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犧牲的第一位將軍:豪門貴子,臨危受命,血灑淞滬

國難當頭,有人選擇苟且偷生,就有人選擇挺身而出,有人選擇臨陣脫逃,就有人選擇臨危受命。人性的光輝與黑暗,在小時代的重錘下,一一顯露。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一位抗日將軍:滕久壽。

抗日犧牲的第一位將軍:豪門貴子,臨危受命,血灑淞滬

滕久壽(1899—1932)出身豪門,父親叫滕子清,曾經在清朝末的都江廳任職。在地方上影響力頗深。滕久壽是第三子,少聰慧,為人正直仗義,有豪氣。後來考入何應欽舉辦的貴州陸軍講武學校炮兵科,歷任黔軍排、連、營、團長等職務。1926年到廣州,投奔國民革命軍,先後任中央軍校潮州分校教官,潮州警備司令部參謀處長,以後又調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軍二師及第十軍二十九師參謀長,1929年被調到第十九路軍吳淞要塞司令部任參謀長。

抗日犧牲的第一位將軍:豪門貴子,臨危受命,血灑淞滬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佔了我國東北三省。為了加快侵略步伐,它們又在上海製造事端,企圖通過上海實施全面佔領中國的妄想。1932年1月“一二八”淞滬抗戰打響,揚子江的第一門戶吳淞要塞受到日軍猛烈攻擊。當時的要塞司令鄧振銓平時就喜歡花天酒地,遇到戰事卻嚇得辭職,臨陣脫逃,對日軍沒作任何反抗。緊急時刻,參謀長滕久壽臨危受命,一線督戰。

抗日犧牲的第一位將軍:豪門貴子,臨危受命,血灑淞滬

在滕久壽的指揮下,多次將打到要塞口的日軍擊退。戰鬥持續到第7天時,日軍對要塞發起了最猛烈的攻擊,派出了24架飛機,13艘軍艦,吳淞要塞被轟炸的到處都是深坑。而滕久壽做為軍中指揮,仍舊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期間有彈片打中了他的肩膀,血流不止,衛生員簡單處理後,便勸說他先到後面休息下,但是滕久壽是個鐵骨錚錚的漢子,堅持輕傷不下火線,在槍林彈雨中,他堅定地說到:“我輩軍人,負有保國衛民之責,速還炮殺敵,後退者槍斃!”滕久壽話音剛落,右腋就遭到了敵人炮彈的襲擊,右手瞬間被炸沒了,再加上彈片穿透了他的胸腹,導致他流血不住,最終為國捐軀,犧牲時年僅33歲。

戰爭的殘酷記憶在這個時代已經慢慢變得模糊,但是英雄的故事不管何時都是那麼動人,記住這些不是為了仇恨,是因為他們值得被記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