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衍式的道歉!還想讓用戶再繳納一次“智商稅”嗎?

騰訊平臺"新聞哥"的一篇質疑其視頻用戶智商和情商的文章"閃亮登場",讓用戶徹夜難眠,一篇名為《中國人不配有精神生活!不配!》的文章不僅炮轟用戶自私貪婪,不肯給自家視頻平臺繳納"智商稅",更是將用戶想象成了薅羊毛的 "上帝"。

敷衍式的道歉!還想讓用戶再繳納一次“智商稅”嗎?

騰訊新聞哥

細度這篇文章,邏輯混亂,不值得一駁,更給平臺貼上了貪婪、自私、冷血的標籤。為平臺壟斷剝削無恥地張目,一副資本的"醜臉"在利益面前彰顯得淋漓盡致,用偷換概念的方式諷刺用戶。站在用戶的對立面,給不肯加買VVIP的用戶貼上不配有精神生活標籤,就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本意

首先來談談中國人的精神生活。給中國人定義"精神生活"難道就是一部網劇《慶餘年》?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已經貧瘠到了如此地步?要靠網劇來滋養自己的精神?偷換概念把精神生活歸納成一部網劇。網劇劇本起源於一本網絡小說,立意低俗,講的不過就是一部穿越時間,爭奪權利金錢財富的故事。整部劇看起來沒有讓人印象深刻的劇情和感觸,消遣娛樂居多。

敷衍式的道歉!還想讓用戶再繳納一次“智商稅”嗎?

慶餘年劇照

同樣的一部老電影,在當下自媒體發達的時代,這部快四十年前的電影《牧馬人》突然火了,一點預兆都沒有。這部電影的火爆地折射出那些年代最真摯的人與人之間的友善,夫妻之間相濡以沫的愛情,對和故土的牽掛之情

與當今世界對比更是讓人無限感慨!在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普通人的精神和靈魂為何能如此得純潔高尚,我們也反思在當今物質豐富和發達的現在,卻為何出現普通人的精神世界匱乏現象,甚至有的人的精神表現得那麼的齷齪。

當大家重新審視自己的愛情和婚姻的時候,再看看屏幕裡那場愛情,懷念那份曾經的愛情,現在我們去追求的物質,內心卻空虛,這樣淳樸的愛情,現在看起來是多麼的珍貴和美好,觸動靈魂。這部劇可謂提高中國人的精神生活,與那些網劇相比,這樣的作品可謂是精神生活品。

敷衍式的道歉!還想讓用戶再繳納一次“智商稅”嗎?

電影牧馬人劇照

"新聞哥"的《中國人不配擁有精神生活!不配!》一文寫道:這兩天,大家都在罵《慶餘年》的VVIP事件。哥就想問問,好內容怎麼就不能收費了?內容創作的人就活該窮死嗎?內容收益無非就是兩塊:一是廣告,二是付費。廣告你們不願意看,內容你們不願意付費,那中國這些手藝人只有餓死。文章還稱,罵聲中最多的是"視頻網站為了賺錢不擇手段"。是的,確實是"不擇手段",因為中國視頻行業的人都快活不下去了!

從收入的角度出發就可以分析出"新聞哥"不是缺乏基本常識就是道德方面的缺失。內容創作的人收入有三部分,不是兩部分。一部分廣告,一部分付費,還有最重要的環節就是製作環節的投資收益。


敷衍式的道歉!還想讓用戶再繳納一次“智商稅”嗎?

投資收益成為利潤主要來源

如果是故意地掩飾最重要的投資收益而轉移大眾的注意,那就是把用戶當成欠智商稅的人。視頻平臺是現在文娛產品面向觀眾的重要輸出端口,也是與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時重要的談判籌碼。在佈局文娛產業鏈方面,視頻平臺的投入不一定帶來直接的利益,百度的愛奇藝、騰訊視頻、阿里巴巴的優酷三足鼎立的狀態已經形成。平臺也對影視內容、綜藝製作方面進行很多投資,這一方面可能是產業利潤主要來源。

新聞哥的文章在結尾寫道:可以這麼說,當今群眾娛樂生活的主要矛盾是大家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和不想花錢的矛盾。一方面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誰家都沒有餘糧,廣告費見頂了。另一方面用戶支持盜版,拍爛劇被罵,拍好劇收費也要被罵。這,就是中國內容市場的現狀。這,就是中國人根本不配擁有精神生活的現實!說到底,中國人不配。

我們分析一下,這段話中新聞哥已經瞭解了中國的經濟現狀,需求的天花板已經接近,在這種狀態下想要生存下去,最優的解決方案是把產品端做好打敗其他平臺。不斷地產出優質產品,而不是整天把時間花在如何薅用戶的羊毛上。經濟增速變慢了,不能說中國的消費市場就不行了。因為站在消費者角度來看,產品沒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在郭廣昌眼裡只有做出更好的產品,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

對於經濟下行的問題,建議"新聞哥"認真學習郭廣昌先生的理念,知行合一地去把產品端做好,需求會源源不斷。擔心生存不下去的企業,大多是不花精力在產品上的。比如說,海南三亞的旅遊業也遇到了經濟下行的壓力,但是復星投資的亞特蘭蒂斯項目仍舊逆勢而上,強勁增長,帶動了整個海棠灣酒店營業額增長41.1%,所以中國的消費行業都還有很大的消費升級空間,關鍵企業的時間花在哪裡?

敷衍式的道歉!還想讓用戶再繳納一次“智商稅”嗎?

亞特蘭蒂斯酒店

當代的中國人,沒有人多少喜歡盜版,大家都知道創作不易,大家都想著有一份錢盡一份力,否則騰訊視頻的一億付費用戶是從哪裡來的?是喜歡盜版的用戶給的嗎?視頻行業的用戶為此花的錢還少嗎?

到頭來,用戶在平臺得到了什麼?流量鮮肉?粗製濫造半成品?甚至搞到現在買了VIP還要繼續付錢點播的地步了?用戶批評後就懟客戶?之後在輿論下敷衍道歉?平臺該反思的是,如果沒有中國的用戶你什麼都不是,想"虧損"你都沒有這個資格。

敷衍式的道歉!還想讓用戶再繳納一次“智商稅”嗎?

新聞哥道歉

賺著用戶的錢,再侮辱用戶智商,最後迫於輿論壓力而敷衍的道歉只會不斷地掉粉,降低產業權重,特別是在當下存量經濟時代,失去市場份額就意味著失去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