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去见证一场乡村的死亡

我真不想,去见证一场乡村的死亡

我真不想,去见证一场乡村的死亡

​农场主+

第1647期


我真不想,去见证一场乡村的死亡


眼下春光旖旎,和朋友上周出游踏青,被车窗外一片秀丽的湖光山色迷得如痴如醉,却见几排红砖青瓦的楼房,整齐划一,与周围景致颇为格格不入。


一问之下,朋友告诉我,这是当地的安置房,农户拆迁时,给予一套这样的房子作为补偿


这样山区的安置房还是少数,更多的是统一搬到县城


我默然不语。故乡已被穿上了制服,此处和他处,故乡和异乡,如此雷同。


楼房是一样的,猫眼是一样的,这种批量生产的所谓的乡村,还能称之为故乡么?


我真不想,去见证一场乡村的死亡


有这么一张照片,让我记忆尤新。

一个农民在被拆迁房子的瓦砾上坐着,茫然地吃着午饭,只是一个馒头和一棵大葱。

他的肤色,是被风吹日晒才有的酱色,让我一下就想起家乡父老的模样。而这,是一张为“农民上楼”而配发的照片。

不管承认与否,小时候印象中那个炊烟袅袅的家乡,已经变成了杂草丛生的待建高楼大厦的工地。而想种地的农民,只能在城市的犄角旮旯种几棵青菜聊以自慰了。


我真不想,去见证一场乡村的死亡


多少乡村在哭泣!多少乡村被连根拔起,乡村成了一种空间飘浮。

这场“农民上楼”运动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给本就凋零的乡村带来的,绝不是一剂良方,而是更多的荒凉苦涩无奈

乡村是需要引导的,农民是需要引导的,但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种出了高楼,这是家乡的父老们想不通也看不懂的。

农村城镇化与“农民上楼”是两个概念


在农民没有意愿的情形下,很难让人不去想,这是否是有人对土地另有图谋?

城市化是人的市民化,而不是土地的城市化、楼房化

我真不想,去见证一场乡村的死亡


我们拆掉故乡的故居,把农村住宅建得看似整齐划一、洋味十足,却没有了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的韵味。

有的地方铲除野草、种上草皮,甚至在祠堂外墙贴了闪亮的瓷砖。

这样的混搭,有丝毫美感吗?这样的风格,适合农村吗?

如果说农民上楼对于故乡来说是釜底抽薪,其实,乡村自己也早已凋敝,不复当初

我真不想,去见证一场乡村的死亡


回乡几天,不断有乡人问我:你常年在外面跑,认识的人肯定不少,看能不能找找关系把我们村的地也卖掉

土地,那可是祖祖辈辈安身立命的老本啊!而乡人说来轻描淡写,丝毫听不出有什么惋惜与留恋

邻村有村民把土地卖给了一外地老板办养猪场,这让他们羡慕不已。

那规模庞大的养猪场我去看过,有风的日子,二三里外便能闻到猪的排泄物的恶臭。

我真不想,去见证一场乡村的死亡


我曾就读的“村小”早已不复存在,原址成为一家板材加工车间。以“整合教育资源”的名义,全乡的“村小”已取缔殆尽


取缔,也属无奈之举,因为这些年来,村里的人越来越少,孩子们都随父母出外打工,一部分还驻留的乡人,也被“上楼”,慢慢搬走了。


多少年来,散布乡村的“村小”的红旗于绿树掩映间飘扬,一直是我心目中乡村活力的象征


童稚的读书声如山涧清泉,荡涤着俗世的尘垢,更代表了乡村的未来


这样的读书声,还有孩童欢笑嬉闹的场景,往后都只能在梦里追寻了。


连同一起消失的,还有货郎的鼓声,“鞋底换枣子咯的吆喝声,还有牛羊低哞声村人谈笑声


我还记得,老家与邻家,只隔着一扇窗,奶奶会和隔壁阿婆对话,随时互换各类物品。


有时邻居一碗红薯饭递过来,我家一碗豆花汤递过去,那种烂漫的稚趣,那种默契和体贴,如今想来简直犹如童话。


我真不想,去见证一场乡村的死亡


在记忆里,树是村庄的灵魂


家家户户院里种有桃树、杏树、石榴树、樱桃树等,墙角植有青竹。


院落之间但凡有点空地,都被栽上泡桐树、洋槐树、杨树、榆树,村后还有一大片青茂的竹林。


砌下梧桐叶正齐,花繁雨后压枝低。”


有树的村庄,绝对能配得上这样的佳句。


但现在,成片成片的竹子被毁掉,村中大树多被齐腰砍断,壕沟水渠填上了土,坑塘中的水也干涸了。


记得前几年回乡时,我绕塘而行,却怎么也找不到那片紫藤花云。


我感到有些恍惚,这使得原本稀薄的童年记忆,兀然可疑了起来


我真不想,去见证一场乡村的死亡


故乡的小镇,原有一条榕荫覆盖的长街,绝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或许是这份安静,让记忆中的这条长街显得无比阔大。


可现在,尽是拔地而起的水泥砖房,街道没有变得宽敞,反而因为楼房的挤挤挨挨变得更为逼仄


耳畔突然传来声声叫卖:“饺子粑哟——”听起来竟然陌生得很,一声声,没有变化没有起伏地循环着。


再一听,原来是用喇叭播放出来的声音!


那些原始的嗓音包裹的来自喉腔深处的厚实淳朴,已然无处可寻


我真不想,去见证一场乡村的死亡


我真不想,去见证一场乡村的死亡


有网友说:只记得故乡原貌的淳朴风貌,却忘了小巷土路的坑洼、没有排水设施的泥泞,用柴火煤炭烧水做饭时的烟熏火燎呛人口鼻,用电的不便接水的不便上厕所的不便。


持这种观点的不在少数,从这样的角度去思考农村的未来,我也特别理解。


其实,我从来不反对现代化,城镇化,我反对的是简单粗暴的改造,会对乡村造成无可弥补的损伤。


我怀念的,是一种乡村的精神质地,一种氛围和一套完整的乡野价值观,那种安恬、那种惬意。


我真不想,去见证一场乡村的死亡


离开故乡的日子,我常想念宽阔的田野与和煦的风,怀念赤足奔跑的少年,村口的大树,以及偶然掠过眼底的羊群。


而过去那种低碳的生活,那乡村的泥泞和牛粪,也曾是我一直想要逃离的。


城市里没有牛粪,但城市里也没有可以仰望星空的精神屋顶


说白了,故乡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的守护,是一种恩养


台湾把故乡叫做原乡,我很喜欢这个词。还记得一位作家说“

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


而现代的人,原乡在何处?远方的游子有的不再只是挥之不去的乡愁,而是目睹故乡的凌迟,故乡的死亡。


我真不想,去见证一场乡村的死亡


记得多年前的一个春日,走过一所小学的窗外,里面传来一年级的孩子齐声朗诵古诗的声音: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他们的童声稚嫩,尾音拖得悠长,如同我再也不曾见过的,故乡的春天。


我真不想,去见证一场乡村的死亡


在我们人生的路上,应该有故乡。


我真不想,去见证一场乡村的死亡


城镇化是大势所趋,被时代潮流裹挟的乡村,从来就没有话语权。我不愿意用余生去见证故乡的消亡

,但眼前所见的种种,让我不得不去思考一个问题:


这样的“现代化”,果真如此美好,值得我们付出如许的牺牲去换取吗?


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城镇化?留守的村民又应该如何自处?这不是文人墨客们不切实际的感伤,而是关于乡村振兴,摆在眼前实实在在的问题。


你对此有何看法,期待留言!


编辑 | 源味君

排版 | 小抽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