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蒐集並跟蹤研究了70名子宮息肉患者,得出了以下結論(文獻)

70 例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及病理特點研究

彭 偉 徐樹瓊 宋鼕鼕

子宮內膜息肉是婦科常見疾病,其存在可導致婦女出現月經不規律、子宮出血不愈,甚至不孕等,其發病具有隱蔽性的特點,傳統的檢測方法常常因病灶過小而無法及時發現息肉的存在,導致被誤診為子宮出血,使得患者的病情得不到及時治療。因而有必要加強對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症狀及臨床病理分析,以幫助正確診斷內膜息肉。本文主要對本院收治的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的臨床表現、臨床病理變化等進行了分析,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自 2012 年 3 月至 2013 年 4 月間本院婦科收治的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共70例,所有患者均經宮腔鏡檢查行佔位病變切除術,術後病理檢查診斷為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年齡為30~61歲,平均為(41.3±5.6)歲,其中已經絕經的患者有12例,未絕經的患者有58例。

二、術前診斷

在術前對患者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依靠臨床表現、B 超檢查及宮腔鏡檢查。

(1)B 超檢查:採用SSD-1100 型超聲儀,探頭頻率為 3.5 MHz;在患者月經結束後將裝有耦合劑的探頭慢慢放入患者陰道內,對陰道進行多個方位的檢查,並對子宮內膜厚度進行測量,並對宮腔內的異常血液情況進行記錄。

(2)宮腔鏡:採用 HYF-IT 型纖維宮腔鏡,直徑為5.5 mm,將宮腔鏡流速設為 260 ml/min,膨宮壓力設為13.2 kPa,在給予患者利多卡因麻醉後,將宮腔鏡置入患者子宮內進行檢查診斷,明確後行電切術。

三、研究方法

對患者臨床表現症狀進行觀察分析,計算相關比率;在患者佔位病變切除手術後取患者子宮標本進行病理檢查,對息肉組織進行觀察,並根據息肉組織對患者子宮內膜息肉進行診斷分類。

結 果

一、患者發病年齡分佈本組70例患者年齡分佈具體比例見表1。

我們蒐集並跟蹤研究了70名子宮息肉患者,得出了以下結論(文獻)

二、臨床表現患者入院前的臨床表現主要為不規則月經、絕經後出血及子宮內膜增厚。詳見表2。

我們蒐集並跟蹤研究了70名子宮息肉患者,得出了以下結論(文獻)

三、子宮內膜息肉發病部位70 例患者子宮內膜息肉發病部位依次為子宮底部、宮角部、子宮後壁、子宮前壁和側壁,詳見表3。

我們蒐集並跟蹤研究了70名子宮息肉患者,得出了以下結論(文獻)

四、病理組織觀察在術後對患者子宮息肉標本進行觀察,首先從肉眼進行觀察,患者息肉組織大小為0.5~5 cm,平均為(2.75±1.23)cm,外觀形狀多呈現出球形、滴狀和指狀,寬窄不等,表面多光滑,有的頂端出現出血或充血變化;其次在顯微鏡下進行進一步觀察,並根據息肉類型對患者子宮內膜息肉進行分型,包括功能性子宮息肉和非功能性子宮內膜息肉。其中功能性子宮息肉患者,其息肉組織大小多在 1 cm 以下,形狀多呈現為細長形和指狀,質地較為柔軟,組織大小、間質成分、形態以及疏密度等與周圍內膜大致相同,本組 70 例患者中共有 24 例患者息肉組織符合功能性標準,佔總人數的 34.29%;非功能性子宮息肉患者,其息肉組織大小多在 1 cm 以上,且質地較硬,在顯微鏡下多呈現出間質纖維化,腺體和間質形態發生明顯改變,主要有靜止形態、腺瘤形態和單純型增生形態,本組 70 例患者中有 46 例患者息肉組織符合非功能性標準,佔總人數的65.71%,其中腺體間質呈現靜止形態的有 8 例(圖1)

我們蒐集並跟蹤研究了70名子宮息肉患者,得出了以下結論(文獻)

呈單純增生形態的有 29 例(圖 2)

我們蒐集並跟蹤研究了70名子宮息肉患者,得出了以下結論(文獻)

呈腺瘤增生形態的有8例(圖3)。

我們蒐集並跟蹤研究了70名子宮息肉患者,得出了以下結論(文獻)

五、隨訪情況

對70例患者術後進行隨訪,24例功能性子宮內膜患者中有2例患者復發,而46例非功能性子宮內膜息肉患者中有11例復發,非功能性患者組複發率明顯高於功能性患者組(χ2=5.70,P<0.01>我們蒐集並跟蹤研究了70名子宮息肉患者,得出了以下結論(文獻)

討 論

子宮內膜息肉是臨床常見婦科疾病,在發病早期,由於患者子宮病變部分,息肉較小,且發病部位多位於子宮深處,加上在疾病早期,患者在臨床上往往不存在明顯症狀,因而在臨床檢查和診斷中經常發生誤診或漏診情況。

同時,功能性子宮息肉存在週期性變化,會隨患者的月經週期變化而發生脫落,導致漏診的出現,另外在病理檢查中,刮宮標本中的息肉組織往往會被刮宮工具刮碎,導致誤診或漏診的發生,因而在早期對其發病率的估計較為困難。本文主要從患者術後病理檢查方面對子宮息肉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本組 70 例患者中,其年齡為30~61歲,其中年齡分佈在40~50歲之間的患者最多,有 52 例,佔總人數的 74.23%,另外,50~60 歲之間的患者有 11 例,佔總人數的 15.71%這說明子宮內膜息肉的發病多集中在 40~60 歲之間,其發病高峰年齡為 50 歲,這主要與近年人們生活水平改善,雌激素分泌較多致使絕經期推遲,導致子宮內膜在高水平雌激素刺激下發生子宮息肉。

從本次病理檢查的結果來看,患者子宮內膜息肉組織在外觀上大小不一、形態多樣,且息肉組織的制度軟硬度之間存在很大不同,而根據息肉組織的大小、質地等可將其分為功能性子宮息肉和非功能性子宮息肉,本組70例患者中共有24例患者診斷為功能性子宮息肉,而其他46例患者則診斷為非功能性子宮息肉,兩者在病理組織上的差異主要在大小、質地以及腺體、間質的變化上,其中功能性息肉的病理組織較小,質地較為柔軟,其腺體與間質和周圍內膜組織相近,且與月經一樣會出現週期性變化,因而在臨床診斷中常被忽略。非功能性息肉病理組織則較大,質地較硬,其腺體與間質會出現明顯的增生變化,其中靜止形態息肉組織與患者子宮內膜基底層組織相近,對雌激素的反應並不明顯,而單純增生和腺瘤增生形態則是息肉發生明顯增生變化,質地較硬。而從分佈比例來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在臨床上以非功能性子宮息肉為多見。而在複發率的比較上,從本次結果來看,

非功能性子宮息肉的複發率明顯高於功能性子宮息肉複發率,因而為了降低子宮息肉的複發率,可在實施切除手術後給予患者米非司酮或媽富隆藥物,以預防子宮息肉復發,降低複發率。

在臨床表現方面,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不規則月經,在本次70例患者中共有51例患者出現不規則月經表現,同時有15例患者出現子宮內膜增厚症狀,這說明在臨床上,子宮內膜息肉以不規則月經和子宮內膜增厚為主要表現。另外,在本次研究中,有 92.86%的患者存在陰道或子宮流血史,而在具體的功能性子宮息肉和非功能性子宮息肉方面,本次研究並沒有進行進一步研究。而有國內相關報道稱,功能性子宮息肉和非功能性子宮息肉患者在病史上,均出現不規則的陰道出血癥狀,患者月經間隔期縮短,而經期延長。同時非功能性子宮息肉患者還與功能性子宮息肉患者不同的是,患者的陰道出血癥狀多頑固難止,有的甚至出現持續性大量流血癥狀,而造成這一症狀的原因主要在於非功能性子宮息肉患者,其息肉組織多出現增生性改變,而當患者體內雌激素髮生明顯變化時,就會導致內膜出現蛻變壞死現象,導致子宮或陰道大量出血。

綜上,對於出現陰道或子宮出血患者,醫護人員應該及時對患者進行臨床檢查,警惕子宮內膜息肉的發生。同時在臨床治療上可採取切除手術與米非司酮或媽富隆藥物綜合治療的方式,以有效治療子宮息肉,減少子宮息肉復發。

參 考 文 獻

(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