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嬷叫香味飘了300多年

阿嬷叫香味飘了300多年

阿嬷叫是惠州传统油炸类风味小吃,虽然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小吃,但材料、做法都不太相同,惠州人把这认为是惠州特有的传统小吃,据说从清朝就已经有小贩在街头巷尾现炸现卖阿嬷叫。

听一些老人讲,旧时在惠州密集的老城区小巷口,小贩会用简单的炉灶支起油锅,以白萝卜丝、虾米、肉粒,和以调好味料(五香粉是必备的)的米粉和面粉浆,用小网篓舀放进沸油锅中慢火煎炸,成小碗状,外酥内软,有萝卜的清香而不油腻,喷香可口。

阿嬷叫在冬天尤其受欢迎,炸好即吃,温暖又解馋。许多四五十岁以上的惠州人童年记忆里,都少不了阿嬷叫的味道。那时候若是有小贩叫卖阿嬷叫,小孩自然就会围拢上去,即使是站在边上看看阿嬷叫的制作过程,也是一种极大的满足。

阿嬷叫的名字在外地人听起来有些奇怪,但惠州人一听都能明白。惠州人把祖母称为“阿嬷”,阿嬷叫的传说有多种版本,但都与祖母有关。

第一种版本是,惠州刚出现阿嬷叫时,油炸香味浓郁,连掉光牙齿的老太太也被香味吸引过来,因此便起名“阿嬷叫”。第二种版本是,相传很久以前有小贩在街边卖传统小吃“油炸油糍”,香气飘逸,穿透街坊屋宅,很多嘴馋的小孩就围上来。

小贩怕滚油溅出伤了小孩子的脸,就赶小孩子走开,可怎么也赶不走。小贩急中生智,对小孩说:“阿嫲叫你赶快回去!”祖母最疼孙子,所以小孩子一听就信以为真,跑开了。后来,一有小孩围到油锅前,小贩就会说:“阿嬷叫!阿嬷叫!”前来购买的人就以为这种小吃就叫“阿嬷叫”。后来“阿嬷叫”就一直被沿用下来。

无论哪种版本,说的都是阿嬷叫的美味。而这种味道在传承的300年间,渐渐凝结成一种城市的味道,在这个城市成长或来到这个城市生活的人,都会被这个味道所吸引。

阿嫲叫最是适合冬天吃,油汪汪的,用草纸包上,捧在手里,咬上一口,焦香驱赶了全身的寒意。吃的时候,沾点早已备好的香醋,又酥又软,而被咬开的阿嬷叫露出柔软的内馅,深藏其中的五香粉香气,就像撒手的气球,很快就飘荡在四周,抓是抓不回来了,那就狠狠地深吸几口吧。这一吸,就是阿嬷叫的味道,也是童年的味道,更是惠州的老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