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破窗效應”看青春期叛逆孩子:改變要趁早

從“破窗效應”看青春期叛逆孩子:改變要趁早

1、孩子叛逆,大了就會好嗎?

養育孩子,跟養花有相似之處:孩子小的時候脾氣大、不聽話,我們總想

著“他還小呢,大了懂事了就好了”。可是到了青春期,你才發現他比小時候更加

喜怒無常、凡事都會跟你對著幹!

這時候可能會有人安慰你:“沒事,青春期的孩子就是這樣,等他長大了就好了。”

真是這樣嗎?事實並沒有這麼樂觀。

《都挺好》裡的蘇明玉,她從小被媽媽各種嫌棄、爸爸又坐視不管,她從能養活自已開

始,就跟這個家決裂了,連母親的葬禮都不情願參加,三十歲了,她的叛逆都沒有“好

起來

蘇明玉的情況有點極端,但從小到大一直和父母對著幹、說不到一起的,卻並不是少數。

所以,青春期叛逆不僅不會自己“好起來”,如果坐視不管,“靜等花開”,有些孩子長大後就會跟家庭越來越遠,有的人更是一輩子都沒法跟父母和解。

孩子的習性、或者是父母的養育方式,就像是河裡的水,除非有人為的干預,否則它不

會自己改變方向。

叛逆期的孩子,就像只紙老虎,看起來把誰都不放在眼裡,可在他看似跟大人無異的身

體裡,住著一顆還沒有成熟的心,他不知道怎樣去應對成人之路。

青春期是孩子要離開家庭、走向社會的時期,也是他最無助、最需要有人引導的時候。

叛逆對於父母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會。

把握得好,孩子不僅會少走彎路,還會更信服你、敬重你、親近你;

把握不好,他們就不得不獨自承受更多的壓力,面對更多的困難。

不僅個人發展受阻,而且你們的關係也可能越來越僵、越來越疏遠。

2、什麼是“破窗效應”?

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裡定居或者縱火。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佈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條人行道有些許紙屑,不久後就會有更多垃圾,最終人們會視若理所當然地將垃圾順手丟棄在地上。這個現象,就是犯罪心理學中的破窗效應。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於1969年進行了一項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加州帕洛阿爾託的中產階級社區,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克斯區。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輛,他把車牌摘掉,把頂棚打開,結果當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爾託的那一輛,一個星期也無人理睬。後來,辛巴杜用錘子把那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呢,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它就不見了。

以這項實驗為基礎,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效應”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範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猖獗。

3、叛逆孩子與“破窗效應”,改變要趁早

古時候有個小孩,在外面偷了一個饅頭回家給媽媽吃,媽媽不但沒有批評孩子,反而表揚他很能幹,知道疼媽媽了。得到媽媽表揚的孩子很高興,便經常偷人家的東西回家,偷的次數多了,膽子越偷越大,長大後偷成了江洋大盜,終於被捕快抓了起來,要砍他的頭。行刑那天,孩子提出了唯一的要求:“想再吃一次媽媽的奶。”監斬人員同意了。這孩子狠狠地咬住媽媽的奶,把媽媽咬死了。監斬人員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說,是媽媽沒有教育好他,如果媽媽從小教育他,偷人家的東西是不對的,他可能不會成為階下囚。

這個故事雖然有些極端,但你千萬不要以為現實生活中不會發生。

鄰居小陳的孩子橙橙剛6歲,每次與鄰居孩子一起玩玻璃球都要贏,不能輸,輸了就大哭大鬧。小陳只能對鄰居的孩子說,你就讓橙橙贏吧。鄰居沒法子,也只好說服自己的孩子輸給橙橙。橙橙得到了母親的支持,便肆無忌憚,無論做什麼都要自己佔盡風頭,都要父母聽他的,一不如意就大哭大鬧。父母讓他做作業,他卻要玩遊戲;父母要他吃飯,他卻要看電視;父母要他按時睡覺,他卻要捉迷藏。弄得一家人不知如何是好。

幼小的孩童是棵小苗,可塑性非常強。引導得好,可以長成根深桿直的大樹;引導不好,也可能長成歪脖子矮樹。不要以為孩子偶爾出現的缺點可以忽視,它有可能就是那扇你不留意的破窗,一旦隨之氾濫,後果不堪設想。

人生道路是漫長的,對於孩子來說是剛剛開始。前面道路的艱難曲折難以預料,驕傲永遠是人生進步的絆腳石。所以家長千萬要謹防孩子教育方面的“破窗效應”,從小就要糾正孩子的缺點,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