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飛ARJ21:我國第一次完全自主設計並組裝製造的支線飛機

ARJ21

中國商飛ARJ21:我國第一次完全自主設計並組裝製造的支線飛機

ARJ21

中國商飛ARJ21:我國第一次完全自主設計並組裝製造的支線飛機

中國商飛ARJ21:我國第一次完全自主設計並組裝製造的支線飛機

中國商飛翔鳳,科研代號ARJ21(全寫為“Advanced Regional Jet”,即“21世紀新一代支線飛機”),是由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研製的新型渦扇支線飛機,亦為我國第一次完全自主設計並組裝製造的支線飛機。

ARJ21有四種容量不同的機型,客機型大約能設置70-100個座位。原計劃於2002年開始研發。ARJ21在2008年11月28日在上海大場機場完成首飛,並於2009年7月15日轉場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進行全面試飛。

經過五年的密集測試,2014年12月,ARJ-21-700獲得了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書

本型啟動客戶是四川航空旗下的分公司成都航空。在2015年底完成首機交付,培訓準備投入商業使用2016年6月28日11點37分,成都航空EU6679在上海虹橋機場成功落地,標誌著ARJ21完成首次商業運營飛行。至2018年12月為止中國商飛已交付10架ARJ21給成都航空,執行包括來往於成都及長沙、上海虹橋間航班在內的8條航線。

截至2016年下半年,ARJ21-700型號僅獲得中國航管單位CAAC於2014年12月30日頒發認證,並未獲得美國FAA與歐盟EASA相應等級飛航認證。不過在2017年中國民用航空局與美國FAA簽訂《適航實施程序》與《雙邊航空安全協議》後,ARJ21以及商飛後續客機型號獲得FAA認證再無程序上的障礙。在其他國家認證方面,2016年12月7日,剛果運輸、民用航空和船商部向中國商飛公司頒發了ARJ21-700飛機型號接受證,為ARJ21獲得的首個國外適航當局頒發的型號認可證件,不過此認證僅在該國有效。

中國商飛ARJ21:我國第一次完全自主設計並組裝製造的支線飛機

於2010年珠海航展

立項與早期研發

2000年,國務院辦公會議中指出要集中力量發展國際水平的國產支線客機。2002年4月,國務院批准ARJ21立項,由中國一航負責研發。ARJ21是2003年1月向中國民航局(CAAC)提出飛機號合格證TC申請 標誌第一次TC計時開始。2003年6月28日,位於西安和上海的兩家飛機設計研究所合併成為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2003年12月20日,ARJ21在上海、西安、成都、瀋陽四地同時開工製造。

  1. 2005年底、2006年初,飛機的所有結構、系統圖紙完成發放。
  2. 2006年9月9日,101架機前機身部件在西安交付
  3. 同年11月,首架發動機吊掛在瀋陽交付。
  4. 12月20日,101架機的機頭在成都交付。
  5. 2007年3月7日,101架機機翼和中機身在西安交付。
  6. 3月13日,101架機尾段在瀋陽交付。
  7. 12月21日,101架機在上海完成總裝下線。

設計

2002年9月,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成立了中航商用飛機有限公司以負責運作ARJ21項目。起初該機型由中航商用飛機有限公司工程部總體設計。2003年轉至中航一飛院負責初步設計和詳細設計工作。ARJ21以可適應西部地區高溫高原機場起降和複雜航路越障的營運要求作為設計目標。ARJ21從設計之初即對飛機全壽命成本(LCC)進行嚴格控制。

ARJ21採用“主製造商-供應商”模式,將裝配GE通用電氣公司的CF34-10A支線噴氣發動機、Rockwell Collins洛克韋爾柯林斯公司的航電系統、Honeywell霍尼韋爾公司的主飛行控制系統,而其零部件多為進口。

中國商飛ARJ21:我國第一次完全自主設計並組裝製造的支線飛機

道格拉斯DC-9

ARJ21使用了1960年代麥克唐納·道格拉斯轉移的DC-9模具,故ARJ21的機身直徑、機頭構型、和發動機佈局與DC-9系列客機相同,機翼則是由烏克蘭的安託諾夫設計局設計的後掠25°、配有翼尖小帆的新超臨界機翼。安託諾夫也協助計算ARJ21的空氣力學幾何和結構強度。

試飛與改進

  1. 2008年10月15日,ARJ21地面靜態實驗完成。
  2. 2008年11月28日,101架機在上海大場機場成功首飛。
  3. 2009年3月,該機進行了第二次試飛。
  4. 2009年7月1日,102架機在上海完成首飛。
  5. 2009年7月15日,101架機從上海轉場至西安,進行進一步試驗試飛,實現ARJ21的首次城際轉場。
  6. 2009年9月16日,101架機在西安檢飛成功,進入調試階段。
  7. 2009年12月30日,撞鳥試驗啟動,首次試驗以失敗告終。
  8. 2010年1月,102、103架機相繼轉場海拉爾進行了高寒試驗試飛。高寒試畢,102、103架機轉場西安,三架ARJ21於2月5日在西安首次同場試飛。

民航局審定、獲頒合格證

  1. 2008年11月28日,在上海大場機場首飛,飛行62分鐘後降落,取得成功。
  2. 2008年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該項目的控制權由中航商用飛機有限公司轉至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3. 2009年7月1日,2號機在上海大場機場首飛,同1號機一樣飛行62分鐘後成功降落。
  4. 2009年7月15日,首次跨省市飛行,1號機從上海轉場至西安。
  5. 2009年9月12日,3號機在上海成功首飛,共飛行56分鐘。
  6. 2009年9月21日,101架機在西安檢飛成功,開始調試。
  7. 2009年11月17日,中國民航局和美國聯邦航空局簽署了技術諒解備忘錄,正式啟動了ARJ21-700飛機影子審查。
  8. 2010年4月13日,4號機在上海成功首飛。
  9. 2010年2月FAA正式啟動影子審查,並與中國民航局共同討論確定了51項影子審查技術評估項目,包括符合性文件評審、驗證試驗、驗證試飛等方面。
  10. 2011年12月CAAC搭起局方審定團隊的架子。
  11. 2012年6月29日,ARJ21飛機在西安閻良進行了飛機進氣道濺水試驗並取得成功,它意味著在適航取證的過程中邁過了一個重要的技術門檻,2013年年底正式交付。
  12. 2013年5月14日,ARJ21新支線飛機105架機正式移交總裝車間開工總裝,標誌著預投產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重要進展。
  13. 2013年12月30日,首批兩架ARJ21新支線飛機正式總裝下線。
  14. 2014年4月,ARJ21-700型飛機在北美完成自然結冰試飛,ARJ21預計2015年商業交付。
  15. 2014年10月29號,國產新支線飛機ARJ21-700模擬航線試飛首戰告捷。
  16. 2014年12月30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在北京向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頒發了ARJ21-700飛機型號合格證。
  17. 2015年11月8日,ARJ21通過了飛行員型別等級測試(T5測試)。
  18. 2017年7月9日,中國商飛公司獲中國民航局頒發ARJ21-700飛機生產許可證(PC)。

交付

中國商飛ARJ21:我國第一次完全自主設計並組裝製造的支線飛機

ARJ21-700

2013年12月30日,首批交付的兩架ARJ21-700在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飛機總裝車間下線。2015年3月16日首架交付成都航空的ARJ21開始進行載客試航,預計半年後正式投入商業營運。

2015年9月12日ARJ21-700飛機進行交付前最後一次演示飛行,搭載了一定量的乘客進行體驗試飛。11月29日,註冊號為“B-3321”的ARJ21-700飛機自上海的廠房飛抵成都,交付成都航空公司,正式進入民航運營市場。成都航空確定了成都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西安、南京、貴陽7條國內幹線航線作為首批5架ARJ21-700型交付飛機的運營航線,不過首要工作重點會集中在空乘人員訓練,真正載客首航暫定預計在2016年2月底或3月初。

2016年6月28日,該型機(註冊編號B-3321)載運首批乘客安全飛抵上海,完美達成商業首航。2016年9月29日,ARJ21-700第二架(註冊編號B-3322)在上海大場機場舉行交付儀式,移交給成都航空營運成都至上海航線。ARJ21在2017年進入批量生產交付階段。中國商飛預計2020年達到年產25架的目標。該機首飛時雖然還未有能力出口,但先在中國大陸東西都市之間運營使用。這對於該型機的推廣和運維經驗積累起到關鍵作用。

2019年10月26日,ARJ21飛機首條國際航線開通。

中國商飛ARJ21:我國第一次完全自主設計並組裝製造的支線飛機

中國商飛ARJ21:我國第一次完全自主設計並組裝製造的支線飛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