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有心理问题的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高楼独望者


这个问题我的感触较深,这些年来我亲手调整过的学生不计其数,绝大多数问题都出自家庭原因,也就是小的时候出现的问题,在中学阶段进一步发酵,等到了大学阶段就开始爆发了,其原因有三:

1、心理问题比年龄长得还快。

无论多小的孩子,只要心理受到过伤害,没有及时得以修复,伤痕就会固化在潜意识中,并且还会时不时的出来折磨自己,这种问题就是日后的心理病灶。

2、溺爱与约束是最大的伤害。

家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多半是过于溺爱和约束。因为长期的溺爱,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离开家长的搀扶立刻瘫软下来。因为长期被约束,上大学后难以适应这种半开放式管理,凡事都能体现出不自信来。

3、水土不服,环境不适。

环境变了,内容也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结构等都发生了变化,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切难以应对,致使原有的心理问题反复纠结,最终以病态形式暴露出来。



心理咨询刘智慧


因为太幸福,因为太顺利,因为读的文学书籍太少,心理承受力太差了,看看余华的《活着》,才知内心强大多么重要


双十一张友文


为什么现在有心理问题的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现在的大学生,00后越来越多,这些孩子,从小娇生惯养,溺爱的比较多,动手能力差,缺少敬畏心,不懂感恩,意志品质差,不能吃苦,生活上溺爱,学习方面紧抓不放,不行就批评,你看人家谁谁谁,错一点都不行,100分的卷子得了99分,非问那1分是怎么丢的,这样的环境,孩子形成自卑敏感,没有安全感,不敢面对害怕失败的性格特征。

进入大学,不容易融入集体生活,再有成绩好,意志品质好的学生,更觉得自己不行,再有现在很多学校管理严格,学生就业压力大,等等因素合起来,增加焦虑,对前途感觉渺茫,时间长了就会抑郁。

说到底还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我看见过几个几岁的孩子,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都是不到60岁的,孩子哭一声都不行,一点屈都不能吃,这些孩子在大了以后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