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路輸入病例激增,7萬人口邊境小城如何守住國門?國務院剛表態

隨著境外輸入病例持續增加,只有7萬人的中俄邊境小城綏芬河已成抗疫新焦點。

察時局梳理發現,自4月1日以來,黑龍江已連續12天出現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截至4月12日24時,黑龍江已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247例,而綏芬河累計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約佔全省78%。

此外,11日全國新增的97例境外輸入病例中,有21例從綏芬河口岸入境。

綏芬河防疫措施也逐步“加碼”。除關閉口岸、封閉小區外,綏芬河還對進境運輸工具登臨檢疫和入境人員全部實施核驗健康申明卡、體溫檢測、集中隔離等管控措施。

4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移民管理局邊防檢查管理司司長劉海濤回應南都提問時表示,將繼續從嚴管理出入境口岸和通道,對於疫情發生以來已經關閉的邊境口岸繼續關閉,季節性的口岸將延期開關,限制人員從邊境口岸邊境通道通行,僅保留貨運功能。

陸路輸入病例激增,7萬人口邊境小城如何守住國門?國務院剛表態

綏芬河入境確診病例已達194例

據黑龍江省衛健委消息,2020年4月12日0-24時。全省新增境外輸入疑似病例4例(均從俄羅斯輸入),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49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27例),均為中國籍,從俄羅斯輸入。

截至4月12日24時,黑龍江已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247例,通報中“49例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數據也為4月以來新高。

中國駐符拉迪沃斯託克總領館4月12日刊文《黑龍江輸入型病例持續增加 總領館強烈提醒中國公民切勿貿然嘗試通過綏芬河口岸回國》介紹:截至目前,通過莫斯科-符拉迪沃斯託克-綏芬河路線輸入黑龍江省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累計達194例,均為中國籍。

也就是說,綏芬河累計境外輸入確診病例佔全省78%。從全國數據來看,11日全國31省區市新增97例境外輸入病例中,有21例從綏芬河口岸入境。

陸路輸入病例激增,7萬人口邊境小城如何守住國門?國務院剛表態

察時局瞭解到,“百年口岸”綏芬河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轄區面積460平方公里,總人口7萬。綏芬河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東距對應口岸波格拉尼奇內21公里,距俄羅斯遠東最大的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190公里,擁有公路、鐵路兩個國家一類口岸。

受疫情影響,國際航班大幅減少後,從俄羅斯通過陸路入境回國的人數激增。

據央視報道,經綏芬河口岸入境的確診病例中,大部分是在俄的個體華商。他們有相似的歸國路徑:即由莫斯科乘坐飛機前往符拉迪沃斯託克,隨後轉乘汽車至綏芬河口岸。

目前,俄羅斯濱海邊疆區與中方間波格拉尼奇內—綏芬河、克拉斯基諾—琿春、波爾塔夫卡—東寧3對中俄公路客運口岸均已關閉。

口岸關閉防疫“加碼”

隨著輸入病例持續增加,綏芬河這個只有7萬人的小城也面臨巨大的防疫壓力,防疫措施隨之不斷“加碼”。

4月3日,綏芬河市人民政府發佈公告稱,鑑於目前綏芬河公路口岸入境人員驟增,口岸檢驗檢疫能力和市區隔離檢測能力已超過極限的情況,綏芬河-波格拉尼奇內公路口岸旅檢通道4月5日臨時關閉,4月6日正常開關,4月7日至4月13日繼續臨時關閉,恢復開關日期另行商定。

五天後,4月8日,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微信公眾號發佈消息,中俄陸路邊境口岸人員通道已全部臨時關閉。

在綏芬河公路口岸防疫嚴峻的同時,綏芬河鐵路口岸站已經做好防疫準備,該口岸站相關負責人表示,出入境客運已經停運,出入境貨車和國內旅客發送正常。

針對如何防控問題,據當地官方媒體“綏芬河第一時間”微信公眾號4月12日消息,綏芬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綏芬河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李興國表示,綏芬河市嚴格落實進境運輸工具登臨檢疫和入境人員核驗健康申明卡、體溫檢測、流行病學調查、採樣檢測、集中隔離的“六個百分之百”管控措施。

同時,李興國介紹,綏芬河對入境人員全部實行“14天集中隔離+14天居家隔離+2次核酸檢測+1次血清抗體檢測”,俄籍司機實行專車轉運、集中住宿、閉環管理,切斷外界接觸渠道。

他也呼籲,當前,受城市規模和體量限制,綏芬河的賓館入住能力已經達到極限,正處於超飽和運行狀態。為集中精力防控疫情,減少交叉感染風險,呼籲有計劃來綏休閒旅遊、訪親探友的人士和志願者,暫時推遲來綏時間。

自疫情發生以來,綏芬河全市小區也重新實施封閉管理。

察時局瞭解到,早在2月8日,綏芬河曾經執行過小區封閉式管理。而隨著國內疫情緩解,綏芬河於2月底解除了對全市小區的封閉式管理。

境外輸入病例增加後,綏芬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近日發佈通知稱,自4月8日6時起對全市所有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嚴守小區大門、樓道單元門和居民家門。按照要求,小區居民每戶可每三天派出一人外出購買生活必需品且當天必須返回,進出小區人員按“通行證登記+掃碼+測溫+戴口罩”管理。

建方艙醫院可提供600餘張床位

伴隨中俄邊境綏芬河口岸防疫壓力逐漸加大,綏芬河市在一座辦公樓的基礎上改建了“方艙醫院”。

據黑龍江日報消息,4月6日,為更好地治療由境外輸入的新冠肺炎病例,綏芬河市開始建設方艙醫院。這是在一座辦公樓的基礎上進行改建的醫院,一共十三層,其中三至十一層用於收治患者,預計可提供600餘張床位。

從醫院區域功能劃分來看,據介紹,建成後方艙醫院一共分為兩個區域,一層和二層為潔淨區,三層以上為治療區。醫務人員可在一層和二層進行日常工作,寫病志,三層以上用於患者的治療。另外,該醫院一層設置了兩個緩衝區用於醫護人員的日常通行,患者通道單獨設立,並且做了完全封閉的處理。

陸路輸入病例激增,7萬人口邊境小城如何守住國門?國務院剛表態

圖片源自央視截圖

11日下午,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葛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綏芬河方艙醫院的施工改造工作已經完成,必須的物資、設備正在陸續到位,醫務人員已經組建完畢,進駐綏芬河市方艙醫院援助的醫療隊員預計400人左右。

葛洪稱,根據情況的發展,綏芬河將準備分層分級的救治工作,無症狀感染者救治將放在方艙醫院。“當前無症狀感染者主要由綏芬河市人民醫院收治,隨著病例如果繼續增加,確診的輕症將放在綏芬河人民醫院,稍重的普通型確診病例收治在牡丹江市康安醫院,重型轉診到牡丹江醫學院紅旗醫院收治。”

與此同時,綏芬河市核酸檢測能力也有所提升。

葛洪介紹,在黑龍江省衛健委應急小分隊和牡丹江市技術力量到達之前,綏芬河市還不具備實驗室檢測能力 。4月5日,綏芬河實現實驗室檢測能力突破,當前每天檢測能力達到200人份以上,同時,為綏芬河海關提供96孔的核酸擴增儀後,綏芬河海關檢測能力有力提升,達到每天600人份的檢測能力,基本能滿足每天200人以內通關人數檢測能力。

三名頂級重症專家連夜會診

值得一提的是,綏芬河醫療衛生資源不足的問題也引發公眾關注。

黑龍江牡丹江市綏芬河市政府曾於4月9日發佈通告稱,當地面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嚴峻壓力,呼籲社會捐贈物資和捐資。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監察專員王斌在4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會上介紹,包括綏芬河口岸在內的陸地邊境市縣的重大疫情防控能力不足。目前來看,當務之急就是要加強邊境口岸地區的市縣級醫療衛生機構防控能力建設,包括海關、邊檢,包括城市的醫療衛生體系,幫助他們切實發揮好第一道防線的作用。

她也提到,將根據邊境口岸城市的工作需要,從國家層面進一步協調好醫療設備、檢測試劑、相關實驗室的設備、防護物資等工作的保障,切實幫助邊境口岸城市在短期內提升防控能力,應對防控輸入的風險。

察時局關注到,12日下午,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派出的由15名專家組成的實驗室檢測隊到達綏芬河市,援助當地開展新冠肺炎輸入病例防控工作。

據黑龍江日報消息,實驗室檢測隊隊員到達後,第一時間開展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帶領三位國內頂級重症專家對綏芬河人民醫院收治病例進行連夜會診,院感專家李六億連夜指導綏芬河人民醫院院感防控工作。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方微博消息稱,上述專家組由中國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專家、病毒病所黨委書記武桂珍研究員帶隊,涵蓋生物安全、衛生應急、傳染病控制、實驗室檢測等領域的專家。

在開展援助的15人中,武桂珍、張勇、王鋒、盧學新四人曾赴湖北武漢參加抗疫戰鬥。

而在此前一天,滿載著近百箱援助抗疫物資的運輸車已經發往綏芬河市,這批物資涵蓋了50餘種疫情防控應用品。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介紹,新冠實驗室檢測隊到達後,將在幾小時內搭建起負壓帳篷式移動實驗室,迅速、獨立開展實驗活動。該實驗室擁有獨立排風系統,達到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的防護要求,將成為檢測隊援助期間進行核酸檢測和科學攻關工作的關鍵區域,承擔實驗室篩查和留觀等多項工作。

高福稱,隨著這支隊伍的抵達,中國疾控中心將有督導、流調、消殺、實驗室檢測22名專家在綏芬河市參與疫情處置。綏芬河當地核酸日檢測能力有望增加1000份以上,將為疫情防控早發現、早確診、早收治起到關鍵作用。

文/劉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