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股”的超額收益還能持續多久?

參與A股市場“打新”,是國內投資者一項重要的投資收益來源。有研究機構甚至測算,機構投資者今年的打新收益就能達到10%。但問題的關鍵在於,隨著A股註冊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打新股”成為投資者超額收益的來源還能持續多久?

國內A股市場今年剛剛“三十而立”,而A股的IPO制度大約走過了三個主要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審批制,第二個階段是核准制,第三個階段是正在逐步完善的註冊制。可以說,IPO制度的三個階段,正是國內資本市場逐漸市場化的“縮影”。


在註冊制以前,正是由於上市公司資源的“稀缺性”,新股IPO破發的情況“極其罕見”,部分投資者開始以“打新股”作為策略核心,制定出多種盈利模式。

比如,在某熱門新股上市前,買入與之相關的個股“蹭熱度”;然後,在新股申購時,加大現金申購力度爭取中籤;最後,在新股上市大漲後,買入擁有這個新股,但漲勢相對滯後的基金。有投資者將這種打新策略稱之為“一魚三吃”。

上海一位資深投資者曾對A股打新的歷史收益率做過一個回顧,2000年以前,因為A股上市公司的稀缺性,打新股年化收益率甚至可以達到35%。進入新世紀以後,打新收益率在2007年和2015年是兩個高峰,這兩個年份都是A股大漲之時,打新年化收益率分別為27%和20%左右。

有了收益率做保證,部分先知先覺的投資者開始將“打新股”變成了一種量化交易,即批量申購、無腦賣出、概率取勝。具體做法是,不關心新股的任何信息,只要是有新股就頂格申購,然後上市後打開漲停板就賣出,盈利核心是依靠概率。

有投資者認為這種模式不能稱為投資。但根據統計,從2000年至今,除去2013年IPO暫停,歷年打新年化收益率中,最高是2007年的27%,最低是2008年的3.93%,大多數年份都在10%左右。《證券日報》曾在2018年做過一項統計,選擇了41位任職年限超過10年的基金經理,其平均年化收益率也不過9.08%。

2016年以來,隨著市值配售制度的實施,“打新股”的難度有所增加。所謂市值配售,要求投資者每持有1萬元的股票市值,才可以獲得一定數量的新股認購權。簡單說,就是投資者必須持有股票市值,才能參與新股搖號。

對投資者來說,雖說新股是“穩賺不賠”的,但選擇“門票股”就是一門學問了。如果投資者持有茅臺,那麼隨著市值增長,疊加新股收益,絕對是A股中的“佼佼者”;但如果投資者選擇了樂視網,那麼門票市值一路縮水,最終恐怕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因此,部分“打新策略”建議投資者持有銀行等藍籌股,雖然個股漲幅不高,但貴在市值穩定,且有穩定分紅,再疊加新股收益,是相對穩妥的一種投資策略。

不僅僅是個人投資者,打新也成為機構投資者超額收益的重要來源。中金公司的研報就估算,5億元A類投資者全年打新收益率有望超過10%,科創板是年初至今打新收益的主要貢獻來源。

有分析認為,新股發行配售政策向機構投資者傾斜,是機構打新勝率提升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在科創板IPO政策制定初期,就劃定了網下申購資金6000萬元的門檻;另一方面,要安排不低於網下發行股票數量的70%,優先向公募產品、社保基金、養老金、保險資金和企業年金基金以及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資金等六類中長線資金對象配售。

隨著新三板、科創板和創業板陸續實行註冊制,以及相應交易規則的修改,投資者的“打新策略”也必須進行調整。

首先,“新股不敗”已經被打破。以新三板為例,首批32個精選層個股的第一個交易日,12只上漲,漲幅超過10%的也就7只,但其餘20只個股下跌,其中9只下跌超過10%以上。有投資者開玩笑,這次新三板精選層的新股,不是“中新”而是“中彈”。更重要的,如果“新股不敗”被打破了,那麼整個“打新策略”的邏輯就被顛覆了。

其次,創業板新股交易規則進行了修改,比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此項規則直接改變了打新股的“生態”。

此前,因有漲停板限制,“打新股”也被稱為“數漲停板”。資深投資者可以從個股估值、行業估值和市場氛圍多方面估計開板日期。但新股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停,則意味著以往經驗全部作廢。

簡言之,對於新股,投資者應該倍加珍惜。因為“打新策略”雖然還能延續一段時間,但隨著註冊制的實施,新股的超額收益空間將被逐漸壓縮。


新金融記者 張兆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