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三次汇改始末

《汇率的本质》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所写。管涛曾长期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工作,是汇率改革、外汇储备管理、人民币国际化等重大政策决策的亲历者。该书回顾了人民币汇率演变和中国汇率体制改革的进程。

汇率作为两种货币的兑换价格,是宏观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经济变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三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分别在1994年、2005年和2015年。

1994年汇率并轨改革

改革开放后的首次汇改发生在1994年。1994年汇改的核心是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建立全国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

了解94年的汇改需要首先了解94年之前我国的汇率制度。

1994年汇率并轨之前,我国实行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当时我国的经济体制是计划分配与市场调节并行的双轨制,因此汇率制度也是双重的。官方汇率主要调节计划内的外汇收支行为,市场汇率主要调节计划外的外汇调节行为。

虽然是双轨制,但市场调节外汇收支行为的比重不断上升。1994年汇率并轨前夕,使用官方汇率的外汇收支行为仅占20%,80%的外汇收支行为都使用市场汇率。

官方汇率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基本稳定在5.8左右,但市场汇率波动较大。

汇率并轨前的1992年和1993年,中国经济分别增长14.3%和13.9%,经济出现过热现象。1993年广义货币供应增长高达37.3%;剔除债务偿还后政府支出增长30.3%;零售物价上涨13.2%。通俗讲就是出现了通货膨胀。

《汇率的本质》|改革开放以来三次汇改始末

对内通胀很容易造成对外贬值。外汇调剂市场的汇率从1992年年中的6左右,一路跌至1993年年初超过8的水平。

1993年2月,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不再自由浮动,而是重新限价,但场外加价交易盛行。当时还没有建成全国统一的外汇市场,只有一个个区域调剂市场或中心,在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10元以上的交易价格。

1993年7月,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治理整顿财政金融秩序的铁腕措施,并首次以抛售外汇储备的市场化方式干预外汇调剂市场,将市场汇率稳定在8.7左右并放开限价。

1994年初,我国实行了汇率并轨改革,官方汇率5.8一次性与市场汇率8.7并轨,实行人民币经常账户有条件可兑换。这次汇改可以说取得了超预期的成功,实现了“稳定汇率、增加储备”的初衷。

汇改时,市场曾一度预期人民币汇率会继续贬值,甚至“破九望十”。然而一年下来,在消费物价上涨24.1%,零售物价上涨21.7%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了2.9%;外汇储备较1993年年末翻了一番还多。此次汇改也成为人民币由弱变强的分水岭。

2005年“7·21”汇改

1994年汇率并轨改革取得成功后,人民币汇率经受住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考验。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在8.28左右。但是,亚洲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大幅贬值,这就导致人民币被动升值。中国付出了通货紧缩的代价。

2001年,“9·11”事件爆发及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美联储大幅降息,美元由强走弱,人民币也被动贬值。之后若干年,人民币面临单边升值压力。2005年的“7·21”汇改的核心就是解决人民币的单边升值压力。

2002年底,时任日本大藏省主管国际事务的次官黑田东彦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文章,直指中国操纵货币,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拉开了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序幕。2002年以来我国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使外汇管理框架逐渐从“宽进严出”转向资本流出流入“双向均衡”。

2005年7月21日,市场期待已久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出炉。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次性升值2.1%,从8.2765升至8.11;二是人民币不再单一盯住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三是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由参考上日银行间市场加权平均价确定,改为参考上日收盘价确定,但维持人民币汇率日浮动区间±0.3%不变;四是大力发展外汇市场,扩大远期结售汇业务试点范围,开办人民币外汇掉期业务。

《汇率的本质》|改革开放以来三次汇改始末

“7·21”汇改很大一个特点是,强调“改机制”而不是“调水平”。也就是说,这次汇改的目的是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使形成机制更透明、更市场化,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调整人民币汇率,使人民币如市场期待的升值。当然,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结果会造成人民币升值,因为当时升值更贴合市场汇率。

2005年汇改后,到2014年年初人民币汇率转向双向波动之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33%。

2015年“8·11”汇改

“7·21”汇改后,人民币双边和多边汇率总体走强,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更是扮演了“定海神针”的角色。

“7·21”汇改后十年间,人民币汇率趋于均衡,浮动区间逐步加大,从±0.3%扩大到±2%,而且呈现出有涨有跌的双向波动。我国经常账户收支也趋于平衡,人民币汇率资产属性逐渐显现。

从理论上讲,如果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增加主要来自于经常账户顺差,则来源是稳定的;反之,如果主要来自资本账户顺差,则来源有可能是不稳定的。而且,当外汇储备变动主要是资本流动驱动时,意味着汇率具有资产价格属性。所谓的汇率具有资产价格属性,意味着汇率更多会随行就市涨跌,更受市场预期和供求状况影响,其中市场预期的影响更大,也意味着我们的外汇政策要更为精细,不能简单粗暴。

2013年下半年起,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逐渐消退,各期限的人民币兑美元远期价格逐渐由美元贴水转为升水,意味着未来人民币贬值。

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2015年8月11日,人民银行公告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报价,由做市商在银行间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收盘价,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报价形成。

一直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在引导市场预期和稳定汇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央行汇率政策操作的重要中介目标,及市场解读汇率政策取向的重要窗口。

但是,由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透明度不高,供求信息反映不全面,加上中间价波动率较低,导致银行间市场交易价与中间价长期背离,中间价很多时候成为一个不可交割的价格。

“8·11”汇改优化了做市商报价,回归到了以上日收盘价作为定价基础的做法,这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基准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于提高中间价形成的市场化程度,保持价格的连续性和透明度,提升了中间价的市场基准地位,并拓宽了市场汇率的实际运行空间。

从“7·21”汇改到“8·11”汇改,核心都是完善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而不是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

《汇率的本质》|改革开放以来三次汇改始末

“8·11”汇改之初,人民币汇率发生了较为剧烈的波动,之后我国资本外流情况加剧。资本外流既有国内经济偏弱、美元走强等基本面因素,同时也受单边预期造成的预期自我强化、自我实现的“挤兑”影响。

在管涛看来,这种资本外流,一方面是由于境内机构和个人增加了外汇资产或境外资产配置,即“藏汇于民”;另一方面是由于境内企业加速偿还前期借入的美元债务,利差交易平盘,以及境外主体减持部分人民币资产,即“债务偿还”。

这两个原因决定了这一时期的资本外流不可能无休止的进行下去,既然如此,“守汇率还是守储备”就是个伪命题,应对临时性的资本流动冲击,用外汇储备干预市场是恰当的,是持有外汇储备的题中应有之义。

不过在这一问题上,不同学者之间是有争议的。

尾声

《汇率的本质》这本书出版于2016年,之后发生的事情我们也知道,一方面我们加强外汇的管理和核查,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进程不算剧烈,特朗普频繁对美联储施压,近期受疫情影响美联储更是天量放水。那波资本流动冲击已度过。

外汇储备和汇率问题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事实上有不少学者主张干脆不要外汇储备。管涛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比较审慎的,但他也不主张人民币真的维持强势货币地位,他认为汇率问题应该为服务于国内经济政策,更好的办法是“口头强势”。

在我看来,降低外汇储备很可能是长期大趋势,至于一些人主张的干脆不要外汇储备,这太有利于风险资产持有者,而不利于劳动收入阶层。即便最终结果如此,我们也会尽量延缓那一天的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