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经常被忽视的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承?

雨沐青辰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必须系统化学习。建议小学课程中加入国学知识课程。古时文人的必修课,从《三字经》、《百家姓》、到《四书五经》,这些对现时代的教育并不适合,但从中可以提炼出精华,教育子子孙孙。教育是治国和强国之本,只有通过基础教育,才能使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举个小例子,吃饭时吧唧嘴,是很不好的习惯,在传统文化的礼节中是绝对不被允许的。还有饭上不能竖着插筷子,只有祭祀时才会被这样使用。这些是行为规范,往往被人忽视。这只是生活方面的点点滴滴。但由小见大,才能逐渐培养立人做事之本,慢慢成就“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三思而行、一日三省”等大的方面。

社会上的国学讲座越来越多,这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重视传统文化从儿童抓起,从教育带动国家发展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







沉浮你奈我何


我们的生活原本承载着许多传统文化,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值得我们反思。

一 孝亲文化

物质有余,精神不足。孝顺不到位,孝敬有缺失;显亲无所谓,联亲靠视频;弃亲时发生,啃老正当行;天伦欢乐少,空巢老人多;年节回家看,打卡般短暂;老人盼话说,子女低头客。任尔俏容颜,终将生华发。孝亲趁亲健,后悔亲不在。

二 祭祀文化

我们豫东地区每逢春节、清明、十一(农历)都到逝去亲人坟上烧纸钱,过去都是很郑重的,祭神如神在,祭人如人在。现在是有的经商或打工在外,坟上光光无纸钱,过去是很忌讳的,只有这个家庭没人了才会出现。即便有人烧纸,形式化非常严重:不知坟里死者是谁的有,烧纸放炮嘻嘻哈哈的有,纸没烧完就走的有……不一而足。这不是简单的迷信,是祭祀文化的缺失,没有先人的过去,就没有今人的现在。

三 娱乐文化

过去农村在农闲时节,总有一些娱乐活动,有成年人参与的,有未成年人参与的,也有混合参与的。这些活动通通都体现出合作、责任、奉献、快乐等精神,有些活动还要一代一代培养接班人,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行,甚至有时要耽误自家的劳动。现在大多都搞不起来了,怕耽误挣钱。偶尔相聚 ,交流的还是钱或者和钱相关的东西。

四 春节文化

也就是年文化,过去农村过年拜年是一项重用活动,大家按年龄、辈分集体到村里有老人的人家去拜年,真是家有一老,胜有一宝。有些邻里矛盾在拜年时通过老人的协调就能化解。没事与可以听听老人讲讲村里的掌故甚至某个人已忘的出生日期。现在只剩下打麻将、看电视、玩手机了。


秀云涵天


来说说我的看法吧,就说最简单的琴棋书画中的“琴”。如今随便找个孩子都能弹几首钢琴曲,可学民乐的真可谓凤毛麟角。

古筝

其实要说起来,个人觉得古筝并不比钢琴差,在古代甚至现如今,能弹好古筝的都是超凡如仙人一般的。古筝也是文人墨客的抒情写诗的必备选项,比如:

白居易 的《夜筝》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弦声凝绝柔指轻顿,那片刻的宁静又诉说出千万重的深情。又比如:

萧纲的《弹筝》
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

寂静的夜晚,一个人在窗下弹筝,古筝的声音响彻长夜,更显得寂寥愁闷,挑弦太长就容易折断,心里忧伤随着自己的意愿去弹奏曲调。读着这些诗词,是否感受到了古筝的魅力,流淌着五千年文明的结晶。


古琴

古琴和古筝是不同的,很多人都弄混了,古琴与古筝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弦数不同,古琴又称“七弦琴”,而古筝往往都有13根以上。

古琴的音量较小,能使人静心放松,是高雅的象征。在孔子推崇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古琴就是乐中的必修课。可以说古琴是古代的雅乐,古筝是古代的俗乐,古琴也是诗词中的常客,比古筝出现的次数要更多。

王维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独自坐在这幽静竹林中,弹着古琴唱着乐曲,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来与我相伴。


现在许多家长为了都送孩子去学习黑管、萨克斯,学习箫的真的是寥寥无几。

李峤的《箫》
虞舜调清管,王褒赋雅音。
参差横凤翼,搜索动人心。

诗中写的好,搜索动人心。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不同于笛子,不宜演奏花舌,而适于吹奏悠长抒情的曲调。此外,琴箫合奏,相得益彰,委婉动听,更能表达出乐曲深远的意境。



还有许多古典乐器,一般来说中国古代十大乐器是指琵琶、二胡、编钟、箫、笛、瑟、琴、埙、笙和鼓这十种民族乐器,看看吧,咱们传承了多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