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阴先生是谁?王安石为他写诗10多首,想邀他来家不惜撒娇卖萌

共读好书,趣话文史,欢迎关注我的账号:春深读书。

湖阴先生是谁?王安石为他写诗10多首,想邀他来家不惜撒娇卖萌

提到“湖阴先生”,首先让大家想到的应该就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诗作《书湖阴先生壁》了。这是一首“题壁诗”。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作中,题壁诗也可占据一席之地。题壁诗,顾名思义,这首诗不是由诗人写在纸上,而是写在了墙壁上。

“壁”在这里是一个宽泛的范围,亭台楼阁、寺庙驿馆乃至岩壁石壁,只要是能写字的地方,都能留下古人兴之所至、有感而发的作品。

题壁诗始于两汉,唐代逐渐形成风气,宋代时,喜欢把诗写于驿墙、寺壁等处的诗人很多,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作。

比如讽喻诗中的杰作,“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题临安邸》,被南宋诗人林升写在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题西林壁》,是宋代大文豪苏轼欣赏庐山美景时,写于庐山北麓西林寺的墙壁上。

宋徽宗赵佶被囚五国城时,也曾在被囚禁的馆舍墙壁上做了一首七言绝句《在北题壁》,抒发故乡之思,亡国之痛。

湖阴先生是谁?王安石为他写诗10多首,想邀他来家不惜撒娇卖萌

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也是其中的佳作。《书湖阴先生壁》是组诗作品,共有两首,其中一首更为我们熟知: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首诗脍炙人口,属于小学生必备古诗之一,从诗题可以得知,这首诗被王安石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室的墙壁上。

湖阴先生是谁呢?王安石为何把诗句写在他家墙壁上?这还要从王安石隐居钟山时说起。

王安石不仅在文学方面有杰出成就,也是北宋政坛上诧叱风云的重要人物,他的一生围绕着熙宁变法和新旧党争起起落落,罢相又拜相。

湖阴先生是谁?王安石为他写诗10多首,想邀他来家不惜撒娇卖萌

北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隐居在金陵 (今江苏省南京市) 钟山南麓,所住的地方距城七里远,距江南四大名山之一的紫金山(钟山)也是七里,路程恰好是由城入山的一半,所以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老人”,居处亦因此得名“半山园”。在这里,他与隐居在钟山的湖阴先生相识相知,成为至交好友。

这位湖阴先生名叫杨德逢,“湖阴先生”是他的别号。王安石为杨德逢作了很多首诗,从中可以看出湖阴先生安贫乐道、品性高洁,两人关系十分亲密。

湖阴先生是谁?王安石为他写诗10多首,想邀他来家不惜撒娇卖萌

先一起欣赏一下这首《书湖阴先生壁·其一》吧!诗歌前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庭院秀洁净雅、花木丰美繁茂的清幽之景。从这整洁美观的居处环境可以看出,庭院主人一定是位勤劳细致、富有生活情趣的雅士。

庭院之内幽静美好,庭院之外也是风景如画,且看那蜿蜒曲折的溪水,如同温柔的母亲一般守护着绿意盎然的农田;妩媚的青山却像远归的游子,情急心切,顾不上敲门就热烈兴奋地闯入庭院,将满目苍翠带到院内两人的眼前。

湖阴先生是谁?王安石为他写诗10多首,想邀他来家不惜撒娇卖萌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眼中山水皆有情,暗示着诗人与朋友的友情也是那般深厚而真挚。

诗中还有两处典故,均出自《汉书》,“护田”一词是守卫农田的意思,出自《汉书·西域传》: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犂,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

“排闼”一词是硬推开房门的意思,出自《汉书·樊哙传》:

黥布反时,高帝尝病,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绦、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后来“排闼”成为咏樊哙的典故。

诗人巧妙地将这两处典故融于诗句中,浑然无迹,读来只觉得自然贴切而不突兀。

湖阴先生是谁?王安石为他写诗10多首,想邀他来家不惜撒娇卖萌

王安石不知是醉心于庭院之美,还是喜悦于主人之雅,常来此地闲叙、看庭前花开花落,以闲适生活来寻找内心的安宁。不知他们会聊些什么,但可以看出王安石对这位神秘的友人颇为欣赏,也许是有感于他质朴勤劳的品性,也许是折服于他清静脱俗的气质,与之相交可以暂时忘却政治上的烦恼。

抛开尘世喧嚣,与这样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间,此情此景,真令人悠然神往。

湖阴先生是谁?王安石为他写诗10多首,想邀他来家不惜撒娇卖萌

王安石与湖阴先生志趣相投,一见如故,为他写了很多首诗作。在王安石诗集中,有关杨德逢的诗至今尚保存在十首以上,不仅有《书湖阴先生壁》两首,还有《致德逢》、《示德逢》、《元丰行示德逢》、《陶缜菜示德逢》、《过杨德逢庄》等。其中这首清新隽永的“邀请函”——《招杨德逢》写得是幽默风趣,从中可见荆公的真性情。

招杨德逢

山林投老倦纷纷,

独卧看云却忆君。

云尚无心能出岫,

不应君更懒於云。

隐居的日子虽然安宁却不免寂寞,诗人不仅常到湖阴先生家做客赏玩、蹭吃蹭喝蹭聊天,也会不时邀请这位至交好友前来小聚浅酌。也许是湖阴先生生性喜静不喜动,才使得王安石想尽办法,写出这首别具一格的邀请诗来。

这首诗前二句说,自己因厌倦尘世俗务而寄情山水间,却也因山野孤独而思念朋友。别看我独自一人闲看云卷云舒,心里想的却是与你相聚呢!如此直白的诉说,宛如在跟知己好友撒娇抱怨。

后二句以白云与友人作对比:白云即使缺少情意、无所用心,还要飘飘荡荡,在山岫之间往来呢;难道你这家伙比白云还要懒惰吗?竟然不来看看我!

撒娇卖萌加“激将法”,如此邀请,友人只有欣然前来。能用这种方式请来的友人,必然得是亲密无间的知己了。

湖阴先生是谁?王安石为他写诗10多首,想邀他来家不惜撒娇卖萌

王安石意志坚定、志向高远,一生虽然大起大落,称得上坎坷不平,却仍能在晚年有如此恬淡的心境和闲适的生活,与同时代更多晚景凄凉的文人政客相比,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

在隐居山林之时,能交到如此好友,志趣相投、亲密无间,更是让人羡慕,不愧被欧阳修这样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至于王安石和欧阳修的情谊,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共读好书,趣话文史,欢迎关注我的账号@春深读书,记得点赞转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