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跨+二战”逆袭被211录取,自卑的我是如何做到的?

写在前面:

2019年4月1日,终于盼到了“拟录取”这三个字的到来,是对过去备考时光的一份交代,也是下一段旅程的开始,希望以下的回忆可以帮到你。现实没有鸡汤,考研很残忍,成王败寇,但不论成败与否,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了解、支撑住自己,坚持下来,你就赢了一大半。

我是三跨+二战,本科学金融,学科英语是二战换的专业,其实也相当于第一年备考,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333和971的内容,基于对英语的热爱,选择了这个专业;湖南人,湖师大学科英语第一首选,毕业后自己在家里闭关复习。

政治67分;英语二79分;333教育综合135分; 971英语教学论 108分

初试总分389;综合排名第8拟录取

1 333教育综合

参考书目:湖师大自命题指定的四本书

《教育原理》湖南教育出版社;孙俊三、雷小波主编

《中国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张传燧主编

《外国教育史教程》(缩编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主编

《教育心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燕良轼主编

学习方法:

作为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教育学的小白,毕业后六月中旬开始备考。

刚开始看课本非常吃力,理科生看到整本的文字一开始很崩溃,但也不断给自己施压,用一个半月的时间跟着视频课迅速过完第一遍课本,初步建立了一定的框架,就开始车轮式的复习。其实333的复习方法说不出花样,殊途同归就是背诵反复的背诵。

但值得注意的是,背诵是讲究方法的,死记硬背是无法完成这么大量、长期、反复的背诵任务的。那么“背什么”和“怎么背”就是关键了。

“背什么”——我是跟着视频课,自己做笔记,用Xmind思维导图画好,自己在脑子里不断的复刻每一个版块的导图,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形成了自己的一份独一无二的背诵资料。在前期准备搭建知识框架和背诵资料的同时,养成教育学的思维和敏感度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其实报个班,有专业的编排好的资料和导图,可以省掉很多时间。报班的话十分推荐聚点考研(复试部分再细说),因为湖师大的参考书目与统考大纲书目有一定的出入,像聚点这种专门针对湖师大的机构的资料,针对性很强。我确实走了一些弯路,例如自己整理了一些后期用处并不大的资料等等,的确有些浪费时间了。

“怎么背”——与遗忘做斗争的过程,强心针真的很重要。我的背诵方法是每天上午8点到12点是333的背诵时间,采取车轮式背诵,八月份开始背书(具体时间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调整,但不要太早开始背了,前期公共课的铺垫很重要,后期的时间都要花在专业课上,所以大部分公共课的复习要放在前期)

首先,制定计划非常重要,要定“跳起来够得到的目标“

例如:今天背2h中教史、2h外教史,因为每本书的知识量不同,以及背诵难度也不同,所以进度肯定会有出入,当时我是先背完了中教史,外教史还没背完第一遍

那么时间就调整为:2h外教史,1.5h 教心,0.5h中教史(第二遍)

紧接着外教史完成第一遍之后,继续调整为:2h教心,1h教原,0.5h中教史(第二遍),0.5h外教史(第二遍)。以此类推。

遗忘是很正常的,心态必须要调整好,我当时循环了两三遍之后还是觉得自己啥也没记住,这个时候要鼓励自己,没关系,慢慢来,量变积累到质变需要一个过程,你背的每一个字都不会背叛你的!


2 971英语教学论

参考书目:

《英语教学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王蔷主编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Rod Ellis

《现代外语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束定芳主编

虽然热爱英语,只停留在六级,对于英语专业的知识从来没有了解过。我是8月初完成了333第一轮全部的背诵之后才开始的971(其实有些晚了,应该早些开始,这里希望大家吸取教训)刚开始硬着头皮上,适应全英文的教材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当我翻开二语习得那本小黑书的时候,有些头皮发麻。后来就买了聚点的971精编版的资料,做的挺好的,编排的格式、问题的整理都很到位,用起来很顺手,整个背诵我都是用的这本资料加上二语习得书后面的glossary。

初期的笔记整理:主攻王蔷主编的那本《英语教学法》,这本书的内容其实很好背诵,知识点都是一条一条的,背诵的点也很明显。因为很多点容易混淆,例如:语言观?语言教学观?语法教学的原则?语音教学的原则?写作/阅读/听力教学的原则?这些都是容易搞混的,我当时是专门把所有的观点、原则都做成了一个文档,对比总结记忆,这样会记得更牢固。小黑书的话,现在命题的比重其实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尤其是名词解释,我是把后面的glossary撕下来,随身拿着,零碎的时间拿出来看一看背一背,还自己读一遍录音下来,散步的时候也能戴着耳机听听。知识的循环可以渗透到很多小小的细节,这一点,对于每个学科都适用。

后期的背诵:聚点的971背诵版资料上的那些点基本覆盖了所有考点,直接拿来背诵了,当时是每天抱着那本书。当然,书本不能丢,尤其是王蔷的《英教法》,书上有些很好的表达、句子,我都会记在背诵资料对应的空白地方,背书的时候一起背诵,也可以自己思考一下可能的命题的点,其实背多了,自己的想法自然而然就冒出来了,真题也会给你很多灵感的。

另外一本中文书,我备考初期看了一遍,打一个理解的基础,然后再去啃另外两本英文书;后期快考试的时候11月底,我又看了一遍,补充了一下知识面,没有花太多的功夫,毕竟考试是英文命题、英文作答。

总的来说,971是十分需要理解的一科,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要完全一个单词不落的把书本知识背下来不太现实,理解好了知识点,积累一些常用的、优秀的表达,答题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刚开始不要急,不要觉得没话写,慢慢来,会好的。

3 政治

一战的时候政治是9月初才开始的,觉得有一点点晚了,所以二战提前到了8月25日开始。我是全程跟腿姐陆寓丰老师的,跟着她的视频课,1.5倍速刷完,对应她的练习题,然后跟着她的冲刺班99元、押题班59元(价格仅供参考)走完了政治的备考过程,条件允许的话,建议报班的,在我看来,腿姐的课风格鲜明,讲课也很容易让人记住,作为枯燥的背诵之余的调节,也是很不错的。

后期就是背腿姐的背诵手册、冲刺讲义、时政讲义;当然,后期经不住肖四肖八的威严,我也买来背诵了,然后把两个老师挑的交叉内容作重点背诵。个人认为,政治报班可以节约许多时间,毕竟专业课是重头戏。

4 英语二

作为考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二才考了79,有些惭愧,但反思一下,我的确没有花很多时间,每次当复习任务完不成的时候,都在疯狂压缩的英语二的时间。我英语六级521分,一战的时候是备考的英语一,更难,所以对于英语二的备考还算有点底子,但自己确实懈怠了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经过两年公共课英语备考之后,觉得有用的复习资料:别买模拟题 只做真题!

词汇:扇贝单词app、恋恋有词、红宝书词汇

我前期听了恋词视频课,基础好的因人而异可以不听,直接刷单词;刷完了三遍恋词之后我开始用红宝书词汇(这本书的涵盖所有5500个考研大纲词汇,更全面)从备考第一天开始,扇贝单词打卡每天300个词汇,目的是让这些单词每天保持在你眼前出现的频率,词汇是基础,很重要!要一直持续到考试的前一天。

真题:老蒋真题没得说,人手一本。

阅读:【不要过分解读,不要加上自己的理解!】--这一点真的很重要!不要想当然!

因为一战备考一直听的唐迟老师的课,所以二战也还是选择了听他的课,比较适应他讲的阅读逻辑,方法也很好用,老师讲课的风格也比较踏实,不浮夸。听其他小伙伴说老蒋的阅读80篇也非常好用,大家可以对比一下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合的老师。

翻译:特别提一下,唐静老师的《拆分组合翻译法》,我真的非常喜欢唐静老师讲的翻译,我觉得他是那种知识非常渊博的老师,翻译的思路也很合我的胃口,英语二翻译不难,我当时是看这本书的翻译技巧,做完一篇,听对应的讲解视频,然后自己总结翻译的好的和不好的点,对于翻译,总结和反思非常重要。

新题型和完型:英语二的完型不难,有很多说可以放弃这道题、说这道题投资回报率不高,个人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这道题其实不难,该练习还是得练习,想考高分就不能放过任何一道题。刷刷真题,十分钟一篇,刷几篇就能找到感觉,还能积累词汇和搭配,花不了多少时间,何乐而不为呢。新题型是一道…Emmm总是出人意料的题,有时候做完自我感觉良好,觉得错的一塌糊涂。除了一些抓关键句、关键词、时间线这样的常规技巧外,还是熟能生巧。

写作:我的写作一直是短板,不多赘述,只能说,不要盲目去背范文,花太多吸收去背范文,消化不成自己的句子,到了考场也是头脑一片白,所以适当的背一些优秀的、可以套用的表达、句子更重要, 加上到了考前一个月,花些时间练习写作,保持手感,我当时对于图表作文总结了两套属于自己的模板,一套positive的,一套negative的,很好用。【背得再多,不如自己消化的好用】。

5 复试

在我知道自己大概率能进复试的时候,就毫不犹豫报的聚点的复试班,因为初试的时候用聚点的资料真的很棒,学长学姐也很负责,问问题基本上都是秒回。复试班也很赞,包括了视频课、学姐一对一答疑和考前的模拟现场面试。

学科英语的复试是笔试+面试。笔试考一张试卷:英汉互译和阅读评论,面试是全英文的,有现场阅读问答和专业知识问答。每一年的题目、考试形式大同小异,但又不固定,会有些许的不同。

2019年的是:中译英三选二、英译中三选二,涉及到文学、教育学、翻译学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自己选择作答。阅读评论则是,给你三篇不同体裁但主题相同的文章,要你找出这个主题、拟标题、根据自己的看法、经历等写一篇文章。复试的内容确实不简单,体现专业度,考验抗压能力、知识面的广度、阅读能力和评析能力。

面试是老师一个个叫名字去备考室,给你十分钟的时间阅读一篇A4纸整版篇幅的文章,时间到了就回收回文章,去考室门口候考,进去之后,外院的老师其实看起来都很和蔼、温柔,气氛没有想象中那么紧张,会问你关于刚才看过的那篇文章的问题,以及几个专业知识相关的,像今年问到了初试相关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