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士人的救患意识和家国情怀

纵观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经历磨难最集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当属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国争霸,战争频仍,上自士大夫,下至普通民众,都时刻面临忘国灭种的危险和山河破碎的煎熬。然而,就是在这磨难屡至的千古乱世中,却产生了一批英雄和思想先驱,他们用自己愈挫愈勇的品质和舍生忘我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贡献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先秦士人的救患意识和家国情怀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面对当时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颓废乱世,很多有识之士都痛心疾首,奋臂疾呼,焚膏继晷,甘当木铎,以期警醒世人,拯救乱世。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孔子生活的春秋中期,恰位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间节点上。当时的社会,王道不兴久矣,诸侯崇尚武力,藐视王权。为恢复周礼,振兴王道,警醒世人。孔子自年轻时即着力打破官学世守的传统,开坛授学,有教无类,潜心培养更多传道之士。待学有所得后,孔子积极入仕,力图通过政治手段革除弊政,移风易俗。他在担任中都宰、司徒、大司寇时,推崇仁政,宣扬礼制,堕三都,除君患,力图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王道之治。在因此而得罪当朝权贵、被迫离职后,孔子毅然远离故土,周游列国,食不求饱,居不求安,全力寻求复周礼、兴王道的理想乐土。晚年垂暮之际,在屡遭命运捉弄、弘志难抒的情况下,孔子又以文载道,全力整理“六经”,从而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资源。

孔子之外,为挽救当时的乱世局面,其他有识之士也纷纷著书立说,献计献策,如墨家的兼爱非攻,道家的清静无为,法家的严刑峻法等等。各家开出的治世良方虽千差万别,且彼此多有纷争,但都殊途同归,百虑一致。诸理论先驱,不但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对国家和世人的责任意识和人格担当,而且以著书立说的形式,给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不避艰险,勇往直前

时值春秋战国的乱世,战争和动乱成了生活的常态,仅春秋二百余年,就“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在此环境中,每个人都时刻面临着国破家亡、宗族毁灭的危险,但很多仁人志士却都在大灾大乱降临时,先后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可敬可叹的英雄史诗。

公元前506年,在吴国军队的轮番进攻下,一度强盛的楚国几近灭亡,国都被攻陷,国君被迫流亡。在诸贵族大臣纷纷出逃避难的时候,申包胥却孤身前往秦国求援。在遭到秦国君臣婉拒之后,申包胥便立在秦国城墙外,痛苦悲哭七日七夜,水米不进,从而用自己的赤诚感动了秦人。最终,申包胥率领秦国支援的五百兵车回楚击吴,挽救了即将倾倒的楚国大厦。楚国安定后,申包胥对国君的重赏坚辞不受,而是携带一家老小退隐山林,远离世事。

公元前440年,当强大的楚国计划进攻宋国时,身为宋人的墨子决意凭己之力化解此次危难。他一面责令众弟子协助宋军守城,一面徒步疾行七日七夜,到郢都劝阻楚人。他先说服巧匠鲁班停止制造攻城的云梯,然后面见楚王,用如簧巧舌力陈攻宋的危害,并利用自己丰富的军事理论知识,向楚王展示将采取的各种守城策略,从而成功打消了楚王发动军事行动的念头,拯救了岌岌可危的宋国。

此外,还有在卫国内乱之际,冒死冲进都城制止暴乱而不畏牺牲的孔子弟子子路;明知不可能成功,但为了阻挡秦人灭燕而慷慨赴死的刺客荆轲;以及为了帮鲁国夺回被侵土地,而敢于在守卫森严的诸侯会盟上以匕首劫持齐桓公的鲁人曹沫等等。他们用自己的果敢和智慧,展示了爱国赤子的无畏与担当。

尽己所能,为国解忧

除外敌入侵、国难当头外,每当国家出现重大灾难、民众生命受到巨大威胁的时候,总有一些仁人志士,利用平生所学,救民于水火之中。

在孔门弟子中,子贡以其雄言善辩的口才和极富应变的外交才能,深为后人景仰。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公元前483年,齐人田常大举攻鲁,妄图侵鲁而自肥。在此国削民辱之际,子贡果断奔走各国,用己所长,为鲁解难。他先说服齐人移兵攻吴。然后远徙至吴,极力劝谏吴王出兵,救鲁攻齐。为打消吴王顾虑,又到越国劝说越王示弱,以坚吴王北上之志。随后,为避免吴军北上后欺凌中原诸国,子贡又西至晋,说服晋君积极备战,待时抗吴。子贡的这一系列外交活动,不仅成功化解了鲁国危难,而且有效改变了当时诸国之间的实力对比,所谓“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公元前524年,郑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严重火灾,境内一片慌乱。面对此异常灾情,执政子产临危不惧,积极发动各级官吏理性救灾。他首先妥善安置诸国宾客,确保不因此影响正常的邦交。然后派人抢救和转移贵重物产;明确各级官员职责,加强灾情防控和巡视;加强防卫力量,确保都城稳定;向友邦及时通报灾情,寻求外部支援;最后,在大灾过后,又积极赈济灾民,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在子产的有序安排下,郑国在此次灾祸中成功将损失降到最低。

公元前284年,东方的齐国在秦、魏诸国的攻击下,陷入亡国的危境之中。诸国联军陈兵齐之边境后,燕人乐毅又迅速占领了齐都临淄,继而横扫齐地七十余城池。除了莒县和即墨外,齐国全境悉归燕人所有。在此危亡之际,齐人田单果断带领民众坚守即墨城,妻妾、族人俱编入行伍,并散尽全部家产,资助军民作战。在战争相持阶段,田单先巧施反间计,促使燕人撤掉乐毅的兵权。然后利用火牛阵大破燕军,收复失地,重建齐国,“遂存齐社稷”,立下了不世功勋。

通过分析可知,上述诸人中,不乏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学士,但他们在危难之际,同样可以和武士一样,迎难而上,尽己所能,为国纾难。

推己及人,天下大同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林立,多邦并存,一旦他国发生重大灾难和紧急危情时,很多有志之士也都积极发挥人道主义情怀,出人出物,协助友邦度过灾难。 

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严重灾荒,举国乏食,告急于秦。秦穆公虽然对时任国君晋惠公心存不满,但为了晋国百姓,还是在名臣百里奚、公孙支的劝说下,积极输粮于晋,拯救晋民。史载秦国送粮于晋的车队,从秦都雍城一直延续到晋之绛城,首尾相连八百余里,车马相接,络绎不绝,输粮近万斛。最终,靠着秦国的慷慨解囊,晋国顺利度过此次灾难。 

公元前662年起,国势衰弱的邢国、卫国先后受到北狄的入侵,国削民散,几尽亡国。为解兄弟邦国之难,齐桓公在管仲的劝谏下,果断率军攻伐狄族,城邢封卫,并赠送卫君“乘马,祭服五称,牛、羊、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等,协助其复国,从而使“邢迁如归,卫国忘亡”。 

公元前258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邯郸,妄图一举歼灭赵国。为帮助赵国消除危机,时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信陵君决意发兵救赵,以尽友邦情谊。在全力劝谏魏王无效的情况下,信陵君果断派人窃取魏王兵符,并使人击杀拒不发军的魏将晋鄙,从而成功统领八万大军,前往邯郸救赵,并与赵军里应外合,粉碎了秦人的亡赵计划。 

著名学者傅斯年先生曾指出:“春秋时人道主义固以发达”。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争连连、杀戮不断,但诸多仁人志士在战乱之余所体现出的以天下为公、急他人之所急的奉献精神,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文关怀,无疑给冷酷的战争外表披上一层温情脉脉的人道主义的面纱,使人望之可亲。


(素材来源/江东观潮 编辑/陈茜 江北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