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店多时,实现营业额翻倍

一店多时,实现营业额翻倍


根据58同城发布的3月餐饮企业招聘需求,环比增长最快的是大堂经理/领班岗位,增幅达92.18%,其次是餐饮管理服务员/餐厅服务员,分别增长77.38%50.27%


由此可见,太多的餐饮企业没有熬过这场寒冬,草草退出了时代的舞台。 疫情虽然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但餐饮门店的盈利空间被高度压缩的情况并没有得到缓解。头几天,子然发布了一篇关于一店双铺的文章,成为了不少餐饮老板探讨的话题;今天,子然再和大家聊聊另外一种可以开源的途径---一店多时段。


什么是一店多时段 一店多时段,顾名思义,是在房租面积不变的前提下,结合餐厅的实际营业数据

,将产品、人员进行合理的时段规划,达到在原有的经营时间的基础上,再延长营业时段的经营方式。


受疫情影响,餐饮门店的餐位减少翻台率大大降低,在用餐人次固定的情况下,一店多时段的经营方式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进店频次。在房租不变、人员成本的情况下,实现翻台率翻倍,营业额的增收,将人效最大化。 提起一店多时,不妨看一下百胜中国旗下的快餐品牌-肯德基。

一店多时,实现营业额翻倍


在国内,不少肯德基是24小时营业的。

  • 如果你在早晨6:00-9:00之间路过肯德基,你可以喝到豆浆、粥,吃到油条和饭团,吃不到薯条、炸鸡;
  • 如果你在中午12:00点来到肯德基,可以吃到所有的汉堡、盖饭、炸鸡,但喝不到豆浆、粥,也吃不到饭团和油条;
  • 如果你深夜来到肯德基,只可以吃到部分汉堡,其它的什么都吃不到。


疫情期间,没有几个餐饮门店可以做到24小时营业。但是,餐饮老板可以根据产品属性和品牌属性将产品进行分门别类,做适当的调整,以增加营业时间。


一店多时怎么做?


如果餐饮老板想做一店多时,首先要剖析自己品牌当下的产品属性和品牌属性,是否适合这样的经营方式。下面,小编一一为大家拆解,举例分析。


方法一:根据产品属性划分产品时段


这种方法是要餐饮老板在对已有产品的分析中,找到与当前营业时段不同属性的产品。


案例一:


品质伊骊:北京的老字号餐饮品牌,主要的经营产品是新疆菜、新疆烧烤。新疆菜无疑是正餐时段点击率最高的产品,但烧烤往往是夜宵江湖中消费者眼中的宠儿。品质伊骊正是挖掘了产品的这类属性,在原有的营业时间上,增加了晚9:00-凌晨3:00的用餐时段,主要经营新疆烧烤、啤酒、饮品。 在营业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挖掘产品线中的产品属性,实现了营业额翻倍。

一店多时,实现营业额翻倍

图源:子然设计为品质伊骊进行的门头升级


案例二


眉州小吃:眉州东坡旗下的小吃业态,眉州小吃的店面大多都是100-200平方米的小店,前厅的座位也只有50-100个,高峰时期用餐,常常需要等位,即便是早餐高峰期,也常常会遇见没有餐位的情况。 眉州小吃的

菜单精简,只有一张纸,其中小面、包子、粥是全天供应的,但这些产品同时具备早餐属性,于是,眉州小吃便开设了早餐时段的餐品供应。

一店多时,实现营业额翻倍

图源:大众点评


据英敏特发布的《早餐-中国,2016 》报告预测,中国消费者早餐食品总消费将从2015年的1.334万亿元增至

2021年的1.948万亿元,在外食用早餐市场销售额预计将突破8400亿元。 眉州东坡的产品属性本就极适合增加早餐时段的餐品供应,如此以来,实现了翻台、人效、坪效的翻倍。


方法二:从品牌定位挖掘产品


这种方法是指品牌根据自身定位,找到一店多时的切入点。


案例一


南城香:北京人都知道的社区餐饮。成立于2003年的南城香,如今已经拥有73个门店。通过南城香的菜单,我们可以看到,南城香的产品被精确的分为4大部分:主食类、休闲烤串类、营养早餐、小吃系类。 作为和公交站一样普遍的社区餐饮,从早餐、正餐、夜宵三个纬度满足了周边3-5公里消费者的多种需求。

一店多时,实现营业额翻倍

图源:大众点评


案例二


阳阳中国饭:阳阳餐饮集团创建于1996年,旗下有“阳阳中国饭、藏素、善膳”三个定位不同的餐饮品牌,直营连锁店30家。阳阳中国饭作为企业的主打品牌,定位于百姓的好邻居后厨房。
阳阳中国饭从早餐开始,覆盖全时段的餐饮,

单店客流量2000多人次明星产品酱肉包每日连锁售出100000+个,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近期,我们将对阳阳中国饭进行专题报道,请持续关注子然)

一店多时,实现营业额翻倍

图源:阳阳品牌官网

一店多时段的经营误区


看了这几个案例,相信不少读者出现了疑问,之前介绍过一店双铺,现在又说一店多时段,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做哪种? 其实,一店多时段和一店双铺虽然是两种模式,但是却可以同时在一家门店施行,比如品质伊骊,既实现了一店双铺,又实现了一店多时段。 但是,在发展一店多时段时,餐饮老板一定要避开以下误区


1.菜单要精简:一店多时段是为了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营收。如果为了延伸时段,刻意研发产品或者在菜单中加入大量产品,会起到反作用,既增加库存成本,又消耗精力,得不偿失。


2.消费场景不变:一店多时段核心是一店,不断的用一店增加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如果消费场景频频发生变化,一是不现实,二是容易让消费者记忆混乱。


3.顺从消费需求:产品的延伸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如果产品线中实在没有适合一店多时的产品,却硬要做,夜宵时段卖油条,消费者多半不会买账。


4.挖掘消费者诉求:是否应该做一店多时,除了审视品牌之外,还应该对目标客人进行调研。

小编说


特劳特说过:“定位不是围绕产品进行,而是围绕潜在客户的心智进行。”


不论是近期水涨船高的眉州东坡,还是深陷舆论漩涡的海底捞、西贝,这些品牌的蓬勃发展期,也正是挖掘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作为餐饮老板,如何把消费者的需求转化为自己的盈利模式,是一道永恒的考题。疫情催生了非常多的盈利模式,一店双铺、一店多时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欢迎大家留言互动,探讨更多更好的盈利模式。


每个人提供一条思路,我们就拥有几万条出路。


审核:安芸 | 编辑:王旭 | 视觉:潘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