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十三年編纂的四庫全書,為何存書量卻不到永樂大典的三分之二?

四庫全書最開始只是乾隆一個衝動的決定,他認為宮裡圖書館中的藏書不夠多,因此下令徵集天下孤本、善本以豐富皇宮的藏書,然而並沒有想到會產生強大的影響力。後來安徽的文人跟他上書說明之後,乾隆才真正上了心,決定校勘天下叢書。於是歷經多年的四庫全書編纂就開始了,這項由皇帝下令的行動,成了古代最大的一次文化危機。

用十三年編纂的四庫全書,為何存書量卻不到永樂大典的三分之二?

乾隆下令校勘叢書之後,把目光放在永樂大典,這部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圖書集上。但是乾隆和詞臣們經過查閱之後發現,永樂大典的書實在是太多了,而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利於統治的,因此務必有刪書改書的行為。這個差事就交給了紀昀,這個號稱文痞之先河的御用文人身上。

經過對永樂大典目錄和四庫全書的比對,可以發現,四庫全書的存書量不到永樂大典的三分之二,這個修書的活動和封禪一樣都是為了尋求自身統治的正當性。

用十三年編纂的四庫全書,為何存書量卻不到永樂大典的三分之二?

經過乾隆這麼一道命令,許多收錄在永樂大典的珍貴史料中,有古代思想界的結晶就此消失於世上,同時還有很多書,因為其中有的段落與滿清統治不利,被這些御用文人們隨意刪改,也失去了作為史料的研究價值。

所以說編纂四庫全書對於滿清統治者來說非常重要,但是對於中國古代的學術界來說,是整個歷史上最大的損失,其影響遠遠超過了當年秦王焚書坑儒和項羽燒秦宮殿的影響。而在編纂這套書籍的時候,也發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從中也能看出,編纂這些珍貴書籍的文人們有點違背道德原則。

用十三年編纂的四庫全書,為何存書量卻不到永樂大典的三分之二?

乾隆下令修書之後,從事這項工作者常年保持在4300人左右,由六閣大學士領銜,但即使如此,其中抄錄的錯誤仍然不知凡幾。

乾隆44年,皇帝想去去看看修書工作的進展,便讓宦官去取來部分已經勘驗好的書籍。這一看不要緊,發現這些人校勘的書籍中錯別字和抄錄錯誤的地方非常多,僅僅是他看出來的就不下幾十處。這讓乾隆很是惱怒,於是召集各位大學士們,狠狠的痛罵一頓,之後,乾隆經常查驗圖書。

用十三年編纂的四庫全書,為何存書量卻不到永樂大典的三分之二?

但即使如此,抄寫錯誤的情況依然很多,甚至有的書籍第一句就有錯字。經過調查之後才發現,原來很多抄寫的官員是故意寫錯的,而且是第一句就寫錯。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原來這些人不過是想讓乾隆看出錯誤,好有機會去拍皇帝的馬屁。臣等不學無術,還是皇帝的學問大,類似於這樣的。後來乾隆在訓斥了這種行為之後,整個修書行動才走上正軌。

用十三年編纂的四庫全書,為何存書量卻不到永樂大典的三分之二?

修書和封禪一樣,對於有道之君來說都是弊大於利的,花費不知凡幾,歷史上就有很多皇帝拒絕了封禪,漢文帝劉恆更是連個亭子都捨不得修建。

但是乾隆不在乎,父親雍正雖然非常嚴酷,但工作卻很認真,不像乾隆整天想著遊山玩水,幾次出巡幾乎將沿途的州縣農民給搞破產。這也是為什麼雍正早早就死了,而乾隆卻能活到80多歲的原因。

用十三年編纂的四庫全書,為何存書量卻不到永樂大典的三分之二?

乾隆當了這麼多年皇帝,自認為功績能夠比較三皇五帝,因此修書,封禪,出巡都百無禁忌。倘若沒有玉米和番薯這兩種高產作物流入中原,那麼清朝的命運在乾隆就該完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