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的"贵族",在唐朝之后销声匿迹,原因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存在的特殊的一部分群体,在权力、社会地位和掌控的财产高于社会上的其他阶层,而这一阶层我们称之为贵族。中国古代的贵族阶层数量少,却掌控着帝国的方方面面顶尖的资源,这也成为了其他阶层为之追求的目标。

但不得不提的是它也是个参杂着鄙视、艳羡、嫉妒等许多情绪化的词语。一部分人称赞着贵族的风范与成就,与之对立的是另一部分人说他们虚伪、腐朽、尸位素餐。其实都有理,但都不能全面地理解贵族。

影响中国历史的

自夏朝建立国家制度以来贵族便存在:夏朝有夏启家族,商朝有商汤家族,周朝有姬发家族,春秋战国有晋国六卿、郑国的七穆;到魏晋南北朝的几大世家,诸如王谢袁萧氏;再到隋唐的五姓七望贵族。 隋唐时期,贵族达到顶峰,包括李世民也是贵族,而且是贵族中的贵族。

但中国历史到了唐代以后,中国的贵族却突然转弱,最终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失,这又是为什么呢?

影响中国历史的

首先,我们来说说唐朝贵族,李世民的老爸、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是隋炀帝杨广的亲表哥,7岁就袭爵封唐国公,曾在隋朝任卫尉少卿,也是隋代军事重镇太原的最高长官、太原留守。而李世民本人,则是隋炀帝杨广的表侄子。

台湾大学历史学教授梁庚尧在《中国社会史》一书中就指出,从唐肃宗到唐朝灭亡的179位宰相中,出身于名族和公卿子弟的共有143人,占总人数的80%;而出身于中等家族的仅有22人,占比12%;而真正寒门出身的宰相只有12人,占比7%,其他1%未能确定。

可以说,唐朝,是一个由贵族出身的皇帝,和贵族臣子为主体组成的朝代。

影响中国历史的

强盛如唐朝的贵族阶层又是怎么样走向衰弱的呢?在小编看来,科举制度成了贵族逐渐消亡的第一块敲门砖。隋唐时期开始的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就是科举制度,开始改变原有的九品中正制世袭贵族的绝对地位。因此隋唐的科举制有力的冲击贵族阶层,使得平民开始有了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可能。

影响中国历史的

除此之外,贵族阶层的衰落还具有历史选择的必要性。 其实早在五代十国时期,贵族就已经开始展现出衰败之象,很多的贵族子弟因为是世袭,无论有无功绩,他们仍然可以稳固地坐在祖先的座位上,没有生存的压力,他自然会轻松自在地学习和乐趣。

真正给这些唐朝贵族下一剂猛药的是黄巢。黄巢是唐末的一位农民起义军领袖,同时还是一位嗜血的杀人狂魔。 公元880年,黄巢攻占长安的时候就曾下令屠长安城,长安城白骨成堆而大唐的朝中贵族几乎都在这次的屠城中被赶尽杀绝。

影响中国历史的

终上所述,我们会发现中国贵族的灭亡既是统治者为维护统治所制定的科举制度起到了替代作用,也是战乱优胜劣汰的历史必然选择。而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就是唐朝,唐朝此后再无贵族,一个平民的时代开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