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认为戚继光是个怎样的人?

身死道消阿悟


十四世纪初叶,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在战争中失败了的一些南朝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历史上称之为“倭寇”。明初开始,倭寇对中国沿海进行侵扰,从辽东、山东到广东漫长的海岸线上,岛寇倭夷,到处剽掠,沿海居民深受其害。

明初筑海上 16 城,籍民为兵,以防倭寇(《明史纪事本末》卷 55《沿海倭乱》),取得了一些成效。至嘉靖时,倭寇又猖獗起来,并与中国海盗相勾结,对闽、浙沿海地区侵扰如故。在倭寇长期为患之时,明朝军队中涌现了抗倭名将戚继光。戚继光(1528-11-12-1588-01-05) 汉族,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民族英雄、军事家、武术家。字元敬,号南塘,又号孟渚。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原籍河南卫辉。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父死,袭官登州卫指挥佥事,升任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御倭兵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调浙江,任参将,积极抗御倭寇。他鉴于卫所军有不习战阵的弱点,恳请获准后亲赴“俗称慓悍”的义乌招摹农民和矿工,组织训练一支 3000 多人的新军。

他治军有方,教育将士要杀贼保民,严格军事训练,“教以击刺法,长短兵选用”(《明史》卷 212《戚继光传》),排演自己创制的鸳鸯阵。由于新军将士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被誉为“戚家军”。嘉靖四十年,倭寇焚掠浙东,他率军在龙山大败倭寇。继之在台州地区 9 战皆捷,扫平浙东。次年率 6000 精兵援闽,捣破倭寇在横屿(今宁德东北)的老巢。嘉靖四十二年再援福建,升总兵官,与刘显、俞大猷分三路进攻平海卫(兴化城东),“斩级二千二百”。次年春,相继败倭于仙游城下,福建倭患遂平。嘉靖四十四年又与俞大猷会师,歼灭广东的倭寇。东南沿海倭患完全解除


万某人


明朝中期,有一批曰本海盗在中国沿海地区进犯。他们烧杀淫掠,无恶不作,人们把他们称为“倭冦”。在抗倭前线上,大将军戚继光智勇双全,御敌有功,受到百姓的敬重。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他出身于一个富贵之家,父亲是一位令敌军丧胆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从小就对倭寇切齿痛恨,立下消灭倭寇、保卫边疆的远大志向。他十七岁时,承袭父职,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公元1553年,戚继光被封为山东都指挥佥事,管理整个山东沿海的军队。那一年,戚继光才二十五岁。戚继光到任以后,非常重视军纪,并且以身作则,要求自己极严。他的部队作战勇敢,严整有序,出色地完成了很多任务。

这时,在奸商汪直、徐海的指引下,倭寇进犯东南沿海。他们乘坐几百艘海船,在浙江、江苏一带烧杀抢掠。东南一带的官兵非常懦弱,一见倭寇就跑,老百姓死伤无数。

此时正是嘉靖、严嵩当权,严嵩的义子赵文华出了个主意,说如果向海神祈祷,倭寇定会被神仙赶走。嘉靖对神之事非常着迷,就派赵文华到浙江祈祷。赵文华到了浙江,虽然卖力地祈祷,倭寇之祸却越来越厉害。

1555年,浙江总督胡宗宪向朝廷上奏章,请求将戚继光调到浙江,以参将的身份抗击倭寇。嘉靖对前线的战事束手无策,看到奏章后立即批准。戚继光接到调令后,前往浙江的宁波、绍兴、台州三府驻守。

戚继光上任后不久,一支倭寇部队侵犯浙江龙山所(今属镇海)。胡宗宪调动几千军队抵抗,被杀得大败。戚继光带领军队去救,他连发三箭,射死三名敌将。倭寇陷入混乱之中,终被戚继光击退。

可是通过这次战斗,戚继光发现浙江军队纪律极差,战斗力极弱,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他取得胡宗宪的支持后,决定重新招募军队。在戚继光的动员下,许多矿工、农民前来投军,一些地主武装也加入了他的队伍。这支军队很快扩大为四千人,被称为“戚家军”。

公元1561年,倭寇向浙江台州进犯。此时戚继光正在宁海驻防,他得到消息后立即上马,对将士们说:“敌军侵犯咱们的领地。咱们立刻出发,前往台州迎敌。遇敌者后退定斩不赦!”

戚家军以极快的速度赶到台州,在花街与敌遭遇。此地距离台州仅有二里之遥,戚家军若迟来一步,台州就有城破的危险!戚继光率领军队努力作战,连续九次取得胜利。倭寇共损失五千四百多人,余众在惊惶之下向海上撤退。这场战斗被称为“台州大捷”。

戚继光大破敌寇,使得倭寇胆战心惊,不敢进犯浙江。1562年,他们转而南下,侵犯福建,占领宁德与牛田。福州守将非常害怕,急忙向朝廷告急。朝廷立即给戚继光加封三级,让他担任福建副总兵,抵抗倭寇。

戚继光到达福建后,四处悬赏,打听倭寇的巢穴。沒过多久,有人将倭寇的屯军之处密报与明军。原来,倭贼的老巢就是宁德城外的横屿岛。

戚继光对众将说:“我们消灭一处倭寇,他们又去祸害别处百姓。现在我的主意就是直捣贼巢,消灭敌人的主要力量!”戚继光仔细地观察横屿岛的地形,说:“横屿岛虽在海中,但退潮之时就有一条淤泥道与陆地相连。到了那时,我们用稻草铺路垫上木板,一定可以顺利通过!”

一天晚上,戚家军抓住海水退潮的机会,铺了一条草路,向敌军发动进攻。倭兵正在岛上睡觉,毫无准备,被杀得溃不成军。岛上的两千多倭贼都被官军所杀。戚继光率得胜之军,又向牛田杀来。

戚继光带军来到牛田附近时,又对将士们说:“我考虑得不周全,咱们太劳累了,应该好好休息!”牛田的倭寇听到这个消息,放松了戒备。戚继光连夜用兵,将敌人杀得大败。敌军逃到林墩,戚家军乘胜追来,攻下敌军六十多个营寨。

倭寇连遭三场大败,对戚继光非常害怕,都称他为“戚老虎”。从调驻浙江以来,戚继光用了十四年时间,在东南各地转战,击溃倭贼。到嘉靖未年,倭寇之乱终于平定。


文藻巧翁


民族英雄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本贯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武术家。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障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条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陆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