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喜欢余秀华这位女诗人吗?为什么?

生命之花3344


我看了他人的回答,很意外,发现不喜欢余秀华的人很多,大多是说她一些谈性的淫诗,我虽也读到过,但并没有过度留意、在意,或者放大那些并不美好的东西。相反,我认为应该记下一些美好的句子和意向,是她带给大家的、特属于田野的清新。

我最喜欢《我爱你》里这样几句: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这人间情事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而光阴皎洁。我不适宜肝肠寸断……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颗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这首诗清新、宁静,写出一种相思与等待——诗人每天按部就班地做一些事情,生活、读诗,有阳光的时候,闭着眼睛烘烤自己,内心因等待积的雪,慢慢融化。接着,有余秀华带来的特有的农妇气息,讲稻子与稗子,讲一颗稗子,一整个春天都摇摇晃晃,“提心吊胆”一词用得极秒。

《人到中年》里,她诗歌的语言讲述了中年人的哲思与领悟:

能够思念的人越来越少。我渐渐原谅了人世的凉薄如果回到过去,我确定会把爱过的人再爱一遍把疼痛过的再疼一遍

《每个春天,我都会唱歌》里,有春天的花草万物带来的灵感,让读到的人忍不住想亲吻每一场春风:

每个春天我都会唱歌,看云朵从南来风再轻一点,就是真正的春天了……一朵花开的时间太短,一个春天驻足的日子太少……那么多人经过春天,那么多花在打开他猜不出我在说什么但是,每个春天我都会唱歌歌声在风里摇曳的样子,忧伤又甜蜜

《日记:我仅仅存在于此》有她的寂寞:

门口的虫鸣高高低低。我曾经与多少人遇见过在没有伴侣的人世里我是如此丰盈,比一片麦子沉重但是我只是低着头接受月光的照耀

她精妙的比喻:

一定有云朵落在水里面了,被一条鱼喝进去了

她擅用的词汇:

蛙鸣,虫吟,泥土呼吸。

她对时间流逝的感悟:

我迟钝,多情,总是被人群落在后面他们挥手的时候,我以为还有可以浪费的时辰


我仔细地翻看余秀华的诗集,发现那么多颗细小的、璀璨的宝石,然而众人只在意的,是那些喧哗的,夺人眼球的几篇,然后将批判之言加在她的诗歌上。

我却仍然是感叹她的天赋,她的观察和她带给读者的一道田间气息。并且感谢她的诗歌所激起我的,那些关于春天、思念、孤独的共鸣。


Meti读写译


对余秀华这位诗人,本人不认同,原因如下:

1.余秀华的诗多以淫诗为主,仿佛是层层抽剥遮羞布的原始人,而且对性非常的直白!将男女关系一浪高一过一浪,堪比黄色作品有过之而无不及。

2.读余秀华的作品,有些诗纯粹是骂诗,骂国家骂人民怨恨自己的前夫,一点点事放大如同批叛的讨伐。就连自己的亲妈也不放!这就令我不解了,究竟是什么令她如此怨恨?身体的残疾演变的戾气?!怎不学习张海迪身疾志坚的励志?!两个相比一个负面情绪渲泄一个是正能量满满!

试问中国有多少真正的诗人作者而且其作品远在她之上!!是她遥不可及的!!只是人家不会用下半身写出粗鄙的诗来剥人眼球。而他们都远不如余秀华的名气,为何?!!在人文社会进步的今天,倒为一个写淫诗的喝彩?!!

所以她无所忌惮,整天用粗暴的语言充斥作品怒怼读者,这就不足为怪了!

一个不知感恩的人,她的作品会充满了怨恨!纵然你尊她为诗人为女神,也难免下一秒就被她骂得狗血淋头的时候。所以我不认同她有多少的文化底蕴,又或有多好的诗句,我认为是经大加炒作的文坛奇怪现象罢了。


日冉海天


农夫首先明确表态,不喜欢余秀华这样的诗人和类似于余秀华这样的诗人所写的所谓"诗"。

当然,毫不隐悔地说,这其中也有因年龄落差过大的缘故。笔者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从小热爱诗歌,是读着上一辈诗人臧克家,贺敬之,李季,艾青,郭小川,流沙河,……等著名诗人的诗歌,从幼年到老年习惯了,总感觉诗歌是应该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读了他们的诗,总使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而余秀华的诗例如象《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我爱你》,《摇摇晃晃的人间》,《月光落在左手上》……等,都不知道作者在说些什么。尤其是她的言论,"白日依山近,难道让你白白的日么……“,更让读者受不了。

或许是因为自已上了年纪的缘故,头脑僵化,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或者是因为自已的欣赏水平老旧,总之,余秀华的诗,

农夫是接受不了的,而且是根深蒂固,这辈子恐怕是改变不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