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歷史文化名鎮(村)-19,河北省涉縣固新鎮

河北省涉縣固新鎮


國家歷史文化名鎮(村)-19,河北省涉縣固新鎮


一、名鎮概況

固新鎮隸屬涉縣,距縣城12.5公里,位居清漳河西岸,河川中部,依山傍水,地勢開闊。舊時,為縣,有“固縣”之稱,集貿重地。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渠路阡陌,物產豐富,糧菜皆宜,五果齊全。這裡不單地上水力資源豐富,且地下水也很充沛,村中大街小巷常年流淌著清澈的漳河水,村民淘菜洗衣,可灌可飲,水質甘甜。

該鎮位於清漳河畔,淙淙渠水穿街而過,使整個村莊都靈動起來。北2.5公里處是搖鈴寨,海拔430米,為險要的山頭,山頂平坦,二十餘畝之多,四面皆懸崖峭壁,其中三面似斧劈刀削,唯東面有坡較緩,然凌頂處有10米高的立巖相環,僅有一線樵徑可通山頂,地勢易守難攻,頗具“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據傳說關鎖曾智破搖鈴寨。東2公里處為石巖洞,有山虎頭巖,龍門山西坡巖,位於西3公里處,有民謠傳說:火燒坷嶗寨,沙打石塘巖,要想逃活命,還是西坡巖。西北2公里處為龍門山,海拔450米,靜音寺坐落於龍門山之上,是蟒(蛇)仙之居所。

固新鎮不單是一個商貿重地,且是一個加工製造業基地。除街心外,不少巷內還設有油、糖、漿、醋、酒、粉(條)、豆腐等各種作坊。棉(紡棉織布)麻(紡繩織網)毛(布袋毛毯)也有專業戶加工。村內的席編和條編源於明代,現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是當地席編、條編的鼎盛時期。家家戶戶、或男或女、或老或少,都有從事編制者,集中編制場地就達四五十處之多,每處少則五六人,多則二三十人。

2010年12月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佈為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核心保護區固新村、原曲村為中國傳統村落。

國家歷史文化名鎮(村)-19,河北省涉縣固新鎮

二、村落歷史沿革

據記載,固新鎮內的固新村、原曲村是古趙大地較大的行政村,是涉縣具有文字可考最古老村莊之一。北齊立國時(公元550年)就有此村。該鎮有著悠久的歷史,史稱“固縣”,其源悠久相傳。西通山西、南至河南,地處交通要道,為世代商賈雲集之地。該鎮是涉縣農業大鎮,無工業汙染,較好地保留著原始生態。

三、古建格局風貌

固新鎮古代建築頗多,原曲、固新都較好地、完整地保留了古石券,古石券猶如城門,將村子圍得象“鐵桶”,為唐宋明清時期的古建築。券上寺廟、券閣俱全,保存基本完好,這些都見證著原曲、固新是不可多見的古村落。

1、古券。原曲村裡5古券中位於村北的真武閣,建築別具而獨特,是5券中最為華麗的一座,始建於大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佔地130餘平方米,整個券身為石砌結構,券洞寬3餘米,券上有殿,殿頂為硫璃瓦頂,四面挑簷。被列為邯鄲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真武閣相連的馬寅廟院內有一石槽碾,由1.5米長的弧形石槽連接組成圓形,石槽已磨的光滑、圓潤、明亮,圓形槽碾直徑達6米,磙盤為圓形,直徑達1.6米,厚0.3米,是目前涉縣唯一一處保存完好並可使用的石槽碾。它可磨米、磨面、壓油等。

2、古民居。原曲村裡的民居建築也很有特色,明清老宅有150餘處,有四脊三院和三脊兩院四甩袖之說。四脊三院在麻地衚衕(當地也叫東街方)秦新定祖房,佔地畝餘地,四面建房,大院中間又建有兩座房屋,將整套大院分隔為三個小院,院中的分隔房都留有過門。大門在一側,為撞山門,與中間兩門不相沖。進入大門後往裡望去可通過分隔房門(過道)看到最後院內堂屋(主房)正門,整個大院從高處俯瞰可清晰看到三個小院。三脊兩院四甩袖是明朝駙馬秦景所居住生活的地方,共兩處。整個建築佔地一畝半地,主建築叫三脊兩院,在主建築四個角又建有四個小院,稱之為四甩袖,所有小院都從一個大門進入,房屋為土木結構。老宅大門兩側都有迎、壓封或豎亭。迎、壓封一般在1至1.5米左右不等,豎亭一般在1.5至2.5米左右,兩者材質為當地青石,正面有各種樣式的精美雕花或名聯,雕工精湛。

3、國之瑰寶——無樑殿。原曲村裡寺廟較多,但最為珍貴、最具建築藝術和價值的是龍王廟中的無樑殿。該殿據傳建於明朝,但無詳細資料記載考證。無樑殿位於村南端高處的龍王廟院中,佔地43.55平方米,為石木結構,四角由4根石柱和4根木柱支撐,整個殿頂架落於石柱之上,木柱位於石柱之外,與四角鬥拱相鎖釦接。整個殿頂全部由古木結構的鎖釦一層一層搭建而起,沒有一根鐵釘,也沒有其它物質相串連接,全部為木鎖釦結構。殿頂為獨特的十字歇山頂,四面留有4個天窗,外頂有24條脊,24條屋脊代表著春、夏、秋、冬中的24個節氣,殿四面由12扇對開門組成,12扇門代表著12個月,每月開不同的門。整個無樑殿宏觀、大氣,結構獨特,做工精湛,是稀有的木質古建築,是村中之寶,也是縣裡之寶,乃至為國家古建築之寶。

國家歷史文化名鎮(村)-19,河北省涉縣固新鎮

4、千年古剎——清泉寺。更值得驕傲的是村北清泉寺,位於村北的青頭山腰“臥雲”之巔。此處因山峰碧翠,高聳入雲,形如螺鬢,故稱青頭山。又因其高出周圍諸山,亦稱崇山(金代涉縣由此山曾設為崇州)。此山之北有一山峰略低,曰“臥雲山”。其三面似刀劈斧砍,峭壁陡立,只有一條盤山石磴可通山頂。山頂平坦,清泉寺就坐落於此。四周怪石嶙峋,柏樹林立。據考,清泉寺始建於漢代,初名累通寺。清嘉慶《涉縣誌》載:“清泉寺在青頭山,漢時建,嘉慶戌申二十七年(1548年),僧果年更拓而大之”。又載“北齊天統間有釋居此山,苦節峻行,能斷思想,通書史工詩——號嘉定禪師”。另據石崗通往清泉寺石磴路旁的巖壁上石刻記載,唐代稱淨化寺,梁、宋叫清碧寺,明清叫清泉寺。可見唐代已有寺廟,現為明、清修建。寺東原有二泉,一名甘露,一名玉液,泉水出自石壁間,細若懸絲,白如素練,甘美清洌,故名清泉寺。該寺始建於漢代,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涉縣“古八景之一”,建築面積達15萬平方米,曾有24穿院之說,寺周有圍牆,前有山門,山門朝南,自南北中軸線向裡,依次有水陸殿、毗盧殿、荷池、大雄殿和雷音殿。中軸線兩側為廂房。寺西北角有藏經殿、仙鏡臺,東南部有伽藍殿。水陸殿,又名天王殿,懸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毗盧殿,又名羅漢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歇山頂;大雄殿,始建於明永樂年間(1403年—1424年),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懸山琉璃瓦頂;荷花池為八邊形,周有望柱、欄板等;雷音殿,初建於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面闊五間,進深二間,硬山琉璃瓦頂;藏經殿,面闊五間,進深一間,硬山頂。在寺東南,有一建築,下為石券,深均為三間。石券上刻有“寶坊”二字,內書“林泉”。 寺內有書法碑刻,藝術精湛,有康熙寫的“虎”和漢代張道臨寫的“龍”,以及慈禧所寫的“真如自在”,王羲之寫的“白鵝飛到鳳池中”等書法。張天師的墨寶石刻,山門兩側的一對雄師為華夏僅有。20世紀80年代,清泉寺大部毀於大火,但其基礎尚存,藏經殿、山門、鐘鼓樓等19間建築完好。

5、神奇古剎——靜因寺。涉縣作為千年古邑,有很多名勝古蹟,在崇山峻嶺中,位於原曲村西北的靜因寺就是一座集秀麗風景與神話傳說於一體的古寺。靜因寺位於原曲村西龍門山半山腰的絕壁上,傳說以前靜因寺並不在這裡,一天夜裡一白鬚老翁託夢給原曲村民,讓大夥把牲口餵飽,次日見牲口皆汗水淋漓,才知神仙用法術把靜因寺不知從哪裡一夜搬到了這裡,當然這只是神話傳說,大概因為這座古寺修建時匠心獨運,在懸崖峭壁上巧妙因地施建,堪稱鬼斧神工,所以才留下神仙搬寺的神奇傳說。歷史上靜因寺始建無考,歷代曾屢次重修,現存碑上載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曾重修,1996年原曲村民又集資重新修葺一新。在通往靜因寺的絕壁之下,向上可以看到幾座廟宇像蒼巖山的橋樓殿一樣,建在絕壁間的石橋上,猶如懸在半空。還有一條懸空的鋼索橋,下面是山泉衝下山崖形成的瀑布,只是現在水流很小。轉過山崖開始上石階,在道旁山壁上寫著巨大的“靜”字,使人心中浮躁頓去。從這可以看到靜因寺的全貌,只見綠樹掩映中三五座小巧玲瓏的廟宇背倚絕壁建在山腰之上,依山就勢,形如襟帶,真是逸澈清幽,別有天地。寺內建築很是古樸,廊柱是木頭的,刻在上面的楹聯有不少都是古異體字。寺後的懸崖上到處是橫生的古樹,茂密的枝葉間鳥雀鳴囀其間,石壁上到處是前人的題刻——“極樂世界”、“西方境”、“佛”、“仙境”、“白雲院”等等。在寺內一塊巨石上題刻“靜因八景”——“白塔凌雲”、“石罅夜漏”、“長橋柏蔭”、“禪宇凌雲”、“曲徑花林”、“鐘樓峭壁”、“古井朝虹”、“丹崖瀑布”。其中“白塔凌雲”是一個小巧玲瓏的兩級石塔安置在高聳的岩石之上,小巧玲瓏,既別緻又精緻。傳說其中有天子寶劍和無字天書兩件寶物,只有在每年正月初一子時有緣之人才能看到。“石罅夜漏”是該寺石崖上有數多裂縫,從中不分晝夜地滴出泉水,除了引入古井供人飲用以外,還是龍門山上眾多野生動物的水源,比如喜鵲、斑鳩、野鴿子、刺蝟等等。“丹崖瀑布”則是雨季山泉雨水衝下絕壁形成的,因為石崖呈褐紅色,所以稱為“丹崖”。“古井朝虹”是一口非常小的石井,用青石雕成一個井臺,泉水清澈而且不溢不涸,嚐了嚐,泉水清冽甘甜。“長橋柏蔭”就是懸在丹崖上的那座鋼索橋,可能古時橋兩頭柏樹成蔭,現在長橋在而柏蔭無了。靜因寺除了“八景”之外還有“三奇”,這“三奇”相比“八景”來說更是此地獨有,分別是:槐柏連理,靜因寺所處的龍門山山崖上古樹很多,幾乎有石頭縫就會長出樹來,所以長出槐樹和柏樹不足為奇,但是在一個石頭縫裡同時長出一棵槐樹和一棵柏樹,而且根系相連,枝幹相纏,不能不讓人稱奇。樹旁石壁上書寫斗大的“禪”字,“由纏而禪”果真禪意十足,堪稱靜因寺第一奇。蟒仙護寺,靜因寺建在凌空石券上的凌雲樓內供奉著蟒仙,蟒仙神像是一白髮老者,神態安詳,雙手合十,盤膝而坐,坐下盤著兩條大蟒。靜因寺奉蟒仙由來已久,屢屢顯靈,傳說從前有一位住持在夏天時會用法術聚蛇為床,用以避暑,不料徒弟無意中將法術撞破,住持未來得及驅散蛇群,所以現在靜因寺還常有蛇出沒,本地人也稱靜因寺為“蟒仙蛇寺”。據寺內老師父介紹,靜因寺內確實有兩條蟒在此修行,他稱為“蟒仙”,據說“蟒仙”與人友善,從不傷人,但是能不能見到就看緣分了,據說陰雨天經常可以看到,蟒仙是“三奇中”神話與現實距離最近的一奇。

國家歷史文化名鎮(村)-19,河北省涉縣固新鎮


6、古樹。原曲的古樹名木也很有特色,清泉寺後山崖石縫中的千年古柏,雖生長在石縫中,無水無土,但依然枝繁葉茂。據中科院古植物保護專家鑑定,樹齡至少在2000年以上,遠近聞名。出靜因寺後門向西走在山坡上有一座龍王廟,據廟旁碑文記載龍王廟為光緒二年重修,廟內長著一棵千年古黃櫨,樹根在廟內,橫盤在神像前扎入地下,樹幹從龍王廟西窗破窗而出,橫逸窗外,樹身虯結,樹皮開裂,但枝葉繁茂,蔥鬱蒼綠。由於廟牆和樹身早已不堪重負,人們用四根石條和一通石碑支在樹下,遠遠望去真像一條蒼龍,讓人歎為觀止,碑文上稱此樹為“宛如活龍臥地”。當地人也稱此樹為“黃龍”,說其為靜因寺千年蟒仙所變,並有“先有黃龍,後有古槐(即固新古槐)”之說,雖然是傳說,但是黃櫨是一種落葉灌木,生長極其緩慢,長成樹就很少見,更別說是千年古樹,更何況長在背陰的龍王廟內。另村中還有村西街的古槐,樹幹頂部因長一瘤子,形狀奇特,猶如鳳凰,因此得名鳳凰槐,一說鳳凰槐,人人皆知,樹齡也在500年以上。

固新千年古槐。據清嘉慶四年(1799年)《涉縣誌》記載:“古槐樹,邑有三,皆植自唐宋。一在故縣鎮,十大數圍,枝葉扶疏,狀類虯龍。”1991年,北京大學自然地理研究室主任陳傳康教授看過此槐後讚歎不已:“這真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槐,我年已七旬,走遍中華大地,這麼大的古槐還是第一次見到。”有文字記載古槐的樹齡約3000年。古槐,根圍20米,胸圍15.4米,高20米。2003年5月,國家林業局出版了《中國樹木奇觀》一書,將固新村大槐樹列入槐樹科“泰斗”的首位,從而固新大槐樹便成為名符其實的“天下第一槐”了。除此槐外,村中還二槐、三槐,樹齡也都在500年以上。

四、傳統文化遺產

固新鎮不僅歷史悠久,是已知涉縣文字可考最古老的村莊,文化底蘊也十分深厚。不僅有在全縣頗具影響的寺、廟,有極其豐富的諺語、歇後語、兒歌、傳說、民間故事等民間口頭文學;而且還有頗具文化功底的對聯、戲曲等文化。更讓人驚歎不已的是,在唐朝開元二年(714年)朝野盡知的少年狀元、唐朝大臣、史學家孫逖,明朝天順五年(1461年)出了駙馬秦景,清代還出了(可查知的)秦國奚、秦盤箴、秦致祥3位進士和秦嘉善(秦國奚次子)、楊向武這兩個舉人。

固新鎮的民間文藝是極其豐富多彩的,它的集中表現時間在每年的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當地人的傳統叫法“過十五”,日期為十五、十六、十七三天。此間是村民大鬧娛樂活動的高潮時間。整個節日裡,豐富多彩的文藝表演,把古鎮裝點得風情萬種、多彩多姿。如踩高蹺由端莊秀麗少女踩70-90公分的蹺腿化裝演唱,“十樣景(即由嗩吶、笛、笙、鑼、鼓、鑔、小鑼等10種樂器,10人組成的音樂隊)”伴奏民間小調,唱時人時事或宣傳國家當時的政策。還有跑旱船、街頭劇、扭秧歌打花棍、二鬼拚跌、和尚拐媳婦、跑竹馬抬花轎、轉九曲、獅子滾繡球、耍火彈等。口頭文化更是在民間廣為流傳。如諺語:(氣象方面)二月二,龍抬頭;二月清明(杏)花開罷,三月清明花不開;立夏不下,旱到麥罷;五月天,孩兒面,說變就變;淋伏頭,曬伏尾;頭伏無雨二伏幹,三伏有雨不沾閒;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正月十五雪打燈,來年五月好收成。早霧晴,晚霧陰;山根兒霧,曬破肚……(農、林、牧各業生產方面)春雨貴如油;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節令不等(饒)人;見苗三分收;小滿接芒種,一苯(種)頂兩苯(種);小滿見三新(菜籽、蠶豆、豌豆);五月栽瓜,一苯結仨;五月龍嘴奪食……(百姓口頭語)吃不窮,穿不窮,不會打算死受窮;遠水不解近渴;吃藥不忌嘴,跑斷大夫腿;櫻桃好吃樹難栽……(人情哲理)三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兒生日,母難日;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歇後語: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麻桿子打狼——兩害怕;老鼠鑽風箱——兩頭受氣……民謠:(數九歌)一九二九袖裡藏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年遍地走……

固新鎮的民俗在歷史長河中,雖有一些已被淹沒,也有些不合事宜,但有相當一部分習俗卻仍發揮著不可輕視的作用。如婚娶方面:要經過定婚、迎娶(由迎娶人員和送嫁人員組成迎娶隊伍,排列順序為放炮手前頭開道,①一對宮燈②音樂隊③拉掃帚④披紅⑤新郎⑥轎前宮燈一對⑦送嫁姐妹、嫂⑧花轎⑨把轎⑩隨嫁嫁妝)、鬧洞房、叫七日(從娶日起算,一連7天早晨5-6點,女方孃家來人叫新娘回孃家,太陽落山再回婆家,到第8天回孃家連住8天,叫“住七還八,日子快發”)。擓籃子瞧孩子等民俗一直流傳至今。喪葬一般有磕頭、請主喪人、發孝布、送孝衣、披孝衣、上供、出殯等習俗。

1、非物質文化遺產之火神祭典。火神是許多民族普遍崇拜的自然神之一。因為有了火,才使人類與動物界徹底分開,從而吃上了熟食,火在促進人類的發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對人類的社會生產活動有著重大的影響。火的應用,使人類較早地認識了它的功用以及和自身的利害關係,從而對火產生了敬畏之心,並當作神物加以崇拜。正如《尚書?大傳》中所說,“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可見火在人們心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原曲村的火神廟來歷。相傳,明朝時,原曲高巖方(現在高堰方)姓申老人(申火生祖上)在正月初六夜睡時,有一老翁給他託了一夢,告訴他巖內有一石碑,碑座下有一本書,書中介紹火神爺的來歷、形像和放火花的技術及祭典火神的時間方法。他醒後,雖然認為是夢,但因講信念,從此便由他主持在高堰方東堂院內建起了火神廟。每年正月初七在火神廟上香奉供火神,請來火神,立位設案。供桌上燒上香,奉上供,放上黃鏢紙,紙上寫著“南方火德真君之神位”。兩側寫有一聯:“赫赫靈光鎮東土,威威真火坐南方。”香爐裡七柱香火煙縷嫋嫋,祭桌上五碟供品擺放整齊,滿滿的三杯佳釀醇香飄揚,還有兩盞高高的紅蠟臺燭火通明。祭案前鋪一草蓆,供人跪拜行禮。祭棚門口兩側貼有一聯:“保四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佑一村平安福樂諸事和達。”橫批:“如在其上。”兩串標有“火”字的燈籠分掛兩側,八杆帶有“火”字的杏黃旗分列兩邊。場面宏大熱烈,氣氛肅穆莊重。家家戶戶一日三餐時都要手捧製作的祭品,或水餃,或年糕,或饃饃肉菜,到祭棚供奉祭祀,續接香火,祈求福祿平安,祛災消難。 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七,再祭送火神,送火神活動要全民參與。送火神活動場面、規模宏大,配有文藝表演和火花燃放等活動。早晨由主持先上香奉供,點燃黃鏢約,叩頭三拜後將火神像靈位放於桌上,安排4名年青力壯青年抬起,配與其它人員組成隊伍,前往龍王廟——觀音閣——土地廟——真武閣——戲院。祭送隊伍的最前端是燃放鞭炮人員,鑼鼓樂隊開道,隨後1人高舉萬人傘,8人舉的8杆龍旗位於兩側,4位舉香婦女跟隨其後,緊隨的是由4名青壯年抬的火神像靈位,後面即為一街(原曲村根據居住區位劃分為四個街)的文藝表演隊,有舞龍、武術等。祭送隊伍從火神廟出發,過東南券,沿高堰行至佛堂塊略作表演後前往龍王廟,在龍王廟前的大廟場與在此等候的二街表演隊匯合,在此進行節目比試後,跟隨祭送隊伍沿龍騰大街前往觀音閣,二街表演節目一般以文場居多,有跑旱船、打花棍、扭秧歌等。隊伍到達觀音閣後,三街會表演自己的文藝節目,以作展示,因祭送表演隊伍和觀看人員越來越多、越來越大,三街的表演一般以火炭表演——打場開場,火炭表演是將木火炭放入小鐵籠內,鐵籠上系一繩子,由表演者不停的甩動,讓火炭發出火光,表演者不光要具備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更要有超強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好的表演者不但會打點收放有餘,而且表演出的高難度動作會讓小火星四射,但不會傷及自己和他人,即讓人畏懼又讓人興奮,歡呼聲和尖叫不傳出,經過打場,表演場地會擴大到需要的效果,打場不會影響到其他節目的表演,打火炭晚上表演極佳。三街的節目還有二鬼拚跌、武術等。簡單表演後跟在祭送隊伍後面,前往土地廟,四街會拿出自己的節目舞獅、高蹺、耍神鞭等。這裡結束後,隊伍會到真武閣券外集中表演。真武閣外的表演會達到空前高漲,各街會輪番拿出自己好的、精彩的節目在這裡表演,很多精彩節目是即興表演的。這時的火神祭送隊伍和觀眾會達到千人之多。下午會在戲院將所有節目進行文藝匯演評比。

黃昏時分大祭火神燃放火花活動開始,男孩子舉火炬,女孩子打燈籠。年輕小夥兒點燃“二起炮”、“燈兒炮”,放“起火”,之後再燃放自制煙花。煙花有文老杆、武老杆、火傘、火馬、葡萄傘、瀑布、箭射七狼、大花、黎花、高升、起火、神槍等幾十餘種。其中最精典和主要的是放文、武老杆,文老杆以各類禮花為主,多無聲,較文雅、優美,展現製作的精美;文老杆放完時會引燃最後的起火,起火對準武老杆的引火點打過去,引燃武老杆,這裡面需要相當高的技術含量,武老杆以各類鞭炮為主,聲音較大,各種鞭炮聲配以神槍,形成一篇完美的樂章。聲聲鞭炮的閃鳴裡,祭祀活動達到高潮。不光原曲周邊的固新、連泉、原曲後山,甚至連相隔二三十里的城裡和西達等地的人都會趕來觀看,人數規模會達到6000人之多。

國家歷史文化名鎮(村)-19,河北省涉縣固新鎮


2、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戲曲上黨落子。上黨落子源於河北武安落子。約在清道光年間吸收民歌小曲及上黨梆子的藝術營養而形成。上黨落子,山西漢族戲曲劇種之一。原名“黎城落子”民間也稱“黎城鬧”或“鬧戲”是流行在晉東南地區的戲曲劇種,上黨落子是河北武安落子的一個支流,約在清朝道光年間武安落子流入黎城,後同當地語言,民歌相溶合,逐步發展為具有上黨鄉土風貌的劇種。由於在發展過程中,不同的班社分別受到上黨梆子和蒲州梆子的影響,因而在清光緒年間,上黨落子形成南路、西路兩個藝術流派,後兩者在藝術上又相互進行借鑑和吸收、逐漸統一了風格。

原曲村戲曲上黨落子,共有30餘本戲,戲班(包括樂班)共有50餘人,現各種行頭齊全,在村內深受老百姓的喜愛,但由於現在年青人不太願意學習這種行當,傳統戲曲上黨落子瀕臨失傳。戲曲藝人楊來廷是班子裡最年長的,也是師父,熟知30餘本戲的各類場景、臺詞、表情和表演技巧等,武生黃仁泉雖已72歲,但仍每天堅持練功,可輕鬆將腿平舉過頭頂,兩腿與電線杆或樹等完全緊貼平行。戲班子經常在村龍王廟或家中進行演出。

戲曲楊向武大鬧竇爾頓的原型即為原曲村清朝武舉人楊同、關鎖智破搖鈴寨中搖鈴寨的原型即為原曲連環套即為原曲東山竇家馱。

3、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高臺。高臺獨樹一幟,藝人手法獨特,古時候是四人抬、八人抬、十二人抬。有木匠做成高高的架子,上面站上有大人小孩裝扮的戲劇人物,木匠需要在力學上有研究,掌握高臺保持平衡,受力均勻,輕便、牢固的技藝。所以,這些木匠掌握這一技藝後,大多不外傳,有的迫於生計,招收徒弟,也是三五年方可學會。原曲高抬以“高”著稱。最高達十餘米,五節,木架子之上,在各個高低部位站著人物。人物的排列也很有講究,主要人物居中,其他人物按戲劇的行當分為主次,必然是一個小孩。這是戲劇故事的需要,也是高抬保持平衡的必然要求。為了保持平衡,人臺下面,用土坯做底。人抬高低也有要求,需要受力均勻,每人肩膀輕重基本一致,才能達到效果。八十年代初,改革開放,被文革時指責為“牛鬼蛇神”的傳統文化,又煥發生機,藝人們將人抬改為拖拉機,即節省了人工,也節約了材料。而且美觀,增加了保險係數。高臺後傳入固新,固新高臺一般以三節為主,固新高臺2010年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4、非物質文化遺產之荊條編、席編與其它手工製品。村內的席編和條編源於明代,現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原曲不單是一個商貿重地,且是一個加工製造業基地。除街心外,不少巷內還設有油、糖、漿、醋、酒、粉(條)、豆腐等各種作坊。棉(紡棉織布)麻(紡繩織網)毛(布袋毛毯)也有專業戶加工。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是當地席編、條編的鼎盛時期。家家戶戶、或男或女、或老或少,都有從事編制者,全村集中編制場地就達四五十處之多,每處少則五六人,多則二三十人。

國家歷史文化名鎮(村)-19,河北省涉縣固新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