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真正的农村人是不是并不喜欢?它是否仅仅是文人“享受苦难”自我满足?

不不不2021


我就是农民,我很喜欢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对于一个不爱看书的人来说,哪怕他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都不会喜欢这部小说。如果一个人,能静下心来,独处一室,好好拜读路遥大作,我相信,不喜欢的人太少了。这部小说,也不是文人享受苦难的自我满足。路遥是作家,是文人,可是,他是用笔在描写一群普通的人,自我拼搏,自我实现的经历。他是用一生精力,给我们留下一部巨著,也是他才华的体现。路遥不是在享受苦难。他是用笔在战斗。为了这部作品,也耗尽了路遥的精血。天妒英才。缅怀路遥先生。



李想话亲子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非常伟大的小说,他的伟大正是因为描述了一群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将一个人对于苦难生活的无奈,刻画的淋漓尽致,其中的一些思想观念也值得细细感悟和品位。

一:什么样的群体喜欢这本书?

对于提问者提出的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一些地方需要纠正,农村人和城市人的区别并不在于兴趣爱好层面,农村人和城市人的区别只是自己所面临的环境以及环境带来了各种影响不同而已,而不包含一个人的爱好,兴趣,觉悟,品格等等。

说的通俗一些,就是“农村人”也有素质高的群体,也会喜欢一些高雅的事情,“城里人”也会有一些人喜欢苦难情绪,向往着农村生活。

一个人喜欢某一件事情,只是自己的爱好,而且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和对于文化的理解虽然说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但是并不是完全取决于环境。

所以在《平凡的世界》之中,所涉及一个人对于苦难的理解,不管是农村人还是城市人,都会有一部分人对这样的感受情有独钟。

而且从某一个角度来说,农村人和城市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就好像有这样一句话,多数城市人往上数三代人,也都是农村人,只是当下所处的环境不同。

二:喜欢这本书的人是不是在“享受苦难”的自我满足感?

那么《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是不是只是文人“享受苦难”的一种自我满足方式呢?

不管是路遥先生本人,还是每一个读者,绝对不仅仅是所谓的“享受苦难”才喜欢这本书,而是在这本书中可以发现更多的人生,这也是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因为这本书的作者路遥先生,他本人有着和《平凡的世界》之中很多情节相似的经历,他对于生活有着不一样的理解,有着不一样的感悟。

就好像孙少平这个角色,孙少平自己高中毕业之后,在自己的老家村子里面教书,随着学校被取消,他没有书可教,这个时候也不愿意在家里面种地,就一个人选择到城市里面打,刚开始是在工地里面做工,后来又到煤矿上班。

这一系列情节描述的都是一个普通人在底层挣扎的故事,而路遥先生本人在某一个时间段也做过许多份的工作。

对于一个在底层生活过的平凡人来说,对生活则有一种不一样的理解,特别是某一些看过月亮的光,却够不到月亮的人,他们对于生活的无奈,生活压迫之下的那种无力感,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感受的。

所以路遥先生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揉进的也是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

而对于喜欢这本书的读者来说,并不仅仅是“享受苦难”的自我满足感,而是在这本书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影子,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凡世界之中的一个角色,享受着平凡,又在平凡的生活中无奈而又挣扎着。

三:结语

最后我们再来回答一下“您给家里人下载了这个连续剧,但是他们并没有兴趣”。

我们先为您的孝心点赞,其次我们想说,一个人的爱好没有什么对错的标准,也没有什么好和坏的标准,喜欢就多看一眼,如果老人对这部电视剧没兴趣,那也没有必要勉强。

对于大多数情况而言,喜欢或者不喜欢一件事情,没有农村人和城市人的区别,我是农村人,我也很喜欢这本小说。


国学书舍


路遥是个敢说真话的作家,平凡的世界说的都是平凡人的真实生存,生活的艰难。但是作为我们国家的基石人群,广大的农民兄弟绝大多数只在生死线上掙扎,有几人有时间,精力去看換不来温饱的小说书?讲实话,现在农村老人们还大多是睁眼瞎!他们只想怎样把庄稼种好,养活一家子,谁去管路遥,路近写的什么?虽然路遥确实一片苦心。直到现在,前几天我到农村去跟他们聊天,唤,他们都在担心天不下雨,没人管别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