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

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

同安文藻航拍

有人说“生活中有着中医,中医里有着生活”。前几日,从同安荷洋村干部处偶然获悉,同安镇上坊村有个人通过自学中医治好身患重症的妻子,我们当即决定前往寻访。

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

香藻堂

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

檀氏宗祠

同安镇荷洋、上坊两村为永泰檀氏聚居地,当地人合称之为“文藻”,两村人人均习檀家拳,于2019年获评“永泰县武术文化村”。《檀氏族谱》记载,檀氏族人于明成化年间自皖入闽,择同安文藻定居,繁衍生息至今500多年,现有人口近9000人,这里民风纯朴,崇文尚武,代代相传。本次我们要寻访的对象就是上坊村的檀氏后裔檀俊周师傅。

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

檀俊周现场演示檀家拳

听闻我们来意,檀俊周特地放下工作从福州赶回家中。他不仅全程陪同我们参观檀氏宗祠、檀家拳非遗展示馆、文藻小学以及“一门五博士之家”等檀家文化场所,还边讲解边演示,让在场的每一个人对檀家拳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和感受。

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

檀俊周演示脑袋砸凳

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

檀俊周演示二指俯卧撑

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

檀俊周演示单掌吸碗

檀俊周回忆,他是1956年出生的人,从十二、三岁开始在山上放牛羊的过程中,就跟随家人朋友、村中老人辨识青草药。在上世纪的艰苦岁月里,文藻村中的老一辈人人人都基本能识得山上的一些草药,除了自我保健、亲人健康,甚至家中的牲畜、家禽病了,也都是依靠各自从祖辈或村人那得到偏方,自己到山上采药进行治疗。

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

文藻小学

(现为永泰县檀家拳非遗传承示范活动点)

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

思考:闲置的文藻小学,曾经是多少人的校园记忆,现今只剩下一名教师两名学生。我们的孩子对城市越来越熟悉,离乡村越来越遥远,不曾在村里住过,学习过,不远的将来怎么担起乡村振兴的重任?研学旅行或许是一种可行的渠道,那样,闲置的校舍也终会有重新焕发神采的时刻。)

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

1978年,檀俊周进入同安公社农技站工作,在农技站时,他结识了来自西安村的卢绍良师傅,卢绍良师傅习得一手点穴正骨疗法。在卢师傅的悉心指导下,檀俊周购买了一些专业的中医书籍,逐渐开始深入系统地学习中医,并且将这当成习武之外最大的兴趣爱好。当年檀俊周在农技站工作月薪才28元,仅当年书店售卖的一套《枫江陈莘田外科临证》,一共四本,每本售价就达2.5元,一套下来就要10元。当柜台的售货员告诉他,这是从北京档案馆复印出来的最后一套,不买就没了,他当即买回家,如获至宝。

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

檀俊周临时从山上采下来的草药

(也是当季的时令野菜)

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

檀俊周临时从山上采下来的草药

(山苍子,永泰人称之为“草籽头”)

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

檀俊周当年切割中草药的刀具

之后他又陆续购进《伤寒论》《金匮要略五十家注》、《本草备要》、《中草药图谱大全》等专业书籍,有些书籍买不到的,他就只好从卢师傅那借来抄写。他还特别喜欢买小开本的口袋书,揣在怀里,一闲下来就掏出来仔细阅读。

(思考:当年老一辈看书,一句一点都恨不得吃进肚子里。而今,各类书籍卷帙浩繁,我们却囿于手机,成了“低头族”,快速浏览大量信息快文,却无法潜心阅读一部经典。阅读是思想与思想的交流,读好书,就是与优秀的智者交流,当我们的下一代继续囿困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时,断网的乡村小学或许是最佳的阅读场所,在寒暑假,在乡村小学开设的研学基地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疗愈身心,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

檀俊周的家

直至1984年,檀俊周调去秋洋水库工作期间,妻子张秋香得了比较严重的甲亢,按照当时西医的疗法,甲亢大多都要通过手术治疗才能治愈,而因为妻子体质比较差,又不宜手术,一再寻医问药无果,檀俊周只好试着从之前医书上得来的知识,去山上采药,让妻子服用,不想居然治好了。檀俊周第一次觉得中医这门业余爱好坚持得值得。

(思考:无用方为有用之用。我们的一些业余爱好,比如阅读,锻炼,画画,很多时候看似没什么用,可是却能潜移默化坚韧我们的身心,丰富我们的人生。或许,在未来某一天,就派上大用场,如檀俊周这样,挽回爱人的生命。)

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
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

永泰县文联组织画家到村里写生

据檀俊周介绍,他通过观察大量的甲亢临证案例得出,患有甲亢的人往往是由郁结、精神创伤所致,且往往女性患者居多。因此,控制不良情绪,对甲亢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转眼时间到了1989年,这一年,妻子张秋香得了严重的肝硬化、一度危及生命。他只好带着妻子到永泰县医院治疗。妻子张秋香那时已经在县医院住院10来天,情况并没有得到好转,全身黄疸,虚弱不堪,甚至无力翻身,长了严重的褥疮。医生建议他转院到省城治疗条件更好的附属医院治疗。考虑到路途遥远和家中的经济状况,檀俊周最后只好找来板车,把妻子先运回家。

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

香藻堂奇妙的天窗

他一边不甘心妻子就这么被病魔夺去生命,一边不得不加紧准备烘烤尚还潮湿的“寿板”(预制棺材)。最后,他下定决心,死马当活马医,结合中医古籍中的理论方法,对妻子的病证进行穷本探源,依照医书记载的药物剂量等,自己为妻子抓药治疗,大胆采用茵藤、栀子以及其他调理肝脏功能的中药,妻子连续服用26天后,居然就能下床洗衣、做饭。

(思考:生活的困苦,一定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不轻易放弃的韧劲。习武之人有足够的耐心与决心,檀俊周师傅这两样都做到了,事实证明,幸好当时他没放弃,幸好他当初放手一试。)

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

妻子的再一次病愈大大增强了檀俊周继续自学中医的信心,在治愈妻子之后,又继续搜集经方和名家著述学习,以备随时派上用场。就连妻子当时的褥疮也是他自己调制的药膏治好的。在工作之余,他还热衷搜集民间偏方,比如当年大胆用一个民间偏方,为在上山被老蛇(毒蛇)咬伤的亲戚调制解毒药草,并为其放血拔毒,及时保住了亲戚的命。

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

据檀俊周介绍,像肝炎、感冒、咳嗽之类的小病,文藻的村民大多都是自己上山采药自我治疗,除非重病大病才会去医院。加上村民大多都练习檀家拳,身体素质好,平时饮食也多是自家种的健康食材,因此,文藻檀氏族人长寿的老人很多。

(思考:无论是荷洋村还是上坊村,同属文藻境的这两个村都有一种安抚人心的宁静,这里的村人大多淳朴好客,又有侠义心肠,村里的祠堂不仅是檀家拳武术文化研究会,还是檀家教育基金会所在地,檀永钿基金会也设立在此。从檀氏族人处获悉,檀氏后辈中有一位目前在荷兰公派留学的檀秀香同学,当年在国内读研究生时就是学的中医药专业,日后将成檀家的中医后起之秀。)

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

清华大学学霸檀秀香(右)上台领奖

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

檀俊周和他的妻子张秋香

谈及为何不自开诊所为村人诊治,檀俊周摆摆手,他说自己纯粹是兴趣爱好,现在行医都要持证上岗,自己工作收入也不错,就不作他想——能守护家人健康,一家人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满足。

从最近几次的走访调查我们可以看出,中医的土壤在乡村!中医的天地在乡村!预防慢性疾病、难愈病及重大疾病发生的保障在乡村!

尤其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若成常态,如文藻这样,人人习武、人人懂医,或许也不失为一种长效的民防民控之道。

(感谢檀氏族人给予本文的大力支持!)

特色发展 | 檀家拳,为“文藻”振兴铸魂

图片来源:张培奋、檀木林、张金来、黄淑贞等

--END--

福建省中医药文化发展促进会

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
檀俊周:爱好中医,救了老婆


分享到:


相關文章: