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晓彤因解方程而被誉为“学霸”,应该如何看待?

曾经关晓彤在某综艺中用二元一次方程做了一道小学“鸡兔同笼”问题,被“惊为天人”,得到“学霸”赞誉。


关晓彤因解方程而被誉为“学霸”,应该如何看待?

图片来自网络

对此,网友评价五花八门,有的人说这是教育的悲哀,一群成年人居然以会做一道小学数学题为傲;也有的人说这是人之常情,一个成年人居然还能记得这么多年前做过的题目的解法,甚为难得。

做对这道题算不算学霸我暂且不评论。但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很特别的现象。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小时候学过的东西,现在忘光光不会做是一个正常可以理解的现象呢?

退一步讲,即便对这道特殊的题目你的印象已经不深了,那么以你这么多年的数学学习经验,能不能再一次将它做出来呢?难道在这么多年数学学习中我们掌握的思考习惯,思考能力,信息推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也都忘光了吗?

又或者说另一种可能性是这9年甚至12年的数学学习并没有让你掌握这些能力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难道不觉得付出的这些光阴和努力太可惜了吗?

关晓彤因解方程而被誉为“学霸”,应该如何看待?

其实,不只是我们小时候的学习。现在有许许多多的孩子在数学学习时还在经历这个同样的过程。

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就在于很多人在学数学的时候真的只把会做题目当成了学习的目的。因此他们从来没有在学习时体会到思考的乐趣,逻辑的快感,而只会机械地记住每一道题目的解法。

把一门需要灵活思考的学科,变成了一门死记硬背的功课。这样的学习怎么会快乐呢?又怎么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呢?难怪很多人在高考结束时要烧书扔纸。这难道不是数学教育的悲哀吗?


数学的学习带给我们的绝不应该是会做题,而应该是在每一次解题的过程中,锻炼我们的头脑,培养我们的逻辑,梳理我们的想法。这样的数学学习对我们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有帮助。

关晓彤因解方程而被誉为“学霸”,应该如何看待?

那么另一个问题就产生了。绝大部分家长根本无法判断孩子到底是通过背方法做会的题目,还是真的经过严谨的思考做出来的。甚至很多家长都没有想到即便孩子做出了题目,他仍然可能是“不懂”的。因为他没有经过应该有的信息处理,分析,推断,整合这一系列过程。而是通过自己对类似题目方法的记忆,直接写出了算式,换句话说,他们是靠背题来解题的。

这样的学习是无法持续的,因为题目会越来越多,变化也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背”,而且硬性的记忆对于人的身体消耗很大,很容易疲倦,导致孩子越学越不想学。这一定不是广大家长希望看到的现象。

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种特别的方法来判断孩子对于一道题目是否真的理解。


这种方法就是“说数学”。

关晓彤因解方程而被誉为“学霸”,应该如何看待?

“说”是展示思维的最好表达方式,没有之一

当我们想把一件事情通过流畅的文字,清晰地表达出来时,就需要我们的头脑高度集中和运转,并需要整理出适合的逻辑,筛选合适的文字。因此,如果一个孩子能把一道题的解题思路完整地说清楚,那么他对于这道题的思考往往就是完整的。相反,如果孩子在说的时候词不达意,前后关系混乱,错漏百出,那么就表示他并没有真正理解题目中包含的数学关系。

经常让孩子“说一说”为什么,既可以检验他们对一道题目的理解程度,也可以很好地训练他们的思维。而且还可以同时锻炼孩子的左右脑协作,起到开发智力的效果。

心理学家西格尔在他的著作《从内到外的教养》中说:“只有当左脑的解释功能与右脑的非语言及亲历式信息处理功能协调融合,一个连续的叙述才能产生。”

所以,家长们不要再单一的用“是否做对”或者“做对了几次”来判断孩子是否真正掌握,而可以用“说一说”的方式来训练孩子完整思考的能力。


那么“说数学”这种方法应该怎么用呢?

一般都是从提问开始的。

“为什么这里用这种方法算呀?”

“这个算式算出的数表示什么意思呀?”

“可以和我说说对这道题你是怎么想的吗?”

用类似这样的问题来开启孩子“说数学”的训练。

关晓彤因解方程而被誉为“学霸”,应该如何看待?

在这里要提醒各位家长,在提问时请一定不要以一种命令或要求的口吻来进行,这样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导致他们不愿进行对话,或者在对话时并不用心,那样就起不到任何训练的效果。家长们需要放下身段,用一种谦虚的态度,就像自己不会做这道题向孩子请教一般来进行对话。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受尊重,他们才会更愿意将自己的想法与父母进行分享。

如果您的孩子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说数学”训练,并且已经能对你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那么就可以试着让他们进行完整地思维叙述。把一道题从思考到解答的全部过程描述一遍。这样的训练不仅能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会给他带来无比的成就感,让他越来越喜欢数学,越来越喜欢思考。

在这里谨祝愿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真正爱数学的好学生!也希望数学能真正帮助每一个孩子成为愿思考能动脑的优秀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