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窗效应”看青春期叛逆孩子:改变要趁早

从“破窗效应”看青春期叛逆孩子:改变要趁早

1、孩子叛逆,大了就会好吗?

养育孩子,跟养花有相似之处:孩子小的时候脾气大、不听话,我们总想

着“他还小呢,大了懂事了就好了”。可是到了青春期,你才发现他比小时候更加

喜怒无常、凡事都会跟你对着干!

这时候可能会有人安慰你:“没事,青春期的孩子就是这样,等他长大了就好了。”

真是这样吗?事实并没有这么乐观。

《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她从小被妈妈各种嫌弃、爸爸又坐视不管,她从能养活自已开

始,就跟这个家决裂了,连母亲的葬礼都不情愿参加,三十岁了,她的叛逆都没有“好

起来

苏明玉的情况有点极端,但从小到大一直和父母对着干、说不到一起的,却并不是少数。

所以,青春期叛逆不仅不会自己“好起来”,如果坐视不管,“静等花开”,有些孩子长大后就会跟家庭越来越远,有的人更是一辈子都没法跟父母和解。

孩子的习性、或者是父母的养育方式,就像是河里的水,除非有人为的干预,否则它不

会自己改变方向。

叛逆期的孩子,就像只纸老虎,看起来把谁都不放在眼里,可在他看似跟大人无异的身

体里,住着一颗还没有成熟的心,他不知道怎样去应对成人之路。

青春期是孩子要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时期,也是他最无助、最需要有人引导的时候。

叛逆对于父母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把握得好,孩子不仅会少走弯路,还会更信服你、敬重你、亲近你;

把握不好,他们就不得不独自承受更多的压力,面对更多的困难。

不仅个人发展受阻,而且你们的关系也可能越来越僵、越来越疏远。

2、什么是“破窗效应”?

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这个现象,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3、叛逆孩子与“破窗效应”,改变要趁早

古时候有个小孩,在外面偷了一个馒头回家给妈妈吃,妈妈不但没有批评孩子,反而表扬他很能干,知道疼妈妈了。得到妈妈表扬的孩子很高兴,便经常偷人家的东西回家,偷的次数多了,胆子越偷越大,长大后偷成了江洋大盗,终于被捕快抓了起来,要砍他的头。行刑那天,孩子提出了唯一的要求:“想再吃一次妈妈的奶。”监斩人员同意了。这孩子狠狠地咬住妈妈的奶,把妈妈咬死了。监斩人员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是妈妈没有教育好他,如果妈妈从小教育他,偷人家的东西是不对的,他可能不会成为阶下囚。

这个故事虽然有些极端,但你千万不要以为现实生活中不会发生。

邻居小陈的孩子橙橙刚6岁,每次与邻居孩子一起玩玻璃球都要赢,不能输,输了就大哭大闹。小陈只能对邻居的孩子说,你就让橙橙赢吧。邻居没法子,也只好说服自己的孩子输给橙橙。橙橙得到了母亲的支持,便肆无忌惮,无论做什么都要自己占尽风头,都要父母听他的,一不如意就大哭大闹。父母让他做作业,他却要玩游戏;父母要他吃饭,他却要看电视;父母要他按时睡觉,他却要捉迷藏。弄得一家人不知如何是好。

幼小的孩童是棵小苗,可塑性非常强。引导得好,可以长成根深杆直的大树;引导不好,也可能长成歪脖子矮树。不要以为孩子偶尔出现的缺点可以忽视,它有可能就是那扇你不留意的破窗,一旦随之泛滥,后果不堪设想。

人生道路是漫长的,对于孩子来说是刚刚开始。前面道路的艰难曲折难以预料,骄傲永远是人生进步的绊脚石。所以家长千万要谨防孩子教育方面的“破窗效应”,从小就要纠正孩子的缺点,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