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哲理的詩,你最喜歡哪首?

秉燭夜談2020


富有哲理的詩,我最喜歡盛唐時期著名的邊塞詩人王之渙的巜登鸛雀樓》這首詩:

白日依山盡,黃河如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用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夕陽依山而盡和黃河奔流入海的壯闊景,展現了詩人登高望遠的豁達心情。

詩人站在鸛雀樓上抬頭看著太陽漫漫依西山下去,接著低頭望著滾滾黃河之水奔流入海。詩人看景時一仰視,一俯瞰,山光水色,盡收眼底。緊接著詩人寫登臨鸛雀樓時的感受,即:要從更高遠的境界追求,必須更上一層樓。即景生情,含有深刻的哲理!


了緣520


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用這句詩來形容今日之青年,一點不為過。看似日落殘陽,其實霞光炫彩,充滿生機!

這句詩字字珠璣,每每讀來都覺滿口留耳。彷彿看到了一個風流倜儻、桀驁不馴、英姿颯爽的青年在向我走來!一個匆匆過客,遠方水天相接之處茫茫緲緲......

此句中,鳥是有生命的,而天空和雲霞則是無生命的。詩人以落霞、孤鶩、秋水和長天四個景象描繪了一幅色彩協調、動靜搭配的彩色圖畫。在遼闊而浩渺的景色背景下,孤鶩和秋水看起來比較遠,詩中將“遠”的概念發揮到了極致,把孤鶩所在的地方向著極限推演,那裡正有落霞,把秋水延伸的長度向著極限推演,那裡正是天空。

晚霞長空亙古常存,而孤鶩則只是一個匆匆過客,給人一種永恆和短暫的感觸。“孤”鶩與“落”霞齊飛,一隻“孤”鶩,緣何而孤?飛向那裡?……令人頓生情思。“秋水共長天一色”,遠方水天相接之處,茫茫緲緲,那裡是王勃的心緒所在?那裡景色又如何?……給人以無窮的遐想。

大自然是充滿詩意的。不論旭日升、明月出、落霞紅、潮汐起,抑或奼紫嫣紅百花開,鳥獸為了生存而奔波。年青人在登高的旅途中只有不斷從危機中尋求光明,從失落中學會自我欣賞,從平淡中發現亮點,才能將江景一覽無遺!











共道綠林


如果說那首詩賦有哲理可以說出很多,如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儘管這首詩揭示了跳出局部,全面看問題,認識問題的哲理,但是,我覺的,此詩不是根本性的哲理詩,其內涵還較淺顯。而,禪宗六祖慧能的詩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心中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完全的哲理性詩了。有人會說,朋友你是不是信佛啊?可以明確告訴大家,我不信佛,但是,我喜歡這首詩。

佛教是哲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她是建立在對世界的認知,和人的渡劫和神行的修為中。只有人徹底擺脫了客觀物質的桎梏,才能擺脫一切痛苦和磨難。也就是所為的四大皆空。 禪宗是佛教的一個支脈。她是哲學對世界認知的主觀唯心主義。主張世間萬物都是心的外像,只要休心,拋卻一切干擾就可以淨化心靈。

我認為可以把慧能的偈詩作為自己淨化心靈,內心修養的警句。可以不去追求永無休止的物慾,和無為的紛爭,使自己心靜下來。

是的,羅馬皇帝亞歷山大在臨終前,讓人在他的靈柩兩側挖兩個洞,入殮時,將他的兩手放在靈柩的挖好的洞外。他說:我來到這個世界兩手空空,走的時候也兩手空空,什麼也沒有帶走。

禪宗的偈詩,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就可以使自己更好的修為,潔淨物慾橫流的心,更好的淨化自己的靈魂。當然,我不信佛,喜歡這首偈詩只是一種冥想,潔淨自己內心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