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朋友間最好不要禮到人不到,如果有時間儘可能做到禮到人到,這句話對嗎?

陳倉老味


的確應該是如此的,別人請你並非在乎你的人情禮費,而更是看重相互間的關係,這無論如何都是一種尊重的表現,如果沒有非必要的原因、理由,確實是不應該禮到人不到的,這是一種人情世故的事情,也涉及到對人的尊重。

至於說到確實因為其它實際原因無法出席,也應該提前通知主人家,儘量解釋清楚不能出席的原因,否則就很容易讓主人家產生誤會,因為禮到人不到是對主人家的一種輕視和侮辱,甚至有暗示主人家身份不足你讓你去應酬他,又或有貪圖你的賀禮、巴結你之嫌。


老樹時光倒流


所謂:洞房花燭夜,乃人生八大喜之一,是個喜慶,熱鬧的場景。從古至今,親朋,友好,鄉鄰紛紛登門道賀,並送上賀禮,禮金,同時幫幫人場,以示對事主尊敬。

此時的事主,關心的不單是禮金,最看重的是人氣,是場面,把親朋好友的光臨,視為榮幸,感到蓬蓽生輝,所以,並不在乎多雙筷子,多隻碗。

而今,親戚朋友之間的往來,已經變味了,人情淡了,銅臭味濃了,相互之間的往來,禮品和禮金成為主角,禮到人不到。你做初一,我為十五,漸漸地相互適應,見怪不怪,演變為常態。

人與人之間往來,到了這一步,可以說是一種悲哀,是極不正常的社會風氣。所謂人情世故,有人有情,無人無情,有禮無人,只有禮金,無人捧場,十分尷尬。

禮到人到,是一種看重,也是對別人尊重,同時,親朋老友很久不見,可藉此機會,相聚一敘。說是沒時間,脫不開身,等等,不過是些託辭而已。所以,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你敬一尺,我敬一丈。

值得欣喜的是,現在各地大力提倡導,移風易俗,喜事新辦,婚事簡辦,或許,大操大辦,重禮輕人之風,會被慢慢扭轉,讓人之往來回歸正途,以情相交,和諧相處。


絲語情話


朋友,你好!我是謝王堂前燕,很開心看到你的問題,因為一直以來,我就想和朋友們探討這個問題,這次終於可以一吐為快。

首先,這個問題要分情況。親戚和朋友的交往原則不一樣,送禮的原因也不同,所以要分開對待。

對於親戚來說,除了老婆那方的,我們一般沒有選擇權,所以親戚就會有不同類型,親戚裡有喜歡的,也有並不怎麼喜歡卻又繞不開血緣的。而朋友就不一樣,朋友都是我們自己投緣的,選擇權在自己手裡。

朋友之間來往,無論生日、酒宴等我會盡可能地禮到人也到,否則總會有一種負罪感,感覺對不住朋友。實在無法到場,我會直接和朋友解釋清楚,以免產生不必要誤會。

這裡重點說說親戚之間的禮尚往來。

謝王堂前燕雖然目前住在城裡,但是出身農村,有很多親戚都還在農村裡,所以也就免不經常來往。我不知道別的地方是什麼風俗,反正我覺得我的家鄉一直以來有想方設法擺酒的陋習,讓我深惡痛絕。

看看下面這家親戚吧!

有一家親戚(二女一子)十年之內擺了十一次酒,分別是他家兒子結婚、添孫子擺酒、孫子滿月酒、週歲酒、六歲酒、親戚六十大壽、兒子二婚擺酒、建房酒、親戚家老人八十大壽、親戚家老人過世、兒子縣城買房。(家裡有體制內工作人員而身邊又有這樣親戚的應該算過送禮的一本帳)雖然這家親戚可能是最誇張的一個,但是以十年為一階段計算的話,擺酒六七次的不在少數。

再看看我家情況:由於家裡有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除婚喪嫁娶外禁止擺酒,十年來,我家僅我結婚、五年後奶奶過世擺過兩次酒。當然我是個異常怕麻煩的人,即使沒有任何限制,光張羅一次酒席的那些繁瑣程序,我就一個頭兩個大。而我的一個姑姑(家中無體制內人員),結婚快四十年了,僅僅擺過三次酒而已。

最奇葩的是,那些擺酒有癮的親戚,無論你給他家送過多少次禮(金),他在別人家擺酒時都只會回最近別人送的禮。這樣的親戚表面看起來貌似遵從禮尚往來的風俗,實際上就是以巧立名目的擺酒之名行斂財之事。

讓我們回到親友之間送禮要不要禮到人到的話題,謝王堂前燕的觀點是:給朋友送禮儘量禮到人也到;給合情合理的婚喪嫁娶、多年才擺一次酒的親戚家(比如我姑那樣的親戚)送禮也儘量禮到人到;而對於那些胡亂擺酒、搞親情綁架的親戚,還是不要浪費時間、浪費精力、浪費感情,要麼微信紅包,要麼託人帶去禮金。畢竟,人家在乎的就是這個,“禮多(了)人(就)不怪嘛!”。

我是謝王堂前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一起聊聊身邊送禮的故事。

圖片來自於網絡,與本文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