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簡史——蘇波戰爭的由來(3)

波蘭簡史——蘇波戰爭的由來(1)

波蘭簡史——蘇波戰爭的由來(2)

前面提到,不幸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軍隊在白軍、紅軍的雙重壓力下——其實還有一支無政府主義者馬赫諾領導的流寇部隊,又叫黑軍——節節敗退。國家最高領導人彼得留拉被迫去華沙尋求波蘭人的幫助。


波蘭簡史——蘇波戰爭的由來(3)

在畢蘇斯基看來這簡直就是天賜良機。畢蘇斯基一直以建立一個多民族的聯邦式波蘭為奮鬥目標。我們現在去審視蘇波戰爭會很快得出結論:開始是波蘭入侵蘇聯,後來蘇軍反攻到華沙。但是如果回到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在俄、德、奧三大帝國崩潰之後,它們原先土地上的各個民族都開始了建國運動。這些建國者可沒有事先達成系統的邊境協議,中東歐新興國家——捷克、匈牙利、羅馬尼亞、立陶宛、愛沙尼亞、白羅斯,當然最大的是波蘭和烏克蘭——它們之間的邊境線是不確定的。因此在畢蘇斯基這個大波蘭主義者看來,烏克蘭(包括白羅斯在內)、波羅的海三國就是原先的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的舊土,把波-俄邊境恢復到雙方在1667年簽訂的《安德魯索沃協議》所規定的第聶伯河一線是天經地義的。

1920年4月21日,波蘭外交部長多姆比斯基與彼得留拉的代表——烏克蘭外交部長裡維斯基簽訂了《華沙協議》。從一開始就有人質疑,彼得留拉是否有權力簽訂這個協議。因為之前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已經派出了舍維茨和馬克拉申科作為全權外交代表去西歐遊說諸國,這兩個人才有權與外國政府籤協議。彼得留拉的任務本來應該是留在國內堅持武裝鬥爭。現在這位老兄打不過紅軍,逃到華沙去了,儘管是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擁有最高的威望,也不能沒有與全體領導層的同志們協商就擅自與外國政府簽訂協議啊。

彼得留拉這麼著急簽下《華沙協議》的主要原因是希望能及時獲得法國的支援。當時波蘭是法國在東歐最重要、最親密的盟友,與波蘭結盟,在彼得留拉看來就能獲得法國的支持,這是拯救危在旦夕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的唯一方法。彼得留拉當然是一位堅定的烏克蘭民族主義者,但是在這裡他選擇實用主義道路。所付出的代價是:承認東加利西亞歸波蘭所有,波-烏邊境以1772年為準,也就是回到三個列強第一次瓜分波蘭之前的情況。因為這個代價對於烏克蘭民族主義者來說過於巨大,彼得留拉成為烏克蘭史上極具爭議的人物。

1920年4月24日,畢蘇斯基和彼得留拉進一步簽訂了軍事同盟協議。協議規定,雙方軍隊在波蘭指揮官的領導下聯合行動,波軍不參加烏克蘭全境的軍事行動,止步於第聶伯河一線。由於烏克蘭人民共和國軍隊——被布爾什維克稱為“彼得留拉匪幫”——只剩下一些殘兵敗將,波蘭為3個烏克蘭師提供裝備,但烏克蘭人的主要任務是為雙方軍事行動提供補給。協議中,波蘭人控制了烏克蘭的鐵路、治安,波蘭人還制定了雙方貨幣的匯率,一開始波蘭幣兌烏克蘭幣是1比10,後來降低到1比5。完成軍事行動後,波軍在適當的時候撤出烏克蘭,但具體撤軍計劃沒有提及。

軍事協議簽訂的第二天,1920年4月25日,波蘭-烏克蘭人民共和國聯合軍隊向烏克蘭蘇維埃紅軍發動了進攻。波軍有三個軍:里斯托維斯基的第2軍、什米格里-雷茲的第3軍和艾瓦茲斯基維斯基的第6軍,據稱大約30萬人。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派出了2個步兵師,但總數其實只有556名軍官和3348名士兵。烏克蘭人還有一支大約6000人的遊擊部隊由帕夫林克將軍統領,在戰場的另一頭,要行軍穿過火線才能與大部隊匯合。蘇維埃紅軍此時能用來應戰的只有2個軍,第12軍在普利皮亞特河南岸,第14軍在更南一些的地方,總數8萬餘人,但只有2萬人做好了戰爭準備。

充滿爭議的蘇波戰爭就此爆發。

波蘭簡史——蘇波戰爭的由來(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