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居民农民化?

雪玲芦柑


农民市民化是城镇化的重要特征

我国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城镇化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农民市民化。什么是农民市民化?简单地从字义上看,就是农民转变为市民,户籍上的“农业户口”转变为“非农业户口”,简称“农转非”。但事实上,农民市民化还有更深刻的含义。

为了弄清农民市民化的深刻含义,首先要了解城镇化的重大意义。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城镇的聚集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集约化效应,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与农村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城镇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有着更高水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镇生活便利并且丰富多彩。我们要推进的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化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和聚集,简单地说就是农民市民化。因此,从更深刻含义上说,农民市民化意味着让更多的人进入到更高水平、更具现代文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中来。农民市民化的真正目的是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的社会福利水平。

根据农民市民化的实现方式,可以将农民市民化的路径分为“被动城镇化”和“主动城镇化”两类。前者主要是指由政府主动推进、通过“征地安置”实现农村土地的城镇化和农民身份的“农转非”;后者主要是指农民自主选择进入城镇的市民化过程,包括经济途径(进城投资创业、购房入户)、人才竞争途径(考大学、在城镇找到长期稳定工作)等。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农民市民化存在很大差异。比如,像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由于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对农民的吸引力很大,但人口压力极大,农民市民化的难度很大。反之,在一些小城镇,虽然放开了户籍限制,但农民缺乏市民化的动力。因为小城镇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设施等的水平与大城市差距很大,工作机会不多,收入也不高,对于农民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推进符合农民利益的农民市民化

从农民市民化的深刻含义中可以看出,农民市民化不是简单地使农民转变户籍。简单地使农民转变户籍,有时候不仅不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还有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因为农村的利益格局与城镇完全不同。农民在农村拥有土地、林地等承包权,拥有宅基地,享有集体经济的收益权、分配权。而一旦农民成为城镇居民,也就失去了这些权利和资源。变为市民后,农民虽然可以获得城镇的社会保障,但城镇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只是城镇生活的最低水平,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这对于很多农民来说是难以接受和适应的。举些简单例子来说,在不少已经习惯于农村生活的农民看来,自己种菜、养鸡甚至养猪都是理所当然的,在生活方面可以节约不少开支,变为市民后则事事需要花钱。在农村,老人去世后找块地安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在城市安葬去世老人的价格正日益攀升。总之,农民市民化后,生活的利益格局和基本逻辑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正因为如此,很多农民对市民化缺乏积极性,尤其是那些不愿丧失土地承包权的农民。在一些地方,有时候甚至会因为“农转非”而发生社会矛盾。


胖哥小黄


“三农”很多人并不陌生,指的就是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而想到农村,大家想到的就是一个字“穷”。

而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也在不断进行中,农村已经摆脱了传统印象,越来越城镇化,这种城镇化首先体现在环境上。曾经的农村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工业污染严重;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而现在,随着污染严重企业从农村的撤出,环境越来越整洁,污染减少了。伴随着违建的拆除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道路越来越宽敞。伴随着退违还农的工作开展,农村的树木越来越多,绿化面积越来越大,空气也越来越清新。随着农村的规划,农村逐步实现了拆迁、腾退、新农村建设,农民们搬进了社区楼房,生活一片欣欣向荣。

这种城镇化不仅体现在环境上,更体现在农民的切身利益上。现在的农民在社保方面同非农户职工一样,同样享受五险;在就医方面,农村也摆脱了看病难的问题,随着医联体建设的加速推进,去年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逐步将此问题瓦解。

现在,再走入农村,会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变,农村人民变成了社区居民或者新农村里的新农民,过上了城镇化的幸福生活。


乡村意景


俗语讲:量力为出。

农民化:量地为生。

来到世上之人,都有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