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怎麼來的?揭祕周代令人羨慕的神仙職業——“采詩官”

《詩經》作為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著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的民間詩歌,同時也見證了那個時期的世間百態與社會風貌。舉個例子:“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是古代男子對美好女子的讚美與示愛;“碩鼠碩鼠,無食我黍”,這是對古代官員魚肉百姓的不滿;“吁嗟鳩兮,無與士耽”是古人對女子不要墜入情網的勸誡……

我們知道,《詩經》是由孔子編訂的,那麼詩篇的收集是出於誰人之手呢?其實,詩篇的收集涉及到一個古老的職業——“采詩官”。采詩官,顧名思義,就是收集詩歌的人。采詩官可謂是一個低調且神秘的職業——采詩官們大多數沒有在史書上留下名姓,但卻依然讓人羨慕不已。“采詩官”一職究竟具有什麼魅力?在本篇文章當中,就讓筆者帶諸位一同去揭秘。

《詩經》是怎麼來的?揭秘周代令人羨慕的神仙職業——“采詩官”

采詩活動發生在周代,又名周代采詩。周朝設有專門采詩的官員,即采詩官。據史料《漢書·藝文志》記載:

詩言志,歌詠言……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在所有的涉及當時文化領域的職業中,采詩官無疑是最古老、最有品位的職業。三千多年前,周天子以禮樂治天下,百姓在當時以耕地種田為生居多,日子慵懶而閒適。為了對抗生活的單調,百姓將日常的喜怒哀樂通過詩歌表達出來。

那在當時那樣一個年代,世間萬物,皆可入詩,詩歌便是生活。孟秋七月,又到了采詩的季節。采詩官因此被朝廷派遣巡遊民間各地,體察民俗風情,瞭解政治得失。采詩官們身背竹卷書,手搖木鐸,行走在田園小徑,遊蕩于山林之間,只為了解民生,收集民間小調。

在大多數采詩官的心裡,百姓之事無小事,他們因此深受百姓歡迎。每每遇到友善的村民,采詩官都上前去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遇到壞官當道,他們更是將當地百姓對他們的評價實事求是地記錄下來——“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可謂是古代的新聞記者。夜幕降臨,他們一天的行程才匆匆結束,回到居室,將他們一天的收穫雕刻編撰成詩。直至秋季過後,遍佈中原大地的采詩官們才被朝廷召回,採來的詩,便交於朝廷的樂師,配上音律,形成詩歌,獻唱給周天子,以供參考施政。就這樣,一次民間調查就在遊山玩水之間詩意而輕鬆地結束了。暮春三月,新一輪的采詩旅程又將開始,他們還多了一個新任務——去驗證朝廷的施政是否有效。

《詩經》是怎麼來的?揭秘周代令人羨慕的神仙職業——“采詩官”

采詩官雖任命於朝廷,但一年下來在朝廷停留的時間往往只有不到三個月。采詩官直屬主管樂理的太師部門,他們收集回來的情況可以直接上陳給周天子,其中沒有任何陽奉陰違弄虛作假之事,保證了民生情況的真實性。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采詩官們看似地位卑微,事實上卻擔負著當時國家新聞記者般的重任,同時為古代詩篇的收集撰寫和後世流傳考古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比起在朝廷興風作浪的參政大臣,他們更願意遠離廟堂,當一個小人物,去體恤民生民情。但他們又不如隱居山林的詩人那番消極避世。這便是采詩官一職魅力所在——在入仕與出仕之間,它是一個最舒服的位置。當然這麼舒服的職業並不是想當就能當的,采詩官被要求來自民間,並且要有文化!

《詩經》是怎麼來的?揭秘周代令人羨慕的神仙職業——“采詩官”

歷史邁入春秋戰國時期以後,各諸侯國野心勃勃之勢日益顯露出來,戰爭終於爆發了,這無疑牽絆著采詩官的自由之身。戰爭的號角驚醒了采詩官們美麗的夢,也終將采詩官一職廢除。後來,一位大呼禮崩樂壞的老者,將采詩官們的詩篇整理出來,寫成《詩經》。

無奈采詩官一職短短几百年就被廢除,後再無複用。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迫切地希望采詩官一職重新被確立。白居易在自己的詩《采詩官》之中寫道:“言者無罪聞著者誡,下流上通上下泰。”感慨采詩官對國泰民安的作用之大,又寫道如今朝廷不願聽從諫言,樂府只能歌頌朝政而不敢表興德之言的弊端——“若求興諭規刺言,萬句千章無一字”,並強調應該參考先人從詩歌中發現朝廷的不足之處和百姓的疾苦。

《詩經》是怎麼來的?揭秘周代令人羨慕的神仙職業——“采詩官”

如今看來,采詩官仍然是當代人眼中的“神仙”職業。它自由、有趣,富有詩意和浪漫氣息,又不失意義。采詩官們體恤百姓,憎愛分明。如果穿越去周代,你願意當一名采詩官嗎?

感謝觀看由「南書(書)房」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如有不足之處,還請諸位多多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