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古代雅士的心靈雞湯

一把小小的紫砂壺,為什麼讓文人墨客情有獨鍾?僅僅是因為紫砂壺泡出的茶好喝?

這隻能說是一個因素,而且是很小的一個因素。現在的紫砂壺已經被賦予了諸多靈性,承載了很多人文情愫,對文人墨客來說,這些情愫恰恰是他們的心靈雞湯。

紫砂壺,古代雅士的心靈雞湯

八方西施

傳說最早與紫砂壺有淵源的是宋代大文豪蘇軾,蘇大學士不但吟詠出了“松風竹爐,提壺相呼”的佳句,並且親自設計了一款“東坡提樑壺”,雖然只是無據可考的傳說,但可以看出,宋朝文人墨客對茶具已經十分重視了。後來時大彬、徐友泉等大師也極有可能對文人壺的發展起到巨大作用,但都因史料不足而無法確認。

時光荏苒,來到了清康熙、雍正年間,這時紫砂史上又出現了一位承前啟後的紫砂巨匠:陳鳴遠。陳老先生不但制壺技藝精湛無匹,而且好文,他與當時陳維崧、汪柯庭、楊中訥、曹廉讓等文人相交甚密,並把這些文人對紫砂壺的想法和看法實踐到紫砂壺上。

紫砂壺,古代雅士的心靈雞湯

時間長了,文人喜歡的詩、書、畫、印等等先後出現在紫砂壺上,濃濃的文人氣息讓這些墨客愛不釋手,自此,紫砂壺在文人圈中名聲大噪,無出其右。因此說正是陳鳴遠奠定了紫砂壺與文人創作相結合的基礎,開闢了工藝品與高雅藝術相交融的廣闊天地。

紫砂壺,古代雅士的心靈雞湯

斗轉星移,紫砂壺到乾隆年間,已發展相當成熟,但工匠們的文學藝術修養差強人意,一直都是模仿前人,沒有創新,甚至有的技師異想天開,竟然用釉料裝飾紫砂壺,這與紫砂壺質樸無華的本色相去甚遠,純屬混搭!就在紫砂壺陷入圍城的困境時,出現了兩個人,讓紫砂壺突出囹圄,大展風姿,他們的名字:楊彭年、陳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