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的溥儀為帝,這背後到底有多少祕密?

清朝到了晚期的時候,已經是到了天人共怒的時候了。只有在外國侵略者的支持之下,這個王朝才能夠繼續存在,否則它早就被侵略者給推平了,但是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王權還是在一直的威嚴的。當然,離開了侵略者的話,也就不復存在了。在這一個時間段裡,清朝的皇帝是光緒皇帝,而實際的掌權人是保守派的慈禧太后。這一段時間正是維新派和保守派兩個派別努力鬥爭的時候,而百日維新以後代表著光緒皇帝的失敗,也讓他失去了和慈禧太后爭權的機會。這之後不久的一段時間裡,光緒皇帝就退位了。他把自己的位置給了一個年僅只有三歲的溥儀。然而為什麼三歲的他能夠穩坐王位呢?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血統,更多的還是因為有慈禧太后在背後支持他的原因,那麼她為什麼要支持溥儀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

3歲的溥儀為帝,這背後到底有多少秘密?

不少人對於三歲的溥儀為什麼能夠當上皇帝這個說法,更多的是覺得這是一個巨大的陰謀。畢竟在光緒皇帝退位以後,當時的朝政已經明顯處於一邊倒狀態了,維新派全面落敗,而保守派徹底抬頭掌握了國家的大權,而作為保守派的慈禧太后必須找一個自己能夠控制的人物,所以找一個血統原因正確的人,同時他又是一個便於控制的人,那麼找一個年紀小的孩子,就是最好的選擇了。畢竟一個幼主繼位的話,就要面臨著太后在背後支持他,才能夠掌控大權。不少人都同意這個觀點的原因,就是慈禧太后想要徹底掌握國家大權而已,覺得這背後肯定是一個巨大的陰謀,不然為什麼年僅三歲的他能夠當上皇帝呢?

3歲的溥儀為帝,這背後到底有多少秘密?

這一個說法成立的前提,就是慈禧太后必須有一顆能想掌控大權的野心,畢竟在她的心裡,女人掌控大權,有什麼不可以呢?當初的武則天不也是這麼做的嗎?然而她忘記的是武則天能夠掌控大權,有的是手段,有的是大局觀,有的也是身為一個皇帝必須有的底氣和自信。然而這一些對於一個沒有見識和沒有大局觀的慈禧太后來說,根本就沒有權利去做一個掌控大權的女人。因為她沒有與之匹配的實力和大局觀。

3歲的溥儀為帝,這背後到底有多少秘密?

而清朝在中後期的時候,幼主即位的現象十分的常見。畢竟溥儀的前任皇帝,就是光緒也僅僅是四歲登基,而就算是大有作為的康熙皇帝,也只有八歲就登基當了皇帝。所以就清朝的統治時間而言,幼主即位並不是什麼罕見的現象,而慈禧太后到底有沒有這個野心,從她後來的一些做法就可以看出,他只是想保護自己的權力而已,只是他的做法有點像小家子做法,缺乏了一個大國應該有的手段和底氣。

3歲的溥儀為帝,這背後到底有多少秘密?

那麼除了一個巨大的陰謀以外,溥儀登基的原因,更多的是一種慈禧對於自己實力的鞏固問題。那個時候的慈禧已經是年事已高了。在長期的鬥爭生活中,她已經是處於快不行的狀態了。就算腦袋運轉還十分的清醒,然而也是已經有點反應遲鈍了。這就是為什麼義和團運動的時候,她還有一些後知後覺的原因。所以在她這一個階段裡面,保護自己的權利已經成為了她最後的習慣了。三歲的溥儀為什麼能登上皇位呢?這背後的原因就是他的外祖父,也就是榮祿,不僅僅是維新派失敗的一個原因,更重要的是他還是慈禧太后這一派的重臣,是她的心腹大臣。三歲的溥儀即位以後,對於慈禧太后來說,不僅僅是穩固大權的一種做法,更多的是能夠拉攏榮祿,讓為他繼續賣命的一種做法,同時也是能夠拉攏袁世凱。拉攏這支新軍最好的做法能夠給他們安心,讓他們覺得自己還是能夠把控大權的,能夠讓他們繼續為自己賣命。這才是慈禧太后立溥儀為皇帝最大的原因。至於幼小的皇帝能不能夠給國家帶來一個新的局面,能不能為清朝續命,對於慈禧太后來說並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只是想在她身前能夠保護好自己的權名地位而已,此後的事情管他那麼多幹嘛呢,交給年輕的皇帝去做就行了,只是她沒有想到自己意思以後天下就再也不太平了。

3歲的溥儀為帝,這背後到底有多少秘密?

而另外一個原因的話,那就是沒有光緒皇帝的點頭的話,那麼誰也不能夠逼迫皇帝退位的。畢竟在當時,就算是慈禧太后已經是掌握大權的情況下,也不能直接對皇帝下命令。畢竟在制度上的優越性來說,清朝的封建制度已經是將皇權維護到了頂峰,所以沒有皇帝的點頭的話,他也是不能夠被迫退位。在慈禧太后提出光緒皇帝退位以後,將由年幼的溥儀即位的時候,光緒皇帝並沒有反對她,還覺得這一個小小少年有著他應該有的聰明,所以他也十分贊同退位。這一個階段的光緒皇帝,已經顯露出了一種英雄遲暮的感覺,畢竟自己已經被囚禁這麼長一段時間了,前一段時間一直勃發的時候,他什麼都沒有做成功,對於一個懦弱的人來說,這已經是個極大的打擊了。

3歲的溥儀為帝,這背後到底有多少秘密?

三歲的溥儀為什麼能繼位,這背後的原因不排除慈禧太后為了掌權的原因,不過更多的也是一個王朝的末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