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孟海:對朱關田、王冬齡、祝遂之、邱振中、陳振濂幾點意見

家櫪 (藝術家、考古研究者)

網絡轉載作品來源:印書房 丹青飛狐文化藝術


沙孟海:對朱關田、王冬齡、祝遂之、邱振中、陳振濂幾點意見

沙孟海,又名沙文若,1900年生,浙江寧波人。曾任中國書協副主席、浙江省書協主席、西泠印社社長、浙江省博物館名譽館長、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浙江美術學院書法教授等。

沙孟海創作珍貴視頻,每一個瞬間都值得揣摩!


沙孟海寫給劉江的一封信

劉江同志:

各位想可回校,行萬里路,收穫一定很多。我因患膀胱癌來北京就首都醫院診治,估計暑假前不能回校,深為抱歉,鑑於此次全國書展於座談會的傾向,書法篆刻應重視傳統,這與我們平日主張是符合的,說明群眾意見是正確的。現在我對五位同學(注:朱關田,王冬齡,祝遂之,邱振中,陳振濂)學習研究上想到幾點小意見:

1.全國書展評選上注重篆體的正偽,這是對的,古文籀篆變化繁多,我們學習,主要應抓小篆。對小篆的形體結構,必須加一番切實功夫,及早打好基礎。我上次建議做《篆訣》註釋,或可著手進行。五人同往或逐段分工,可商量一下,這工作可包括暑期在內。

沙孟海:對朱關田、王冬齡、祝遂之、邱振中、陳振濂幾點意見

沙孟海作品(沙孟海嫡孫沙力先生提供)

2.聽說全國書展正楷極少,我們對正楷功夫應加以重視,是否各人就魏晉南北朝隋唐時代典型作品中選取一﹑二種經常臨習,這也是基礎。所謂典型作品,應將刻手不佳的碑版除外。刻手不佳的碑版非無可以取法之處,但只供參考,不作為正式臨習對象。這也許是我的偏見。

沙孟海:對朱關田、王冬齡、祝遂之、邱振中、陳振濂幾點意見

沙孟海作品(沙孟海嫡孫沙力先生提供)

3.一般書人,學好一種碑帖,也能站得住。作為專業書家,要求應更高些。就是除技法外必須有一門學問做基礎,或是文學,或是哲理,或是史章傳記,或是金石考古……當前書法界主張不一,無所折中,但如啟功先生有學問基礎,一致推崇,顛撲不破。回顧二十年代,三十年代上海灘上轟動一時的人,技法上未始不好,後來聲名寂然,僅是缺少學問基礎之故。這點我們要注意。

沙孟海:對朱關田、王冬齡、祝遂之、邱振中、陳振濂幾點意見

沙孟海作品(沙孟海嫡孫沙力先生提供)

4.學問是終生之事。學校規定研究時間只短短兩年,希望在兩年中打好堅實基礎。一方面多看多寫,充分了解字體原委變遷,博取約守,豐富自己創作的源泉。另一方面還必須及早學會閱讀古書能力,查考古書能力。這裡所謂古書,不僅僅限於直接有關書法的書。閱讀能力,請聽聽章祖安先生的意見。查考能力,我感到最好注意“目錄學”。康南海勉勵後生做學問,先看看張之洞《書目答問》(此書標名張之洞,實是繆荃孫代筆)。各位如有興趣,也不妨看看《書目問答》,全面瞭解古書類目,對今後做學問有不少幫助。

沙孟海:對朱關田、王冬齡、祝遂之、邱振中、陳振濂幾點意見

沙孟海作品(沙孟海嫡孫沙力先生提供)

5.凡為學問,貴在“轉益多師”。各位研究學習,第一要虛心。我們幾個人多少有一日之長,趁現在集處一堂,可以共同研討,同學之間也各有短長,可以互相切磋。第二要有大志。常言道“抗志希古”(古是指古人的長處),各位不但要趕上老一輩,勝過老一輩,還要與古代名家爭先後。潘、陸二先生創辦這個專業,有遠大的理想,可惜他們已不在人間。現在書法專業只我們一校,國家賦予的任務甚重,我們要特別珍重。

以上意見是否存當,請你和諸、章諸先生指正!

我因病床還未補上,在家等待,大約明後天可住入。馳想南天,家書代面,信手拾牋,只供參考。

此問各位先生各位同學近好!

沙孟海 6月15日

沙孟海:對朱關田、王冬齡、祝遂之、邱振中、陳振濂幾點意見

沙孟海作品(沙孟海嫡孫沙力先生提供)


劉江,1926年生,四川萬縣人。1945年入重慶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學習繪畫,1957年在浙江美術學院受教於著名繪畫大師潘天壽,1961年畢業留校任教。

現為西泠印社執行社長、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書法家教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印學博物館館長、浙江省書法家協會首席顧問。


網絡轉載作品來源:印書房 丹青飛狐文化藝術

每週二 每週五原創作品/網絡作品轉載分享,敬請期待~

往期作品查看:家櫪的頭條

傳播正能量是一種智慧,我們不斷更新現有知識,讓愛好者瞭解不同視角的最新觀點。 朋友如果你喜歡,最好的點贊就是轉發到朋友圈讓大家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