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何绍基中晚期书风 启功先生说的对吗

对何绍基中晚期书风  启功先生说的对吗

何绍基作为清晚期重要书家,成就卓越,诸体皆善。是个大书法家,对清乃至民国以后的书坛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其学书的历程和感悟,多为人津津乐道。

但是也多有疑惑,就是晚年何绍基的书风,究竟好不好,或者是否真不如中年。历来评论者都有一个结论,就是书法家晚年不一定有中年写的好,或者说越写越坏等等,在何绍基身上应该怎么欣赏,或者是否存在这个问题。

由于时间的关系,只能抛出一些粗浅的见解,供大家思考。

之前就有启功、梅墨生等对何绍基晚年的字有上面的看法,启功先生呢,说何中年的临的隶书,好极了。晚年身体状况不行了,字写的颤颤抖抖,没法看。梅墨生先生很是欣赏何绍基《跋郭熙山水》,认为晚年不能超越,大致还是欣赏中年的字。

何绍基的中,晚期怎么界定呢。是第一个问题。纵观何绍基传世的书法,颜真卿争座位的痕迹比较明显的时候,是40岁左右,今天看到的三十多到四十的,还有一部分是学二王的留下的痕迹。梅墨生说何绍基得益于兰亭,这个肯定是有的,但是不完全。50岁左右以后差不多60岁以后,是何绍基隶书,道因,黑女等柔和后的,晚期的书风,行草都融入了,隶书的笔法。大致遵循书须通篆隶,方能高古的缘故吧。这当然是粗略的分法。

对何绍基中晚期书风  启功先生说的对吗

何绍基学争坐位中年时期作品

中年时期,写颜真卿争坐位,可以说之前和以后(未知)均无人超越,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就是唐人形态,晋人气质,跌宕风流,俊逸健朗,直逼王氏高格。《跋郭熙山水》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的确很高明。

对何绍基中晚期书风  启功先生说的对吗

跋郭熙山水四条屏

而何绍基怎么看自己早年的东西呢。他在给别人的一段跋里面这样写道“此临右军大令各一则,盖余廿年前为庶常时书,石查世兄于厂肆买得,珍重藏护令我愧愧,老来书非不进,似此谨静,自觉不复能矣。”丁巳秋九月的事情,也就是1857,也就是说自己对差不多四十岁时候自己的评价。

对何绍基中晚期书风  启功先生说的对吗

对何绍基中晚期书风  启功先生说的对吗

对何绍基中晚期书风  启功先生说的对吗

关键就是书非不进,到底是不是他自己说的这样呢。我们从大量的手札来看,代表作《种竹日记》或者何绍基论诗书手札,晚年能写到这种程度,还是无出其右的,也就是说,手札的小行草,的确脱离了早年的颜真卿风格,标志性很强,艺术风格浓烈。

对何绍基中晚期书风  启功先生说的对吗

晚年的篆籀入书

这时期的隶书,也如沙孟海评价,除了伊秉绶,清代隶书的高度又恐怕要落到何绍基的头上。已经超越了邓石如等,连赵之谦恐怕还差着距离。

还有一个容易忽略的就是晚年隶书笔意下的篆书,也别有一番味道。同样符号性很强。影响了后来的郑孝胥,张大千等等,就连吴昌硕也以他的笔意写过金文,可见对当时书坛的影响。

可能比较容易诟病的就是一些应酬之作,或者晚年身体不行的情况下的一些作品,自然有一定瑕疵。但是一个大书法家,就是一生可能有不止一个高峰,每一个高峰,都站得住脚,当然很难,但是何绍基绝对有这个资格。


对何绍基中晚期书风  启功先生说的对吗

进入砚田书院书友圈,每天进步一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