书不就是记住和使用吗?

思考三秒钟,你上一本读的书还记得多少?

当然了,我也同时听过一些人说的拆书法,他们把一本书拿来进行拆解,拆解成不同的一种意思或者说想法。

当然了,有的时候这种分解的方法是确实会对工作产生帮助,但是常常有的时候会歪曲原来作者的一个意思,但是不管怎么样,只要你读出一本书,读出不同的花样和心意,只要你记住并且实践当中,其实这就已经是成功了。

所以说要想读完一本书你还能够记住它,无非就是做读书笔记。另外的话把它分门别类,即使现在记不住,但是有一个记忆的载体把他记住了,只要以后找到他就能够想起这本书,这个才是一个读书的关键。

不过像我们的老一辈的人,他们经常都是靠背诵来记住的,就好像我们的国学大师南怀瑾一样,他能够记住非常非常多的东西,儒释道解释的头头是道。这跟他小的时候的学习肯定是有关系的,因为很多时候你即使到老了还能够朗朗上口你所背诵的东西,因为这个是深深的烙印在你的血液当中,就和我们的语言是一样的,有的人觉得学习英语很困难,但是如果你从小就是学习英文的,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

思考三秒钟,你上一本读的书还记得多少?

所以说我们学中文也一样,中文对于我们来说困难度是0,你不知不觉当中就学会了,但是长大学英语你会觉得很困难和道理,就是在这里。

所以说读书读书不能读书死书,还要读出怀疑的精神,不仅要思考他说了什么,还要能够怀疑和判断,他说的是否正确,所以说读书读的是我们自己的思维。

别人写的是他的思维,而我们要用我们的思维来判断这个世界,所以说读书和思考是一体的。

尽信书,不如无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